非常规作业安全培训丨38页pptx 非常规作业安全培训丨38页pptx

非常规作业安全培训丨38页pptx

  • HSE类别:
  • 文件大小:1.15MB
  • HSE编号:
  • HSE状态:
  • 更新时间:2024-08-28
  • 下载次数:
HSE资料简介

非常规作业安全培训目录contents机械、电气伤害01非常规作业安全管理020304作业安全分析JSA维修作业安全管理能源化工大数据平台-能化人必备 行业首创,不办会员也可扫码下载。 ※100万+标准规范,国标/行标/ASME/ASTM/国际标准全都有。 ※10万+HSE资料,全网最全,安全标准化/隐患排查/双控/法律法规。 ※10万+化工论文/电力论文/安全论文/环保论文。 ※10万+行业分析报告/图集/规范。 ※10万+行业书籍/教材。更多资料,登录www.cnmhg.com VIP会员尊贵权限 # 100万+标准规范随意下。 # 10万+HSE资料随意下 # 10万+化工论文/电力论文/安全论文/环保论文随意下。 # 10万+行业分析报告/图集/规范随意下。 # 10万+行业书籍/教材随意下。 #更有VIP会员合集专享。关注公众号,随时掌握行业动态加小编微信,进群天天享免费资料。机械、电气伤害01常见伤害形式机械伤害因素静止部位 ◆切削刀具与刀刃 ◆突出较长的机械部分 ◆毛坯、工具和设备边缘 ◆利飞边及表面粗糙部分 ◆引起滑跌、坠落的工作台旋转部件的危害因素 单旋转部分:轴、凸块和孔,研磨工具和切削刀具内旋转咬合 ◆对向旋转部件的咬合 ◆旋转部件和成切线运动部件面的咬合 ◆旋转部件和固定部件的咬合往复运动或滑动 ◆单向运动 ◆往复运动或滑动相对固定部分 ◆旋转部件与滑动之间 ◆振动其他危害因素 飞出的装夹具或机械部件;飞出的切削或工件;运转着的工件打击或绞轧的伤害□ 旋转部件和成切线运动部件间的咬合处,如动力传输皮带和皮带轮,链条和链轮、齿条和齿轮等□ 旋转的轴,包括连接器、心轴、卡盘、丝杠、圆形芯轴和杆等□ 旋转的凸块和孔处,含有凸块或空洞的旋转部件是很危险的,如风扇叶、凸轮、飞轮等□ 对向旋转部件的咬合处,如齿轮、轧钢机、混合□ 旋转部件和固定部件的咬合处,如辐条手轮或飞轮和机床床身、旋转搅拌机和无防护开口外壳搅拌装置等□ 旋转部件与滑动之间的危险,如某些平板印刷机面上的机构、纺织机床等① 绞伤② 物体打击③ 压伤④ 砸伤⑤ 挤伤⑥ 烫伤⑦ 割刺伤外露的皮带轮、齿轮、丝杠直接将衣服、衣袖裤脚、手套、围裙、长发绞入机器中,造成人身的伤害旋转的机器零部件、卡不牢的零件、击打操作中飞出的工件造成人身伤害冲床、压力机、剪床、锻锤造成的伤害高处的零部件、吊运的物体掉落造成的伤害将人体或人体的某一部位挤住造成的伤害高温物体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如铁屑、焊渣、溶液等高温物体对人体的伤害⑥ 烫伤⑦ 割刺伤锋利物体、尖端物体对人体的伤害①②③□ 管理上的因素 设计、制造、安装或维修上的缺陷或错误,领导对安全工作不重视,在组织管理方面存在缺陷,教育培训不够,操作者业务素质差,缺乏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机械的不安全状态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设备、工具、附件有缺陷□ 人的不安全行为 ◆忽视安全、操作错误 ◆用手代替工具操作 ◆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或工具 ◆违章操作,不停机检修、清理设备 ◆不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使用不安全的工具 ◆进入危险区域、部位跨步电压触电带电体接地电流流入地下,在接地点周围中产生电压,人在接地点周围,两脚之间出现的电压引起的触电事故两相触电是指人体两处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的触电事故,其危险性一般是比较大的单相触电是指人体在地面或其他接地导体上,人体某一部位触及一相带电体的触电事故直接接触电击电气设备或线路正常运行条件下,人体直接触及了设备或线路的带电部位形成电击,也称为正常状态下的电击电气设备或线路故障状态下,原本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或设备以外的可导电部分变成带电状态,也称为故障状态下的电击间接接触电击电烧伤是电流流经人体组织产生的结果,它造成对人体的伤害是因为当电能相当高时,人的身体无法把热量散发,将人体组织灼烧,分为电流灼烧和电弧灼烧皮肤金属化是在电弧高温的作用下,金属熔化、汽化、金属微粒渗入皮肤,使皮肤粗糙而张紧的伤害,多与电弧烧伤同时发生电烙印是在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的部位留下的永久性瘢痕。机械性损伤是电流作用于人体时,由于中枢神经反射和肌肉强烈收缩等作用导致的机体组织断裂、骨折等伤害电光眼是发生弧光放电时,由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电气设备安装不合理缺乏安全用电常识违反电气安全操作规程电气设备维修不及时防范对策①技术措施 绝缘、屏蔽、安全距离、漏电保护、安全电压②持证上岗 从事电工作业的人员必须持有国家颁发的有效电工特种作业上岗证③教育培训 工作人员懂得用电知识,认识电气安全的重要性,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方法④电气安全检查 配电箱、配电柜点检,重点电气设备设施、线路检查,及时消除隐患。非常规作业安全管理02案例2019年国庆期间,某部门在进行设备改造作业时,员工A在上下盖压入机设备顶部打线码【固定拖链线路】,而员工B对设备气管气压不足处进行增压缸安装调整,当其完成工作整理后,便操作触摸屏【手动夹气缸向下动作】测试气缸动作运行,导致设备气缸限位板下压,不慎压伤在设备顶部作业的员工A右手食指,后送广安手足外科医院检查治疗。原因分析(一)人的不安全行为: 1、员工A违章操作,进入设备顶部作业时未对设备断电停机或将其调至手动状态并悬挂设备维修标志牌,是事故发生的主要直接原因; 2、员工B在测试过程中未确认人员或设备安全状态便开机运行,是事故发生的主要直接原因。 (二)管理缺陷: 1、 该部门未能有效实施现场作业安全监护责任,导致交叉作业出现,是事故发生的主要管理原因; 2、 该部门装配技术组承担上下盖压入机设备改造作业,作业前未按要求开展安全作业分析(JSA)工作,是事故发生的次要管理原因。是指临时性的、缺乏程序规定的作业活动。包括: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因出现异常情况需对设备进行调试、维修等作业,以及因生产需要对设备设施进行自主改造。异常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故障停机、设备声音或气味或温度等异常、加工出的产品不符合要求、设备内突然掉入物件(零配件、工具、物料和手套物品等)、更换工装和模具等维护程序。非常规作业:区别2019年受伤事故统计公司违反非常规作业安全管理的行为屡见不鲜,2019年因非常规作业违规导致的意外事件为3起,占比37.5%。重点人群机修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设备调试人员缺乏程序规定指导 临时性、随机性 设备、工具使用较多 作业环境和条件多变 危险因素较多,控制措施复杂多变 作业团队临时组建,人员可能存在沟通及配合的问题++丁类丙类乙类设备常规检查保养与维护作业非设备驱动部位维修,更换工装和磨具设备驱动部位维修设备故障停机、设备设施自主改造甲类 甲类、乙类、丙类作业要上报当班班长,根据设备性质确定作业方案及作业人员,按照“非常规作业安全操作指引”执行。丁类作业由操作工完成,作业前需将设备调至手动状态并按下急停开关,同时在操作面板上悬挂设备维修标志牌。新类别作业人员视野A类监管班组分厂公司拍摄视频(切断能量)一问一答(手指口述指引)安全员每班对非常规作业情况进行抽查制定每日维修计划 JSA记录安全部日常安全巡查(一周两覆盖、周三清扫检查、周六抽查)周四6S联合检查,周三TPM联合检查、干部夜班检查、企管监察制度运行 一把手每月定期现场检查(一周一次) 单人作业专人监护;两人以上作业,有主有从,专人监护。组长巡查。拍摄视频(恢复能量)一问一答(手指口述指引)作业人员视野A类监管班组分厂公司拍摄视频(切断能量)一问一答(手指口述指引)安全员每班对非常规作业情况进行抽查制定每日维修计划 JSA记录安全部日常安全巡查(一周两覆盖、周三清扫检查、周六抽查)周四6S联合检查,周三TPM联合检查、干部夜班检查、企管监察制度运行 一把手每月定期现场检查(一周一次) 单人作业专人监护;两人以上作业,有主有从,专人监护。组长巡查。拍摄视频(恢复能量)一问一答(手指口述指引)切断/释放能量交接验收J SA确 认报备审批监管落实断电、油、气等能量供应的操作在专人监护下拍摄断电、油、气等能量供应的操作视频,视频发本单位部门领导及安全员存档,经审核后方可继续按流程开展作业,视频可保存至微信收藏夹、公司电脑内部文件夹等,确保可追溯。 各单位已建立微信报备群,请按要求报备A/B/C类作业,计划性的作业则需邮件报备。视频拍摄存档涉及工艺归口管理部门审批的断电、油、气等能量供应的作业须由工艺归口管理部门审批和现场确认。 注:①断电时需要关闭电房配电柜开关的,需工艺设备部审批,动力柜及动力柜至终端用电设备的断电不需工艺设备部审批;但终端新增用电负载时,需工艺设备部审批,确认是否超负荷。 ②断油与气等能量时,管道进车间后第一个主阀门至终端用能点的断/送操作不需工艺设备部审批,主阀门及主阀门前级管道的断/送操作需工艺设备部审批;新增用能点时,需工艺设备部审批。报备模板 作业地点:C区气缸线 作业时间:14:05 作业人员:小明 监护人员:小张 现场负责人:班组长/安全员 作业内容: 作业流程: 作业危险识别: 防护措施: 关闭作业时间:16:08作业安全分析JSA031、作业安全分析适用(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作业活动:评估现有的作业、非常规作业、新的作业、改变现有的作业、外协厂家承包作业、无作业指引的作业、其他危险作业、其他现场作业人员提出需要进行JSA的作业。 2、开展JSA工作时应当成立专项小组,原则上执行“谁作业、谁进行JSA”,一般由3-5名成员(包含工艺技术、安全管理)及操作人员组成。作业安全分析简称JSA,是事先或定期对某项工作任务进行风险评估,对存在的危害进行识别、评估和制定实施控制措施,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消除或控制风险。作业安全分析适用范围1、班长(作业负责人)对提出进行JSA的工作任务进行初始审查,判断该工作是否需要进行JSA。3、专项小组成员参与作业安全分析任务外,现场作业人员可根据工作情况提出参与JSA的工作。4、若初步审查判断出的工作风险无法接受,则应停止该工作任务,或者重新设定工作方案内容。2、如果需要,则通知本单位安全员组织成立专项小组执行。注释:曾做过分析或已有作业指导书的工作可以不再进行JSA,但应由本单位安全员审查以前JSA或作业指导书是否有效,如存在差异,则应重新进行JSA。低风险作业在充分考虑了作业环境的前提下,如果由能胜任的员工进行操作,可不进行JSA,但应对作业安全注意事项告知作业人员。注释:紧急状态下的工作任务,如抢修、抢险、应急处置等,优先执行公司的应急预案。5、JSA专项小组识别工作任务环节的危害及影响,并填写作业安全分析表,识别危害时应充分评估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的风险。6、JSA专项小组针对每个工作步骤识别的危害制定具体、细化、明确、可操作的控制措施,每项控制措施要确定责任人。7、JSA专项小组一致同意步骤分解、风险识别、控制措施后,将JSA表格填写完整,组长、分析人员应在JSA表格上签字,经本单位安全员确认后进入下一个工作任务。8、作业前,班长(作业负责人)应对参与此项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作业任务所涉及的安全注意事项,相应在的分险、控制措施、分工及责任。当作业条件、作业人员发生变化或发现未识别的风险时,应对作业风险进行重新分析或确认。9、作业负责人落实JSA控制措施,组织施工作业,进行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监管工作。10、工作完成后,作业人员应总结经验,若发现JSA实施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应向JSA专项小组反馈。将任务按顺序 分成几个步骤NY简化版步骤: 确定任务 工作分解 每一步骤中有哪些危害? 如何控制? 谁来落实? 什么时间完成?谁应该参加JSA?主管---现场负责人 员工---作业人员 受影响的人---相关岗位人员 有知识和经验的人---技术员在工作开始前应完成JSA,并且与工作执行人和受影响的人进行沟通JSA的内容。JSA 开展 形式集体讨论(最常见) 多个有作业经验的人员在一起对所从事的工作进行讨论, 分解作业步骤, 识别潜在危害, 评估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直接观察 对作业人员的工作过程进行观察, 记录工作流程并评估可能的风险。 回忆与分析评估(不推荐用于复杂的工作) 有经验的作业人员回忆并记录作业的步骤, 分析潜在风险并提出控制措施. 分析评估的结果与其他相关人员进行讨论交流。安全技术交底1、根据作业安全分析表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接受交底培训的人员须做好培训记录(签名、照片或者班组日志等) 2、无须开展JSA活动的仍需班前会、班后会强调安全交底工作,并做好相关记录。维修作业安全管理05不安全 心理因素作业人员具备应有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也明知其行为的危险性,但态度不端正,无视安全、采取冒险行为。其心理特征表现: 1、侥幸心理:认为事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久而久之习惯性违章作业,或者是经验错误,认为违章未必会发生事故 2、冒险心态:逞能、争强好胜,急于求成,不按规程作业 3、麻痹心理:觉得经常做的工作,不会存在危险,责任心不强,如检查、点检不认真等 4、省事心理:临近下班时为尽快完成工作而忽视安全,或者忽视劳保佩戴 5、叛逆心理:不接受别人的规劝和批评,坚持其错误行为杜绝作业人员身体状况、情绪因素每一项作业对作业人员的生理状态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不能满足这些要求就可能会造成作业人员的判断失误和动作失误。如果作业人员的体能、体形不符合要求,视力、听力有缺陷,反应迟钝,高血压、心脏病等生理缺陷或过度疲劳,感冒、发烧等疾病,情绪恐慌、焦虑等不稳定心理状态,都可能会产生不安全行为。杜绝四不伤害原则1、不伤害自己 2、不伤害他人 3、不被他人伤害 4、保护团队他人不被伤害单人作业时,专人监护 多人作业时,统一指挥,有主有从 作业过程中,既要做到保护自己,也要保护他人,不能由于自己的疏忽大意导致自身或他人受到伤害1、参加检修作业的人员应按规定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2、检修人员严格遵守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多工种、多层次交叉作业时,应统一协调,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当生产装置、设备出现异常情况可能危及检修人员安全时,检修人员应立即通知检修人员停止作业,迅速撤离作业场所。经处理,异常情况排除且确认安全后,方可恢复作业。多层交叉作业的安全检修,其最大的危险是坠物打击,它将会导致较大的伤害,因此多层作业应将重点放在预防物体坠落情况的发生: 1、穿戴好劳保品。(安全帽) 2、确定上层作业区使用的工具及拆换的部件,对于使用的小型工具(如:手锤、扳手等)应用绳子系扣,套在操作者的手腕上,拆卸的物件事先应有良好的固定,拆除后尽快移出作业区。  停机检修后的设备,属于一个生产系统的设备。应按工艺顺序或设备前后顺序进行检查,以免遗漏。具体检查要求:检修负责人应与有关检修人员检查检修项目是否遗漏,施工器具和材料等是否遗漏在设备内。检修负责人应会同设备管理人员、工艺技术人员根据生产工艺要求检查盲板抽堵情况。引检修需要而拆移的盖板、扶手、栏杆、防护罩等安全设施应恢复正常。检修所用的工器具、脚手架、临时电源、临时照明设备等应及时撤离现场。检修完工后所留下的废料、杂物、垃圾、油污等应清理干净。应对设备进行试压、试漏、调校安全阀、仪表和连锁装置,并记录。123456清理周围可燃物辨明内部结构和性质,防止发生热传导或回火撤出至安全距离外,不在危险区内动火避免与涂装等危险作业出现立体交叉作业设备内易燃易爆介质,彻底清洗处理气焊气割时焊把线、减压阀等器具完好,无泄漏防止熔化的金属熔液到处飞溅,点燃周围易燃易爆品1234567防止电气设备发生短路或漏电打火现象8作业结束后,清除现场残留火种9检修时移开的沟、坑、孔、洞盖板、围栏,离开现场时应恢复或采取可靠防止跌伤的安全措施。 脚手架应合格按规定使用安全带、工具袋工作面下面应有围栏、安全警示标志或其它防护措施;不许上下投掷工具或材料禁止攀登不牢靠的构架;所有进入工作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安全帽;1234567感谢聆听批评指导

HSE资料截图
上一条:劳保患ppt
下一条:返回列表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