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民航安全隐患标准解读pptx 2024民航安全隐患标准解读pptx

2024民航安全隐患标准解读pptx

  • HSE类别:
  • 文件大小:4.99MB
  • HSE编号:
  • HSE状态:
  • 更新时间:2025-08-06
  • 下载次数:
HSE资料简介

民航重大安全隐患判定标准(2024年修订版)解读WPS,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YOUR LOGO20XX.XX.XX汇报人:XXX目录01标准概述02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隐患判定03民用航空器维修单位隐患判定04民航运输机场隐患判定06民航生产经营单位通用隐患判定05民航空管单位隐患判定目录07其他情形判定08标准实施与废止标准概述01目的依据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提高民航重大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效能,保障民航运行安全。制定目的0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民用航空安全管理规定》(CCAR - 398)等法律规章。法律规章依据02依据《民航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管理规定》(民航规〔2022〕32号)等相关规范性文件。规范性文件依据03适用范围第五条至第九条所列之外的其他单位应参照执行本标准。参照执行对象本标准用于指导民航生产经营单位和民航行政机关判定重大安全隐患。主要适用对象定义安全隐患是指民航生产经营单位违反相关规定,或因风险控制措施失效等可能导致事故、征候及一般事件等后果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安全隐患定义01重大安全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需全部或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安全隐患,或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民航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安全隐患。重大安全隐患定义02分类包括组织原因严重违规违章、超能力运行等情况,如航空公司未按批准的运行规范授权安排航班运行等。组织原因的安全管理缺陷涵盖关键岗位人员严重违规违章等行为,如机长和签派员低于运行标准执行或放行航班等。关键岗位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指关键设备、设施状况严重违规违章等情况,如机场跑道道面出现严重破损等。关键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010203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隐患判定02组织原因违规情形在12个日历月内,若航空公司未按照经批准的运行规范授权和限制,重复(2次及以上)违规安排航班运行,将被判定为重大安全隐患。未按运行规范授权安排航班12个日历月内,重复出现违规使用或搭配不符合运行资质(包含航卫方面身体要求或限制条件)的飞行员、乘务员等人员的情况。违规使用人员公司未按照经批准的训练大纲实施训练,出现多人、多次类似问题的大面积训练记录造假情况,属于组织原因的严重违规。训练记录造假在运行合格审定过程中,存在故意弄虚作假情况,或通过提供虚假材料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运行合格证、运行规范和其他批准项目。审定弄虚作假未按照规章要求,落实飞机适航性责任,存在多人、多次类似问题的大面积维修记录造假。维修记录造假设备系统不安全状态在12个日历月内,重复出现机载设备不满足条件被违章放行的情况,这是设备系统方面的重大安全隐患。01同样在12个日历月内,重复出现超出飞机性能使用限制被放行的现象,严重威胁飞行安全。02运行控制、维修管理等电子化系统因航空公司原因瘫痪或功能严重降级,且1小时内无法恢复。03航空公司原因导致不合格的航材在维修工作中被违规大面积使用,影响飞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04机载设备违章放行超出飞机性能使用限制放行电子化系统瘫痪或降级违规使用不合格航材人员不安全行为12个日历月内,重复出现运行过程中的机组过激行为,如打架、故意损坏应急设备等。机组过激行为03负责货物配载的人员故意隐载、私拉货物,造成舱单与实际配载不符,或私自装载危险品上机且未按要求报告。配载人员违规操作02在12个日历月内,重复出现机长和签派员低于运行标准执行或放行航班的不安全行为。机长和签派员低于标准执行或放行航班01其他隐患情形01安检设备未经使用验收检测合格,或者未经定期检测合格,会影响机场安检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02开展安检设备验收和在用管理的检测员未满足相关能力要求,可能导致安检工作出现漏洞。安检设备未检测合格检测员能力不达标民用航空器维修单位隐患判定03组织原因违规情形未按许可维修范围工作 在12个日历月内,民用航空器维修单位若未按照经批准的许可维修范围和限制,重复违规从事民用航空器及其部件维修工作,应判定为重大安全隐患。例如,某维修单位超出许可范围对特定型号发动机进行维修。 违规使用人员 12个日历月内,维修单位重复出现违规使用不符合岗位资质的人员从事维修及相关管理工作,反映出单位管理缺陷。如安排无相应资质人员进行关键部件维修。 审定弄虚作假 在维修许可审定过程中,存在故意弄虚作假情况,或通过提供虚假材料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维修许可证及其许可维修项目,严重违反规定。 管理和培训记录造假 12个日历月内,重复出现关键维修管理人员管理记录造假、维修记录造假,或相关培训和资质记录造假,影响维修质量和安全。 人员超时疲劳工作 当维修人员出现大面积超时疲劳工作情况时,会增加维修失误风险,体现单位管理不善。工具器材不安全状态维修工作中多次使用的工具不符合规章要求,会对维修质量产生不利影响,是重大安全隐患之一。比如使用精度不达标的测量工具。维修工具不符合要求维修单位原因导致不合格的航材在维修工作中被违规大面积使用,会威胁航空器飞行安全。如使用未经检验合格的零部件。违规使用不合格航材在12个日历月内,维修人员重复出现同类维修差错造成重大影响的情形,应判定为重大安全隐患。例如多次在同一部位维修出现相同错误。人员不安全行为重复出现同类维修差错民航运输机场隐患判定04组织原因违规情形最高类别航空器连续3个月内连续起降架次超过运输机场使用许可证批复的应急救护等级保障范围,限期未整改完成。持有符合岗位资质的消防人员低于规章要求单班车辆定员的80%。最高类别航空器连续3个月内连续起降架次超过运输机场使用许可证批复的消防救援等级保障范围,且限期未整改完成。起降架次超保障范围未整改消防人员配备不足应急救护保障不达标设备设施不安全状态0103020405跑道道面出现严重破损或病害,达到立即处置情形,或道面评价损坏等级为“差”。跑道道面问题违规建设的建筑物或永久性构筑物超出机场障碍物限制面,或在机场障碍物限制面范围外、基准点55公里范围内,对机场飞行程序和运行最低标准造成严重影响。违规建设影响机场围界破损且超过3小时未修复或采取安保措施。机场围界破损精密进近航道指示器、跑道灯光系统和进近灯光系统灯具未经检验合格进入机场使用。灯光系统不合格机场消防救援等级所必需的机场飞行区消防供水设施失能,且超过24小时未予以修复;机场飞行区灭火作战车辆失能,且超过72小时未予以修复。消防设施失能人员不安全行为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规章应持证的飞行区作业人员无证上岗。飞行区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不停航施工不安全行为不停航施工组织管理方案未经审批即开工。施工方案未审批开工不停航施工机具、车辆、堆放物高度以及起重机悬臂作业高度等不满足高度限制要求。机具车辆高度不达标不停航施工未按审批的施工组织管理方案实施。未按方案实施施工其他隐患情形01民航专业工程施工领域重大隐患应参照《民航专业工程施工重大安全隐患判定标准》进行判定。02安检设备未经使用验收检测合格;安检设备未经定期检测合格;开展安检设备验收和在用管理的检测员未满足相关能力要求。民航专业工程施工隐患安检设备问题民航空管单位隐患判定05组织原因违规情形在12个日历月内,超时运行的管制员占比超过10%,这反映出组织在人员排班和工作安排上存在严重问题,可能导致管制员疲劳作业,增加安全风险。管制员超时运行占比高01管制员无资质上岗或资质、经历造假,这是严重的违规行为,会使不具备相应能力的人员参与到关键的管制工作中,极大地威胁民航运行安全。管制员无资质上岗或资质造假02在12个日历月内,管制单位因不及时分扇或流控管理问题导致出现持续超扇区容量运行30分钟(含)以上的情形达10次(含)以上,这表明组织在运行管理和资源调配方面存在重大缺陷。超扇区容量运行03设备设施不安全状态导航设备未经飞行校验或开放许可,违章开放使用,这会使航空器在飞行过程中无法获得准确的导航信息,严重影响飞行安全。导航设备违章开放导航设备电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会干扰导航信号的正常传输,导致航空器接收的信息不准确,增加飞行事故的发生概率。导航设备电磁环境破坏无线电频率未经许可被违章使用,会造成通信干扰,影响管制员与飞行员之间的正常沟通,进而危及民航运行安全。无线电频率违规使用人员不安全行为在12个日历月内,重复出现管制员在工作期间脱岗或睡岗行为,这会导致管制岗位无人值守,无法及时处理飞行中的突发情况,严重威胁飞行安全。管制员脱岗睡岗在12个日历月内,重复出现导致管制原因征候的违规违章行为,这些行为可能引发飞行事故征候,反映出管制员安全意识淡薄,违规操作频发。导致管制原因征候的违规行为民航生产经营单位通用隐患判定06安全管理工作隐患未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民航生产经营单位若未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会导致安全责任不明确,各岗位人员对自身安全职责模糊,易引发安全事故。例如,某单位因职责不清,在设备维护时出现推诿现象,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未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未依法配备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会使安全管理工作无人落实。如一些小型民航企业为节省成本未配备专人,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未保证安全生产投入 未保证安全生产投入,致使单位被局方评估为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在民航企业安全保障财务考核中被评定“不合格”的企业,可能就存在此问题,影响安全生产。 未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未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或等效安全管理机制,无法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具体判定可参照《民航安全管理规定》(CCAR - 398)等相关文件要求。 未协调管理承包承租单位 未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和定期安全检查,会使这些单位的安全管理处于失控状态。可参照《关于落实民航安全责任的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判定。应急救援与证照隐患未取得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及相关证照,或弄虚作假、骗取、冒用安全生产相关证照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属于严重违规行为。例如,某维修单位冒用他人证照进行维修作业。未取得相关证照民航生产经营单位未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发生事故时将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可能导致事故损失扩大。如某机场未制定预案,在突发火灾时救援混乱。未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其他违规隐患被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吊销证照、关闭的生产经营单位,继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严重违反安全生产法规,极大增加安全风险。如某机场被责令停业整顿仍偷偷运营。被责令停产仍经营关闭、破坏直接关系生产安全的监控、报警、防护、救生设备、设施,或篡改、隐瞒、销毁其相关数据、信息,会使安全保障形同虚设。例如,某单位为掩盖问题篡改监控数据。破坏设备设施在本单位发生事故时,主要负责人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或隐瞒不报、谎报,或在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严重影响事故调查和处理。对于严重征候或其他典型事件,可参照相关条款判定。负责人违规处理事故其他情形判定07判定困难的处理方式当第五条至第九条所列情形的判定存在困难时,民航生产经营单位和民航行政机关可组织5名或7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综合分析、判定。判定困难时的处理当民航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立改废致相关判定情形发生变化时,同样要组织专家进行综合分析、判定。法规变化时的处理出现上述所列情形外风险较大且难以直接判断为重大安全隐患的情形时,需结合实际,组织专家依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综合类似事件案例进行判定。新情形出现时的处理标准实施与废止08实施时间本《民航重大安全隐患判定标准(2024年修订版)》自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行。这意味着从该日期开始,民航生产经营单位和民航行政机关判定重大安全隐患需依据此标准执行。标准实行起始日期废止文件随着《民航重大安全隐患判定标准(2024年修订版)》的实施,《民航重大安全隐患判定标准(试行)》(局发明电〔2023〕912号)同时废止。自2025年1月1日起,不再依据该试行标准进行民航重大安全隐患的判定工作。废止文件详情谢谢YOUR LOGO汇报人:XXX

HSE资料截图
下一条:返回列表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