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培训课件(64页)(1)pptx 危险源辨识培训课件(64页)(1)pptx

危险源辨识培训课件(64页)(1)pptx

  • HSE类别:
  • 文件大小:5.06MB
  • HSE编号:
  • HSE状态:
  • 更新时间:2025-08-09
  • 下载次数:
HSE资料简介

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 暨本质安全四、课堂练习三、方法及实例二、流程及步骤一、背景、定义及原理五、成果及应用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孙子》曲突徙薪《汉书》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有控则强,失控则弱, 无控则乱,不控则败古语背景---古代安全风险意识 背景---现代安全评价技术的运用 20世纪30年代20世纪80年代2002年2007年安全评价技术起源于西方国家保险业《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实施,对安全评价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安全评价通则》 、《安全验收评价导则》 安全系统工程传入我国背景---集团对危险源辨识的要求 华润燃气EHS体系中共有十大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其中风险控制体系是最重要内容。 全面识别危害因素,准确评价风险、控制重大风险,是日常活动风险控制的基础。1、电脑、手机、电话、复印机电磁辐射,易对人体造成伤害 2、办公用的裁纸刀,易造成划伤、割伤手指等 3、办公用的订书机,易造成划伤 4、办公室的饮水机,员工如操作不当,易造成烫伤 5、办公室的各种用电插座漏电,易造成触电 6、办公室电源线破损、裸露,易造成触电 7、办公的地面易滑,造成摔伤例举部分办公室危险源危险源的定义 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环境 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它可以是一次事故、一种环境、一种状态的载体,也可以是产生不期后果的人或物。危险源辨识要求 危险源辨识就是发现、识别系统中的危险,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是风险评价、控制的基础。辨识的原则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危险源的四个方面危险源的四个方面人的不安全行为 如:进入危险区域物的不安全状态 如:保护装置失灵作业环境缺陷 如:场所亮度不够管理缺陷 如:工作时间安排不当《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 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归纳为13大类,如下表所示: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 将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良归纳为4大类,如下表所示:危险源辨识 暨本质安全四、课堂练习三、方法及实例二、流程及步骤一、背景及作用五、成果及应用 风险管理基本过程包括危险源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整个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的、系统的、完整的过程。流程 此阶段的工作任务主要是,做好开展危险源辨识的前期准备,为危险源辨识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主要包括以下工作内容:流程—第一步、危险源辨识的前期准备工作1、成立危险源辨识评价领导小组,由成员公司分管安全副总任组长,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各业务部门安全负责人为成员。 2、各业务部门成立危险源辨识工作小组,由安全技术人员、班组长、一线骨干员工组成。 3、对危险源辨识工作人员开展培训,使人员熟练掌握安全评价的各种方法。 4、对所要分析的系统的生产目的、工艺过程以及操作条件和周围环境作较充分的调查了解。 5、调查、了解和收集过去的经验以及同类生产中发生过的事故,查明分析对象可能出现的,造成系统损害,尤其是人员伤害的危险性。 6、确定安全评价的方法。 此阶段的工作任务主要是,辨识确定的工艺单元或工作任务会发生什么事故。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事故分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等20类危险因素。流程—第二步、危险源识别工作 此阶段的工作任务主要是,分析确定的工艺单元或工作任务在什么因素触发下会发生事故。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及有害因素分类》(GB/T13861-2009),按可能导致生产过程中危险和有害因素的性质进行分类。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流程—第三步、风险分析 人的因素: 在生产活动中,来自人员自身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手代替工具操作。 5物体(成品、材料、工具等)存放不当。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攀坐不安全位置。 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清扫等)。 10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11不使用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或用具。 12不安全装束。 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处理错误等。物的因素: 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 1物质:火灾、爆炸性物质;毒性物质; 2物体: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环境因素: 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 1作业场所缺陷:间距不足;信号、标志没有或不当;物体堆放不当。 2作业环境因素缺陷:采光不良或有害;通风不良或缺氧;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不当;外部噪声;风、雷电、洪水、野兽等自然危害。 管理因素: 管理和管理责任缺失所导致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1设计、 监测方面缺陷或事故(件)纠正措施不当;(人机工效学); 2人员控制管理缺陷:教育培训不足;雇用不当或缺乏检查 ;超负荷;禁忌作业等; 3工艺过程、作业程序缺陷; 4相关方管理缺陷。 此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确定所分析的工艺单元或工作任务的风险程度及级别。 我们采用风险矩阵法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判断风险是否可以接受:可以接受的,要继续监督,定期评估;不可接受的需要制定控制措施。 风险矩阵法是根据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乘积来衡量风险的大小,其计算公式是: 风险值: D= P×S 式中,P 表示事故发生可能性;S 表示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流程—第四步、确定危险源风险程度、级别将损失分为6类(即A-F),依次递减赋值为(6-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也分为6类(即G-L),依次递减赋值为(6-1)。 根据风险值的大小,可将风险分为5个等级。 此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根据分析、评估出来的风险,制定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对策。 安全措施对策主要包括安全技术对策、安全管理对策和制定事故应急预案: 安全技术对策的主要内容是:厂址厂区布置对策措施;防火防爆对策措施;机械伤害对策措施;特种设备对策措施;电气安全对策措施;有毒、要害因素对策措施;其它安全措施。 安全管理对策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责任制;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安全投入和安全设施;安全生产过程控制和管理;安全监督和检查。 制定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事故应急预案的构成;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流程—第五步、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此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对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经济性、可行性分析。 针对中高风险等级的工作任务或工作单元或者目前控制措施,对制定的控制措施进行评审。在评审时,主要包括,在现有的安全控制措施下,风险是否可以有效控制,采用制定的改进措施时,所需成本是多少,能降低多少风险等级,明确每降低一个风险等级的成本是多少。流程—第六步、评审措施计划的可行性 此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通过宣贯、培训,使各级人员数量掌握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以便在各自岗位中应用。 进行危险源辨识,主要是让操作人员在工作中采取安全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因此,根据危险源辨识、分析、评估,而制定的相应的控制措施,一定要让员工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不然再好的风险分析都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培训人员至少应包括部门负责人、安全检查人员、操作工等,要确保部门负责人明白安全工作重点所在,安全监督检查人员在检查时有的放矢,操作人员在工作时严格执行。 流程—第七步、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实施阶段 危险源辨识 暨本质安全四、课堂练习三、方法及实例二、流程及步骤一、背景、定义及原理五、成果及应用方法确定 结合燃气行业特点,经试点公司实践,最终确定华润燃气控股有限公司各成员公司在进行安全评价时,应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A)、预先安全性分析法(PHA)、工作安全分析法(JSA)。注:事故树(FTA)分析法可针对场站等工艺复杂场所进行精确分析,但由于专业性较强,使用较为复杂,各成员公司可根据本公司内人力资源配置情况综合考虑是否使用。RISK MATRIX(风险矩阵图) 工作安全分析(Job Safety Analysis简称JSA)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的管理工具。JSA 把一项作业分成几个步骤, 识别每个步骤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与危险, 进而找到控制危险的措施,从而减少甚至消除事故发生的工具。工作安全分析(Job Safety Analysis简称JSA)101234567891、准备工具、设备及防护用品2、切换支路,关闭调阀 门,放空燃气3、拆除压盖、皮膜,清理 阀口、内腔4、拆指挥器、信号管检查 维护 5、检查、安装主皮膜、上 压盖 6、安装指挥器、信号管 7、开启进口阀门置换查漏 8、调试参数9、开启出口阀门 10、整理现场 危险源辨识方法介绍-工作安全分析(调压器维修保养的步骤分解)30第三步,识别危害 我们要针对每个步骤: 1、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偏差、故障? 2、会产生什么后果? 3、什么情况下才发生? 4、有什么因素会导致或引发事故发生?危险源辨识方法介绍-工作安全分析31第四步、依据风险矩阵法进行风险评估 按照风险矩阵判定危害程度及等级 风险值: D= P×S 式中,P 表示事故发生可能性;S 表示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 确定每个步骤的风险等级危险源辨识方法介绍-工作安全分析工程控制主要包括替换、隔离、通风以及设备改进;这些控制关注于危险源,而不仅关注那些暴露于风险的员工。工程控制的基本理念在于作业方法及作业环境本身应尽可能减少或消除存在的危险。 通过减少员工暴露于风险的机会来避免伤害的发生,比如变更作业习惯、改善卫生与健康状况、改变作业方式等。只有当工程控制、安全操作程序或行政控制无法完全控制风险时,我们方可使用PPE来降低风险。管理控制个人防护第五步、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方法介绍-工作安全分析33第六步: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 成功的工作安全分析取决于成功的沟通 让每位员工了解: 工作的详细步骤安排和相邻相关工作的安排 每个步骤的潜在危害 控制危害的措施 每项工作的具体时间和负责人 鼓励员工提出建议 让所有参与作业的人取得一致意见;如果不能达成一致,不要开始作业 如果作业计划、人员或条件改变,则应从新评估作业风险;否则应立即停止作业危险源辨识方法介绍-工作安全分析34危险源辨识方法介绍-工作安全分析(调压器维修作业风险点辨识及控制措施表(JSA) 35危险源辨识方法介绍-工作安全分析(调压器维修作业风险点辨识及控制措施表(JSA) 36危险源辨识方法介绍-工作安全分析(调压器维修作业风险点辨识及控制措施表(JSA) 37危险源辨识方法介绍-工作安全分析(调压器维修作业风险点辨识及控制措施表(JSA) 38危险源辨识方法介绍-工作安全分析(调压器维修作业风险点辨识及控制措施表(JSA) 加气机充装作业JSA分析课题练习:30min加气柱充装作业风险点辨识及控制措施表(JSA) 三、危险源辨识应用举例-JSA(加气柱充装作业)加气柱充装作业风险点辨识及控制措施表(JSA) 三、危险源辨识应用举例-JSA(加气柱充装作业)预先危险分析(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 简称PHA)也称初始危险分析,是在每项生产活动之前,特别是在设计的开始阶段,对系统存在危险类别、出现条件、事故后果等进行概略地分析,尽可能评价出潜在的危险性。 PHA分析法简介 估计事故出现时对人体和系统产生的影响大体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险鉴别产生危险的原因判定级别;提出消除或减少的控制措施1234目的43确定系统单元调查收集资料系统功能分解确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及实施12536分析识别危害因素4PHA 流程图PHA分析法实施步骤 44危险源辨识方法介绍-预先性危险分析(门站加臭单元辨识及控制措施表(PHA) 第一步、确定系统单元 天然气是无色无味、易燃易爆的气体,在泄漏时,为了易于被人们发现,要求对燃气进行加臭。常用的加臭剂有乙硫醇、四氢噻酚等。城镇燃气的加臭标准是空气中的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爆炸下限的20%前能被查觉;含有毒性气体成分的城镇燃气,空气中的毒性气体浓度达到使人中毒下限的20%前能被查觉。因此加臭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燃气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45第二步、调查收集材料 目前华润燃气各成员公司普遍采用的加臭剂为四氢噻吩。加臭量过大,既增加了燃气供应成本,造成资金的浪费,加臭剂燃烧后又会产生过多的含硫物,加大了对环境的污染;加臭量过小,又将导致燃气一旦泄漏时无法及时发现,起不到警示作用,形成安全隐患。 工作原理:控制系统根据操作者设定的设备运行模式(手动或自动)输出信号到加药泵的动力系统――电磁驱动器,电磁驱动器往复移动,带动活塞往复运动,活塞向前运动时,产生油压使隔膜片产生弹性变形,排出隔膜片另一侧的药剂,活塞向后运动时,产生负压,迫使膈膜片反向弹性变形,吸入药剂,单向止逆阀,配合膜片的正反向变形吸排药剂,实现燃气加臭工作。危险源辨识方法介绍-预先性危险分析(门站加臭单元辨识及控制措施表(PHA) 46 第三步、系统功能分解 加臭系统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1、加臭剂的添加; 2、加臭泵的维护; 3、危化品的管理、日常的巡检、查漏等;危险源辨识方法介绍-预先性危险分析(门站加臭单元辨识及控制措施表(PHA) 1、危险源分类原则:本程序只是原则上规定危险源分类方法,但是对每一个危险源的描述应该尽可能结合每一个作业活动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使用通俗准确的语言进行。 2、参照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将危险、危害因素分为4大类共163种: 3、参照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分为13大类55种、物的不安全状态分为4大类61种; 4、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分为7种,即: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和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其他有害因素; 第四步、分析、识别危害因素 加臭 单元人物危险源辨识方法介绍-预先性危险分析(门站加臭单元辨识及控制措施表(PHA) 48第五步、确定风险等级 按照风险矩阵判定危害程度及等级 风险值: D= P×S 式中,P 表示事故发生可能性;S 表示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 确定每个步骤的风险等级危险源辨识方法介绍-预先性危险分析(门站加臭单元辨识及控制措施表(PHA) 49第六步、制定控制措施及实施 通过宣贯、培训,使各级人员数量掌握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以便在各自岗位中应用。要确保部门负责人明白安全工作重点所在,安全监督检查人员在检查时有的放矢,操作人员在工作时严格执行。 危险源辨识方法介绍-预先性危险分析(门站加臭单元辨识及控制措施表(PHA) 50危险源辨识方法介绍-工作安全分析(门站加臭单元辨识及控制措施表(PHA ) 51危险源辨识方法介绍-工作安全分析(门站加臭单元辨识及控制措施表(PHA ) 52危险源辨识方法介绍-工作安全分析(门站加臭单元辨识及控制措施表(PHA ) 53危险源辨识方法介绍-工作安全分析(门站加臭单元辨识及控制措施表PHA ) 54危险源辨识方法介绍-工作安全分析(门站加臭单元辨识及控制措施表PHA ) 55危险源辨识方法介绍-工作安全分析(门站加臭单元辨识及控制措施表PHA ) 56危险源辨识方法介绍-工作安全分析(门站加臭单元辨识及控制措施表PHA ) 57危险源辨识方法介绍-工作安全分析(门站加臭单元辨识及控制措施表PHA ) 加气站压缩机单元PHA课题练习:45min 危险源辨识应用举例-加气母站CNG压缩机单元PHA 安全帽防静电工作服手套三、危险源辨识应用举例-加气母站CNG压缩机单元PHA危险源辨识 暨本质安全四、方法及实例三、流程及步骤二、原理及定义一、背景及作用五、成果及应用 应用辨识文件班组安全建设行为安全观察安全检查日常工作手册精益管理新员工培训危险源辨识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工具,本身不能控制事故的发生。关键需要相关人员的贯彻执行。通过运用风险管理的技术,采用技术和管理综合措施,以管理潜在危险源来控制事故,从而实现“一切意外均可避免”、“一切风险皆可控制”的风险管理目标! 结束语感谢您的聆听

HSE资料截图
下一条:返回列表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