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承包商入场安全教育知识培训丨74页pptx
- HSE类别:
- 文件大小:7.48MB
- HSE编号:
- HSE状态:
- 更新时间:2025-08-02
- 下载次数:次
01培训的目的及要求培训目的明确承包商安全管理的责任和要求,通过培训,能够让承包商充分了解公司的安全管理要求,以及相关注意事项,预防承包商事故的发生,提高承包商的安全管理水平,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明确要求提高安全意识4培训 -- 管理要求承包商入厂前,应按照合同要求对参加项目的所有员工进行相关安全法律、法规的一级安全培训,并向项目组织实施单位提供相关培训和考试记录 项目实施单位(用户单位)负责安排具有资格的人员,对承包商进行入厂、施工作业及其它安全要求的二级安全培训,并为承包商提供相应的安全标准和要求,考核合格后,发给“入厂许可证”,并记录归档 项目实施单位(用户单位)负责安排具有资格的人员,对承包商进行与项目相关的高危作业的专项三级安全培训,并提供相关的安全标准,考核合格后,发给相关“高危作业资格证”,并记录归档 属地主管在日常安全审核中,发现承包商员工不能满足安全作业要求时,应立即提出并按要求对其进行再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重新认证 5培训 -- 管理要求承包商入员工若离开工作区域6个月以上,试做新员工进行安全三级培训 承包商员工在同一工作区域连续工作满一年以上,需做施工作业及高危作业的复习培训 项目组织实施单位负责对承包商培训记录的归档管理 不能与生产区域完全隔断的改、扩建项目部分,有用户单位承担(2)、(3)、(4)项工作内容,并将培训考核结果反馈给项目组织实施单位 602相关术语解释及法规要求承包商的定义 任何为你的组织工作但又不直接受雇于你的组织的人(群体)。 泛指非XX总公司所属单位(员工),但为XX总公司工作的其他任何相关单位(员工)。承包商分类 (1)工程技术类 (2)操作运行类 (3)设备维修类 (4)运输类(5)建筑类 (6)物资采购类 (7)技术服务(咨询)类 (8)其它8承包商的法律要求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 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有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确定。 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包括:(1)电工作业;(2)焊接与热切割作业;(3)高处作业;(4)制冷与空调作业;(5)煤山作业;(6)金属非金属矿山作业;(7)石油天然气作业;(8)危险化学品作业;(9)爆破作业;(10)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特种作业。9承包商的法律要求 《安全生产法》第四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生产经营项目、场所发包或者出租给其他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问题的,应当及时督促整改。10承包商的法律要求 《安全生产法》第八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建设或者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七)未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 (八)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未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投入使用的;11承包商的法律要求 《安全生产法》第八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的,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万元的,单处或者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承包方、承租方承担连带赔偿责任。12选择承包商 合同准备合同签订安全培训和训练工作管理定期评估承包商与 分包商安全管理过程13项目组织架构直线主管 工人直线主管 工人业主总承包/ 施工管理分包商分包商分包商直线主管 工人施工现场工作现有操作部施工现场工作14我 们 的 目 标 人人注意安全, 个个家庭幸福。让安全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因为安全与不安全之间没有过渡,只要踏出100%的安全一步就进入100%的不安全。1503公司生产特点及安全常识公司生产特点化工企业,生产特点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易中毒,生产联系性强,现场环境复杂,当生产出现异常,或作业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极易发生火灾、爆炸、窒息和电击、物体打击等意外事故。17安全常识易燃易爆场所 指存在或可能存可燃爆物质的场所.在公司区域内,指按照GB50058、GB50016、GB500160、GB50074标准关于火灾危险及电气爆炸划分区确定的场所。1、闪电低于28℃物品 2、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 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影响,能够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和爆炸的物质 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甲类易燃易爆场所18安全常识-常见有毒有害气体辨识二氧化硫 SO2 通常以气态呈现,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 化学式:SO2,32 + 16 × 2 = 64,密度大于空气 工业过程中二氧化硫非常常见,因为 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化合物,一旦燃烧,即会生成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对食品有漂白和防腐作用,使用二氧化硫能够达到使产品外观光亮、洁白的效果,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剂和防腐剂 二氧化硫一旦排放到空气中,与水结合就会生成亚硫酸 —— 酸雨,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 二氧化硫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皮肤对二氧化硫有轻度吸收 二氧化硫进入呼吸系统后,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硫酸。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 19安全常识-常见有毒有害气体辨识氨气 NH3 氨气一种是无色的刺激性气体 熏得眼睛睁不开 氨气化学式:NH3,14 + 1 × 3 = 17,比空气轻 氨通常以气体形式吸入人体,氨被吸入肺后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进入肺泡内的氨,少部分为二氧化碳所中和,余下被吸收至血液,少量的氨可随汗液、尿液或呼吸排出体外。 氨对接触的皮肤组织有腐蚀和刺激作用,可以吸收皮肤组织中的水分,使组织蛋白变性,并使组织脂肪皂化,破坏细胞膜结构。 氨的溶解度极高,所以主要对动物或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常被吸附在皮肤粘膜和眼结膜上,从而产生刺激和炎症。可麻痹呼吸道纤毛和损害粘膜上皮组织,使病原微生物易于侵入,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20安全常识-常见有毒有害气体辨识一氧化碳 CO 一氧化碳,也叫煤气。气态的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看不到也闻不到,所以这是极易发生煤气中毒的因素之一 一氧化碳分子式:CO,12+16=28, 与空气重量相当 凡含碳的物质燃烧不完全时,都可产生CO气体 。 常见于工业生产及使用煤气的单位,煤炉产生的煤气管道漏气或大修时,作业人员进入储槽或管道内作业而导致中毒。 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立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 此时,血液循环虽在进行,但血液中充满了碳氧血红蛋白,由于这种碳氧血红蛋白不能携带氧气, 立即造成组织细胞的缺氧症状 人体因严重缺氧窒息造成死亡。 21安全常识-常见有毒有害气体辨识硫化氢 H2S 气态的硫化氢是无色 有臭鸡蛋味的气体 硫化氢分子式:H2S,1 × 2 + 32 = 34,比空气略重 硫化氢常见用于工业生产中,如采矿和有色金属冶炼。煤的低温焦化,含硫石油开采、提炼,橡胶、制革、燃料、制糖等工业中都有硫化氢产生。 开挖沟渠、印染、下水道、隧道以及清除垃圾、粪便等作业,还有天然气、火山爆发、温泉中也常伴有硫化氢存在。 硫化氢通过呼吸,进入到人体 硫化氢中毒发病迅速,伴生脑损害及呼吸系统损害,同时出现心脏功能障碍。 22安全常识-安全色及安全标示危险化学品、气体易燃、易爆标识辨识23安全常识-安全色及安全标示 安全色是用以表达禁止、警告、指令、指示等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具体规定为红、蓝、黄、绿四种颜色: 红色:表示禁止、停止、防火等信号,能使人在心理上产生兴奋感和醒目感。 蓝色:表示指令或必须遵守的规定,和白色配合使用效果较好。 黄色:表示警告、注意,和黑色相同组成的条纹是视认性最高的色彩。 绿色:表示提示、安全状态、通行,能使人感到舒畅、平静和安全感。 安全色的对比色是黑白两种颜色,红、蓝、绿色的对比色为白色,黄色的对比色为黑色。 24安全常识-安全色及安全标示禁止和制止人们的不安全行为25安全常识-安全色及安全标示强制人们必须遵守的要求26安全常识-安全色及安全标示向人们提供目标所在位置与方向性的信息27安全常识-安全色及安全标示提醒人们预防可能发生的危险2804入场安全要求施工进厂须知-保命条款保命条款是保护员工生命安全的守护神和保护伞,是员工行为安全不可逾越和触碰的红线、禁区。触犯以下条款可能直接导致员工受到伤害,甚至丧失生命:严禁未经许可进入受限空间高处作业(包括临边作业)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电气检修必须执行作业许可程序以上条款为不可违背的安全规则,触犯以上条款可能直接导致员工受到伤害,甚至丧失生命。违反以上条款者,罚款XXXX元,直至解除劳动合同。2024/12/3030施工进厂须知必须经安全培训教育考试合格方可施工作业,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公司的安全管理规定及项目的安全管理制度、措施、规定和规程,服从管理,听从指挥。不教育罚款500元—1000元/人次。 经培训考试合格后,引进主管单位负责填写外来施工人员出入证办理申报表,施工人员到保卫处办理出入证。 31进入厂区、禁止携带烟火,不准吸烟、违反罚款5000元---10000元。施工进厂须知32施工进厂须知进入厂区必须佩带合格的安全帽,系好下颚带,锁好带扣;违反罚款100元。进入施工区不戴安全帽罚款500元。 进入厂区必须按规定路线行走,靠右行走,两人以上必须站队;施工时保证不去不安全的地方随意行走,不准随便穿越生产 岗位、在设备周围休息,不准随意攀爬现场防护设施,不在现场嬉戏、打闹、躺卧、随意大小便等。33施工进厂须知施工严格执行“三个严禁”即严禁无证作业、严禁违章作业、严禁车辆超速; “三个必须”即必须到施工单位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必须到工作岗位签字登记、必须有安全联络员方可施工,一人不能单独作业。 不打架斗殴、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两轮电动车不准进入厂区,自行车或电动三轮车必须挂厂区通行牌,杜绝无牌套牌、乱停乱放现象。34酒后禁止进入厂区,违反罚款2000元。 不准在厂内睡觉,违反罚款200元。 杜绝偷盗行为,情节严重移送公安机关。 严禁未经审批进行动火、进入受限空间、高处、吊装、临时用电、动土、检维修、盲板抽堵等作业施工进厂须知35作业时要确保作业点上方有无危险,做好防护措施,有专人监护,严禁上下交叉作业,及时清理高处易掉落物及施工区易漂浮物。 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包括焊工证、吊车、装载机、机动车驾驶证等)特殊作业配戴相应的劳动安全保护用品。不准手代替工具,使用倒链必须标准,不准倒链代替钢丝绠。 机动车辆执行“八个严禁”即:严禁超速行驶、(限速10公里/小时,严禁人货混载 ) 严禁酒后开车、严禁私自调头、严禁无阻火器车辆进入生产区、严禁车辆带病行驶、严禁车辆与危化品车辆抢道行驶、严禁无牌车辆进入生产区、严格执行小客车的管理规定。施工进厂须知36重视安全施工的理由生命的丢失家庭破碎同情与怜悯命运的改变尊重人性赢得客户永续经营免受牢狱灾37重视安全施工的理由38消除“老鼠”心态: 从来没出事 一直这么干 方便又高效 从安全降本 就冒险一次3905高危作业安全要求现场高危作业安全 本要求只是明确了高危作业现场应做到的基本要求,并非全部。实践中可能的安全要求会更多,但这些要求每一个现场必须做到。高危作业要求41高空作业—安全带使用2m以上必须佩带三点双挂式安全带 安全带要高挂,始终保持有一根安全带挂在锚固点上 42安全设施要求—安全带安全带应系挂在作业处上方的牢固构件上或专为挂安全带用的安全绳上,不得系挂在移动或不牢固的物件上;不得系挂在有尖锐棱角的部位。43错误佩戴和系挂安全带图片44安全设施要求—脚手架准许使用的脚手架为门架、钢管架,严禁使用竹子、木头等搭建的架子。45所有脚手架搭建好后,要经过检查合格后,挂上检查合格标示,才能使用。安全设施要求—脚手架46动火作业: 在工艺装置以外能直接或间接产生火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非常规作业。 主要包括:1)使用电焊、气焊(割)、塑料焊、铅焊、锡焊等; 2) 使用电钻、砂轮、切割机、打磨机;电焊作业 焊渣温度 800-1200℃氧割作业 氧割温度3000℃打磨作业 火星飞溅温度1200℃ 电钻作业 转孔温度600℃ 高危作业47动火作业(续)3)使用喷灯、液化气炉等各种明火作业 4)喷砂作业、铁锤敲击钢件(可能产生火花)、破拆水泥地面; 5)防爆区内使用非防爆电器等作业高危作业48安全要求在本公司将动火作业分为四类:49电焊机安全要求及使用安全1)外壳不能有破损、变形 2)一、二次接线端子处不能裸露 503)电焊机外壳有接地 4)焊把不能有破损 5)电缆线不能破损 焊机外壳接地电焊机安全要求及使用安全51动火作业的危险触 电52气瓶及附件安全要求及使用安全氧气瓶、乙炔瓶、氩气瓶等外观有变形; 外观脱漆、轻微锈蚀面积不超过20%53钢瓶使用中安装了减压阀和压力表,且完好 乙炔瓶出口安装了阻火器 软管和钢瓶及割炬连接采用管箍 气瓶及附件安全要求及使用安全54乙炔瓶直立放置,并固定好 氧气瓶直立放置或斜放,并固定好 氧气瓶、乙炔瓶至少相隔5m放置 氧气瓶和乙炔瓶放置点离火源间距至少10m气瓶及附件安全要求及使用安全55动火作业的危险错误的气瓶存放56违规氧气、乙炔瓶混放57切割机、打磨砂轮安全要求1)接线、插头等要完好无损 2)工具各部件完整,无破损、开裂 3)砂轮片护罩完好 4)砂轮片规格符合工具设定要求 5)严禁用砂轮片侧面进行打磨 6)工作时要戴防护眼镜或面罩 7)操作时,人体应避免处于砂轮片所在的平面 8)砂轮片磨损到最低限时要立即更换 58机械伤害动火作业的危险59临时用电—电线要求现场必须使用3线、4线或5线制电缆 电缆外皮不能有破损,造成内部电线露出 电缆不能放在潮湿的地面或水中 在通道上的电缆必须架高2.5m铺设,或沿地铺设并做好防护 穿越车辆通过的马路铺设,高度要达到4.5m。或沿地铺设做好防护60临时用电—用电设备及保护符合“一机一闸一保护”的安全要求 使用的配电箱外观无变形,门能开关自由、关好 露天使用的配电箱上部、侧面不能有开孔 配电箱内部必须设置有单独电源开关和漏电保护 配电箱外壳必须和接地线连接 配电箱不能放置在潮湿地面,直立放置的配电箱应牢固放置 61一般性安全要求基本要求 临时用电应执行相关的电气安全管理、设计、安装、验收等标准规范,实行作业许可,办理《临时用电许可证》。临时用电作业涉及其它高危作业时,应同时办理相应的许可证。 安装、维修、拆除临时用电线路的作业,应由持证电工进行。 临时用电线路和电气设备的设计与选型应满足作业区域的安全要求。 动力和照明线路应分路设置。 62使用的接线不符合要求错误:直接把线头插入插座中使用的接线不符合要求63吊装作业加强吊装作业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十不吊”规定: 1、 指挥信号不明; 2、超负荷或物体质量不明; 3、斜拉重物; 4、光线不足、看不清重物; 5、重物下站人; 6、重物埋在地下; 7、重物坚固不牢,绳打结、绳不齐; 8、棱刃物体没有衬垫措施; 9、重物越人头; 10、安全装置失灵、制动器、吊钩防松装置损坏、钢丝绳损伤达到报废标准, 吊物上有人或浮置物。64吊装工作现场必须用警戒线围住, 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吊车工作之前,应完全放好支腿,并用枕木垫牢靠 吊物吊起来后,吊臂下,吊装路线上不能有站人 吊物在移动过程中,人不可接近。或强行拉推吊物 吊钩必须有防脱钩 吊具必须使用专用吊具,不能用其它物件代替 吊装过程必须有一人专人指挥 重物起吊前必须试吊,以检查绑扎稳固及吊重中心是否合适 吊装作业65动土作业动土作业施工现场应根据需要设置护栏、盖板和警告标志,夜间应悬挂红灯示警。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回填土,并恢复地面设施。动土中如暴露出电缆、管线以及不能辨认的物品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妥善加以保护,报告动土审批单位处理,经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动土作业动土临近地下隐蔽设施时,应轻轻挖掘,禁止使用铁棒、铁镐或抓斗等机械工具。6606应急管理安全知识内部报警电话:应急措施68应急措施69气防器材701、使用前需检查面具是否有裂痕、破口,确保面具与脸部贴合密封性;选择适合型号的面具; 2、检查呼气阀片有无变形,破裂及裂缝; 3、检查头带是否有弹性; 4、滤毒盒是否有异味; 4、检查滤毒盒座密封圈是否完好,密合性; 5、检查滤毒盒是否在使用期内; 6、滤毒罐称重法(大于15克禁止使用)防毒面具使用前检查71爆炸时产生巨大的声响、高温、高温火焰冲击波和有毒气体,在瞬间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破坏。 灾害发生时,一定要镇静、清醒,不要惊慌失措,乱喊乱跑,应立即背向声响和气浪传来的方向,面部朝下卧倒,头部要尽量低,双手置于身体下,双目紧闭,用衣服尽量将身体的裸露部分盖严。条件许可时,可躲在坚固的障碍物后面。 在爆炸或气浪传来的瞬间,要屏住呼吸,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人有毒的高温气体和灼伤气管、内脏。 以最快的速度进人新鲜风流区,并按照安全通道尽快逃离灾区。 若无法逃离灾区时,应躲避在安全地点等待救援,等待救援时要注意稳定情绪 。 应急行动爆炸事故发生时的自救与互救 72无论任何人发现烟气或明火等火情时,尽一切可能直接灭火, 同时拨打火警电话,尽可能说明事故性质、地点及灾害程度、蔓延方向等情况。 若现场人员无力救灾,或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或是火灾发生在其他地区,接到撤退命令时,要立即安全撤退,撤退时不可惊慌失措,盲目行动。 疏散撤退往上风向方向行动。 在高温浓烟的区域中撤退时,还应注意利用水浸湿毛巾、衣物,或向身上淋水等办法进行降温,或是利用随身衣物遮挡头部,以减缓高温火烟的刺激与伤害。 无论在多么危险紧急的情况下,都不要惊慌,不要狂奔乱跑。否则容易疲劳,降低抵抗能力、分析能力、行动能力。同时,过度的紧张和恐惧还会造成精神及行动的失常。 应急行动火灾事故发生时的自救与互救 73
-
最新《危险化学品目录(2022调整版)》pdf 2025-08-02
-
GB 55023-2022施工脚手架通用规范pdf 2025-08-02
-
GB 50160-2008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2018年版)pdf 2025-08-02
-
GB 50251-2015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pdf 2025-08-02
-
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五懂五会五能应知应会手册pdf 2025-08-02
-
GB 50016-2014(2018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清版)pdf 2025-08-02
-
安全吹哨人管理制度docx 2025-08-02
-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GB_T 33000-2016pdf 2025-08-02
-
GB 9448-1999 焊接与切割安全doc 2025-08-02
-
GB-T 6441-19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pdf 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