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监所事故隐患排查指引解读pptx 公安监所事故隐患排查指引解读pptx

公安监所事故隐患排查指引解读pptx

  • HSE类别:
  • 文件大小:5.36MB
  • HSE编号:
  • HSE状态:
  • 更新时间:2025-08-01
  • 下载次数:
HSE资料简介

公安监所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指引(试行)解读汇报人:XXX目录01指引出台背景与目的02入所检查类隐患03日常安全检查与内务管理隐患04出所就医管理隐患05在押人员放风管理隐患06管理教育谈话隐患目录07民警直接管理制度隐患08执法管理戒具使用隐患09单独关押人员盯防隐患10罪犯交付执行隐患11其他方面隐患指引出台背景与目的01国务院安委会行动部署要求行动背景2023年,国务院安委会为有效防范和遏制重大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时间安排明确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分阶段推进,确保各项任务按时完成,取得实效。总体要求重点任务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全面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强化整改落实,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切实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聚焦重点行业领域,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行为,加强安全监管执法力度。公安监管安全工作特点公安监所收押人员情况复杂,包括不同年龄、性别、犯罪类型的人员,管理难度大。例如,涉及暴力犯罪的人员可能具有较强的攻击性。人员复杂性监管场所安全敏感度高,一旦发生事故,如脱逃、自杀、群殴等,将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安全敏感性公安监管工作需24小时不间断进行,民警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容易出现疲劳和疏漏。工作持续性监管安全受人员管理、设施设备、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多因素关联性指引目的与意义指引进一步明确了公安监所风险隐患排查整改的具体任务和标准,使排查工作有章可循。例如,明确入所检查、日常安全检查等具体要求。明确任务标准01通过对各类隐患的排查整治,能够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有效提升公安监所的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在押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提升监管安全02指引规范了公安监管执法行为,确保民警在执法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使用戒具、落实管理制度等,避免执法随意性。规范执法行为03对于需要其他部门支持的整改事项,指引要求及时沟通协调,有助于加强部门间协作,形成工作合力。促进部门协作04入所检查类隐患02收押人员健康检查缺失收押人员因健康问题突发状况,会打乱监所正常的管理秩序,增加监管工作的难度和成本,如需要临时调配医疗资源、安排人员照顾等。影响监管秩序收押人员若携带传染性疾病,如肺结核、乙肝等,由于未进行健康检查,会在监所这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传播给其他被监管人员和工作人员,可能引发群体性感染事件。疾病传播风险入所时未对收押人员开展健康检查,可能导致其自身已有的疾病无法及时被发现和治疗。例如,若收押人员患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却未被察觉,在监所内一旦发病,可能因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而危及生命。延误疾病治疗身体和物品安全检查缺失不对收押人员进行身体检查,可能无法发现其身体上隐藏的疾病或受伤情况,不仅会影响其自身健康,也可能在后续出现突发状况时给监所带来管理难题。隐藏身体隐患收押人员可能携带刀具、毒品等危险物品进入监所,这些物品可能被用于伤害他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威胁监所的安全和稳定。曾有案例,收押人员携带自制刀具入所后引发了冲突事件。携带危险物品未进行物品检查,收押人员可能夹带手机、现金等违禁物品。手机可能被用于与外界勾结,传递非法信息,干扰司法工作;现金则可能滋生监所内的不正当交易。夹带违禁物品日常安全检查与内务管理隐患03日常安全检查制度落实不到位部分监所未按照规定的频率开展日常安全检查,如应每日进行的检查,实际可能数天才进行一次,无法及时发现潜在隐患。检查频率不达标在检查过程中,存在遗漏关键项目的情况,例如对监室的隐蔽角落、设施设备的细节部位等未进行仔细检查,导致一些安全隐患被忽视。检查内容不全面检查记录存在缺失、不准确或不完整的问题,无法为后续的安全管理和隐患整改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影响了安全检查工作的严肃性和有效性。检查记录不规范监室内务管理混乱监室内存放大量杂物,不仅会影响监室的整洁和通风,还可能阻碍紧急情况下人员的疏散,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杂物堆积的危害必须立即清理监室内的杂物、危险物品和火种,建立严格的物品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确保监室内务管理符合安全标准。整改要求与措施危险物品和火种的存在极易引发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对在押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如曾有监室因存放易燃物品引发火灾,造成了严重后果。危险物品和火种的隐患出所就医管理隐患04未执行“三条铁律”“三个严禁”“三个必须”“三条铁律”“三个严禁”“三个必须”是被监管人员出所就医的重要规范,但具体细则暂未明确给出。它们是保障被监管人员就医安全和监管秩序的重要准则。若不执行这些规定,可能导致被监管人员在就医过程中出现脱逃、伤害他人等情况,严重影响监管安全。例如,曾有案例因未严格执行相关规定,被监管人员在就医途中逃脱,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三条铁律”“三个严禁”“三个必须”的内容不执行规定的风险在押人员放风管理隐患05未“群进群出”导致单独滞留在押人员放风时若未“群进群出”而单独滞留,可能会与其他在押人员在有限空间内产生冲突。例如,曾有监所发生过单独滞留人员与后续进入放风区的人员因争抢活动位置而发生肢体冲突的事件,严重影响监所安全秩序。易引发冲突风险1单独滞留的在押人员脱离了集体监管视线,监管民警难以全面掌握其动态。据统计,部分监所因在押人员单独滞留,监管民警发现异常行为的难度增加了约30%,容易出现监管漏洞。增加监管难度2单独滞留的在押人员可能会因心理压力等因素产生自伤自残行为。有案例显示,某监所在押人员放风单独滞留时,利用放风区的尖锐物品自伤,给其自身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存在自伤自残隐患3管理教育谈话隐患06未按“八必谈”规定开展谈话“八必谈”是公安监所管理教育工作的重要规定,涵盖新入所人员必谈、被加戴械具人员必谈等多种情形,旨在全面掌握被监管人员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八必谈”规定具体要求从教育角度看,错过与被监管人员的有效沟通,不利于对其进行法制、道德等方面的教育,难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观念,增加再犯风险。未按规定谈话的教育影响未按规定开展谈话,会使监管人员无法及时了解被监管人员的心理变化和需求,可能导致管理措施滞后,影响监所秩序稳定。未按规定谈话的管理影响民警直接管理制度隐患07使用在押人员管理在押人员在押人员缺乏专业的监管知识和执法权限,难以有效维持监室秩序。例如,可能无法及时制止在押人员之间的冲突,导致监室内时常发生打架斗殴事件,严重影响监管秩序。监管秩序混乱使用在押人员管理在押人员,容易出现权力滥用的情况,被管理的在押人员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如可能存在被强迫劳动、遭受言语侮辱等情况。权益保障缺失在押人员之间可能存在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使用在押人员管理在押人员会使监所安全面临更大风险。比如,可能会出现通风报信、传递违禁物品等情况,威胁监所安全。安全隐患增加“牢头狱霸”现象的危害“牢头狱霸”凭借自身势力,不服从监所管理规定,甚至公然挑衅民警权威,扰乱正常的监管秩序。例如,他们可能会组织其他在押人员对抗管理,影响监所工作的正常开展。破坏监所管理秩序01“牢头狱霸”会对其他在押人员进行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侵犯他们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如强迫其他在押人员交出财物、为其提供劳务等。侵犯在押人员权益02“牢头狱霸”的存在会让其他在押人员产生恐惧心理,无法安心接受改造。同时,这种不良风气也会对在押人员的思想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影响改造效果03执法管理戒具使用隐患08未按规定使用戒具在提讯押解工作中,未按规定使用戒具,可能导致被监管人员逃脱或伤害他人。例如,曾有案例因未给在押人员正确佩戴手铐,在押人员趁机抢夺民警警械,造成恶劣影响。提讯押解环节违规谈话教育时不按规定使用戒具,会使民警面临安全风险。若被监管人员情绪突然失控,未佩戴戒具可能让其有机会对民警实施暴力行为。谈话教育环节违规未按规定使用戒具不仅会危及民警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还可能导致监管秩序混乱,影响公安监所的正常运行。违规使用戒具后果使用非制式戒具非制式戒具质量和安全性无法保证,可能在使用过程中损坏,导致被监管人员逃脱。如曾有使用自制简易戒具,在押解途中戒具断裂,被监管人员逃跑。非制式戒具的风险1公安监所应使用符合标准的制式戒具,使用非制式戒具违反了相关规定,会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使用非制式戒具的违规性2使用非制式戒具会降低监管工作的规范性和严肃性,破坏监管秩序,增加监管难度和风险。对监管工作的影响3戒具使用审批与检查问题使用戒具和临时固定措施未按程序审批,会使戒具使用缺乏合法性和规范性。例如,未经审批擅自使用戒具,可能导致滥用戒具情况发生。未按程序审批的问题不及时检查戒具使用情况,无法及时发现戒具是否松动、损坏等问题,可能导致被监管人员逃脱或受伤。如曾有因未及时检查,在押人员挣脱戒具引发冲突。不及时检查使用情况的危害戒具使用审批与检查问题严重威胁监管安全,可能引发重大事故,影响公安监所的稳定和正常运转。对监管安全的威胁单独关押人员盯防隐患09未实施24小时定屏显示盯防缺乏24小时定屏显示盯防,单独关押人员可能会寻找机会逃脱,一旦逃脱成功,将对社会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曾有监所因盯防缺失,发生在押人员逃脱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增加逃脱风险单独关押人员可能因情绪失控等原因引发暴力冲突,没有24小时定屏显示盯防,难以及时制止,可能导致冲突升级,造成人员受伤等严重后果。可能引发暴力冲突单独关押人员心理压力较大,若未实施24小时定屏显示盯防,无法及时发现其自伤自残行为。据相关统计,在未进行有效盯防的监所中,自伤自残事件发生率比有盯防措施的监所高出约30%。易发生自伤自残罪犯交付执行隐患10押解警力、车辆和警械不足警力、车辆和警械不足会导致押解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如需要临时调配资源等,从而延长押解时间,降低交付执行的效率,可能影响后续司法程序的推进。影响交付执行效率当押解警力不足时,难以对罪犯形成有效的控制和威慑。据相关案例统计,在警力不足的押解任务中,罪犯逃脱的概率比正常情况高出约30%。车辆和警械不足也会使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下降,增加罪犯逃脱的机会。增加逃脱风险若押解警力、车辆和警械配备不充足,在遇到罪犯反抗或外部干扰时,押解人员自身安全难以得到保障。曾有案例中,因警力不足,押解人员在面对罪犯暴力反抗时受伤,影响了押解任务的顺利进行。威胁押解人员安全未严格进行相关检查未严格检查罪犯人身,可能使罪犯携带危险物品,如刀具、毒品等进入交付执行环节。曾有案例中,因人身检查疏漏,罪犯将自制刀具带入场所,引发了安全事故。人身检查不严的风险车辆检查不严格,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如刹车故障等,影响押解安全。戒具检查不认真,可能出现戒具损坏或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导致罪犯在押解过程中逃脱或伤害他人。车辆和戒具检查不严的风险对罪犯物品检查不严格,可能让其携带违禁物品,如通讯工具等,这会给监管带来极大隐患,可能导致罪犯与外界勾结,干扰司法程序。物品检查不严的风险其他方面隐患11监控设施设备故障当监控设施设备发生故障时,若未及时维修,会导致监控出现盲区。例如,某监所曾因监控摄像头故障未及时处理,在一段时间内无法掌握部分区域在押人员的活动情况。不能做到对在押人员活动区域24小时无缝监管,会增加监管风险。据统计,因监控中断期间发生违规行为的案例不在少数,严重影响监所安全。故障未及时维修无法24小时无缝监管食品环节安全管控不到位食品采购时若未严格把控供应商资质和食品质量,可能采购到劣质或过期食品。如某地监所曾因采购了被污染的食材,导致部分在押人员出现身体不适。采购环节风险储藏条件不佳,如温度、湿度控制不当,易使食品变质。曾有监所因食品储藏室温度过高,造成大量食品发霉。储藏环节风险加工过程中若卫生不达标、操作不规范,会引发食物中毒、传染病等风险。例如,未将生熟食品分开处理,可能导致细菌交叉感染。加工环节风险监所基础设施及周边环境隐患监所的基础设施如建筑结构老化、墙体裂缝等,可能危及在押人员和监管人员的安全。某老旧监所就曾因墙体倒塌,造成一定的安全事故。基础设施隐患01排水系统不畅,在暴雨等天气时易造成内涝,影响监所正常运转。一些监所曾因排水系统堵塞,导致监室被淹。排水系统隐患02应急用电设备故障或缺失,在停电时无法保障基本用电需求。曾有监所停电后,因应急电源故障,导致部分区域陷入黑暗。应急用电隐患03周边山体存在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若未及时排除隐患且无应急预案,后果不堪设想。如某监所周边山体在暴雨后发生滑坡,威胁到监所安全。周边山体等地势环境隐患04谢谢Thank you汇报人:XXX

HSE资料截图
下一条:返回列表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