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员在职员工2学时安全教育培训丨36页pptx
- HSE类别:
- 文件大小:10.38MB
- HSE编号:
- HSE状态:
- 更新时间:2025-07-30
- 下载次数:次
2事故预防法律知识职业健康安全常识安全标识CONTENTS目录企业安全生产常识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十六字)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公司安全生产(八字)方针: ——以人为本,安全生产4一、安全生产基础概念 1、安全与危险 (1)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安全的三种状态: ★ 心理状态:安全与意志、态度、情绪、个性有关. ★ 生理状态:安全与身体健康、体格、反应能力有关. ★ 物理状态:安全与机器设备、原料、能源有关. 企业安全生产常识5(2)危险是指某一系统、产品、或设备或操作的内部和外部的一种潜在的状态,其发生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状态。 企业安全生产常识62、危险源: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3、事故: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4、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5、本质安全: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企业安全生产常识7企业安全生产常识6、安全生产:是指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作业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 7、安全管理:以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和技术标准为依据,采取各种手段,对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状况,实施有效制约的一切活动。企业安全生产常识8、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企业生产实际,将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应该做的事及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作用: 明确了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及其他负责人、各有关部门和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负的责任。 在各部门及员工间,建立一种分工明确、运行有效、责任落实的制度,有利于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使安全工作层层有人负责。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除此之外还有系列法规、 条例、部门规章、地方法规。 (一)安全生产法 1、立法目的: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2、适用范围: 时间效力: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2021年9月1生效 空间效力和对人的效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本知识103、内容:共七章◆ 总则 ◆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 ◆ 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 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 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 ◆ 法律责任 ◆ 附则 《职业病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工伤保险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消防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本知识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八大权利”: 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的知情权 建议权 安全管理的批评、检举、控告权 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权。 紧急情况下停业作业和紧急撤离权。 享受工伤社会保险和伤亡赔偿权。 获得教育培训权 获得劳防用品权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四项义务: 遵章守纪,服从管理的义务 学习安全知识,掌握安全生产技能义务 佩带和使用劳保用品的义务。 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的义务。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安全生产事故与预防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事故与预防(一)什么是事故?事故:《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生产、工作上发生的意外损失或灾祸; 国际劳工组织指定的指导性文件《职业事故和职业病记录与通报实用规程》中将职业事故定义为:由工作引起或者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事件,并导致致命或非致命的伤害; 国务院令第493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将“生产安全事故”定义为: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 造成事故原因主要分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应从直接原因入手,逐步深入到事故的间接原因,从而查明事故的全部原因,再分清主次,才可进行事故责任分析,提出事故的处理意见及防范措施。 (1)、事故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是指造成事故发生的直接行为和因素,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是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二是人的不安全行为。 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包括以下内容: (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3)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缺乏或有缺陷。 (4)生产(施工)场地作业环境不良。安全生产事故与预防(二)事故发生的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 (2)人为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用手代替工具操作。 (5)物体存放不当。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攀、坐不安全位置。 (8)有干扰和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9)忽视个体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使用或未能正确使用。 (10)不安全装束。 (11)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接触和处理错误等。安全生产事故与预防起因物致害物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接 触人 安全管理上的缺陷安全生产事故与预防1.安全生产意识淡薄是最大的隐患2.未经培训上岗,无知酿成悲剧3.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导致事故4.上班带情绪,乐极生悲安全生产事故与预防(三)事故预防预防伤亡事故的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 人 法 安全制度 安全教育 安全知识 安全意识 安全素质安全生产事故与预防(四)事故后的四不放过 发生事故后: 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 当事人未受安全教育不放过 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安全生产事故与预防 案 例: 某机械师企图用手把皮带挂到正在旋的皮带轮上,因未使用拨皮带的杆,且站在摇晃的梯板上,又穿了一件宽大长袖的工作服,结果被皮带轮绞入碾死。事故调查结果表明,他这种上皮带的方法使用已有数年之久。查阅四年病历(急救上药记录),发现他有33次手臂擦伤后治疗处理记录,他手下工人均佩服他手段高明,结果还是导致死亡。这一事例说明,重伤和死亡事故虽有偶然性,但是不安全因素或动作在事故发生之前已暴露过许多次,如果在事故发生之前,抓住时机,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许多重大伤亡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安全生产事故与预防安全生产标识安全色、安全线和安全标志 安全标志是由安全色、几何图形和图形符号构成。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四类。 A、带斜杠的圆形为禁止标志的几何图形。圆形环与斜杠为红色,图形符号为黑色,其背景为白色。B、“△”是警告标志的几何图形。三角形的边框和图形符号为黑色,其背景为有警告意义的黄色。C、 “○”是指令标志的几何图形。其背景为具有指令含义的蓝色,图形符号为白色。D、“□”是指示标志的几何图形。其背景为绿色,图形符号及文字为白色。安全色、安全线和安全标志 1)禁止标志: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是带斜杠的圆形边框,颜色为白底、红圈红杠黑图案,共23种,如: 禁止烟火禁止通行禁止合闸禁止乘人安全色、安全线和安全标志安全色、安全线和安全标志安全色、安全线和安全标志 2)警告标志。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的图形标志,是正三角形边框,颜色为黄底黑边黑图案,共28种,如: 当心触电 当心火灾 当心坠落 当心伤手安全色、安全线和安全标志 3)指令标志。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是圆形边框,颜色为蓝底白图案,共12种,如: 必须加锁 必须系安全带 必须戴安全帽 必须穿防护鞋 4)提示标志。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的图形符号,是正方形边框,颜色为绿底图案,共3种,如: 紧急出口 可动火区 避险处 方向辅助标志 也可以辅加方向文字,成长方形,如: 安全色、安全线和安全标志消防安全常识“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我们对消防工作及对火灾的预防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基本方针,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消防安全常识(一)危害生命安全 建筑物火灾会对人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一场大火,有时会吞噬几十人、甚至几百人的生命。据统计,2010-2012年,全国共发生火灾40.93万起,造成3232人死亡、1720人受伤,年均较大以上火灾60余起。(二)造成经济损失 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主要以建筑火灾为主。其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第一,火灾使建筑物化为灰烬,甚至因火势蔓延而烧毁整栋建筑物内的财物。 第二,建筑物火灾产生的高温高热,将造成建筑结构的破坏,甚至引起建筑物整体倒塌。 第三,建筑火灾产生的流动烟气,将使远离火焰的财物特别是精密电器、纺织物等受到侵蚀,甚至无 法再使用。 第四,扑救建筑火灾所用的水、干粉、泡沫等灭火剂,不仅本身是一种资源损耗,并且将使建筑内的 财物遭受水渍、污染等损失。 第五,建筑火灾发生后,因建筑修复重建、人员善后安置、生产经营停业等,会造成巨大的间接经济 损失。 消防安全常识“火灾“的危害(三)破坏文明成果 一些历史保护建筑、文化遗址一旦发生火灾,除了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外,大量文物、典籍、古建筑等诸多的稀世瑰宝面临烧毁的威胁,这将对人类文明成果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1923年6月27日,原北京紫禁城(现为故宫博物院)内发生火灾,将福建宫一带清宫储藏珍宝最多的殿宇楼馆烧毁,史料记载,共烧毁金佛2665尊、字画1157件、古玩435件、古书11万册。 1994年11月15日,吉林省吉林市银都夜总会发生火灾,火势蔓延到相邻的博物馆,使7000万年前的恐龙化石及其他大批珍贵文物毁于一旦。 (四)影响社会稳定 从许多火灾案例来看,当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发生群死群伤恶性火灾,或涉及粮食、能源等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建筑发生火灾,极可能在民众中造成心理恐慌。普通家庭生活遭受火灾的危害,也将损害群众的安全感,影响社会的稳定。 (五)破坏生态环境 火灾的危害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例如,森林火灾的发生使大量的动物与植物灭绝,环境恶化,气候异常,干旱少雨,风暴增多,水土流失,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引发饥荒和疾病流行,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消防安全常识 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的能力 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 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2确定消防安全管理负责人,明确消防责任 每月进行一次全面防火检查 每日进行防火巡查,并确定巡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 员工每天班前、班后检查本岗位消防安全 火灾隐患,立即督促整改,当场整改不了的,要报告消防安全管理人,制定整改计划4员工掌握火场逃生自救基本技能,熟悉逃生路线和引导人员疏散程序 单位建筑物的每个楼层、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要明确疏散引导人员3建立专、兼职消防队 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持证上岗,熟悉消防设备、熟练掌握火警处置及启动消防设施的方法 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明确灭火和应急疏散的组织机构、人员、处置程序和措施;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 员工掌握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一旦发生火情,现场人员能迅速灭火 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1消防设施器材要设置规范、醒目的标识,用文字或图例标明操作使用方法 重点部位、重要场所和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要设置“提示”、“禁止”类消防标识 单位每年组织员工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公众聚集场所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要进行岗前消防培训,员工普遍达到“三懂三会”要求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消防安全常识泡沫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非水溶性易燃可燃液体和一般固体物质。 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贵重仪器设备、电气设备、图书资料、办公设备和计算机等火灾。 干粉灭火器(ABC型):主要用于扑救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及带电设备火灾。 7150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金属火灾。灭火器的使用与分类去掉铅封,拔开保险销, 迅速朝火场移动站在上风头,距离火源 约2-3m处,按动把手像扫地般,喷嘴对准 火源左右移动灭火消防安全常识② 2人展开水带,朝火场移动③ 1人打开阀门,逆时针旋转④ 距离火源6、7米喷射① 打开门,取出水带接上水枪“室内消火栓“的使用消防安全常识火灾现场逃生急救“小口诀“: 熟悉环境,暗记出口;通道出口,畅通无阻; 扑灭小火,惠及他人;保持镇静,明辨方向;不入险地,不贪财物;请大家记住: 我们不是自然的单体,我们有爱我们的爸爸妈妈、兄弟姐妹,还有所爱的妻儿,为了他们的笑容,我们要爱护自己,珍惜自己!珍惜生命勿忘安全以人为本,安全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
最新《危险化学品目录(2022调整版)》pdf 2025-07-30
-
GB 55023-2022施工脚手架通用规范pdf 2025-07-30
-
GB 50160-2008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2018年版)pdf 2025-07-30
-
GB 50251-2015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pdf 2025-07-30
-
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五懂五会五能应知应会手册pdf 2025-07-30
-
GB 50016-2014(2018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清版)pdf 2025-07-30
-
安全吹哨人管理制度docx 2025-07-30
-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GB_T 33000-2016pdf 2025-07-30
-
GB 9448-1999 焊接与切割安全doc 2025-07-30
-
GB-T 6441-19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pdf 202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