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专题培训丨38页pptx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专题培训丨38页pptx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专题培训丨38页pptx

  • HSE类别:
  • 文件大小:20.48MB
  • HSE编号:
  • HSE状态:
  • 更新时间:2025-08-10
  • 下载次数:
HSE资料简介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介绍 PART 01国家有关要求 2016年12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要求:“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严防风险演变、隐患升级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各地方政府对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安委办〔2016〕3号)要求: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生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关于实施遏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是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重要举措。 2016年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对易发生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以省政府、安委办等名义颁布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方案、地方标准、指导手册,指导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提出了 “五有”建设标准; 要求企业建立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信息平台,实现风险与隐患数据应用的无缝链接; 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企业实施差异化执法,提高检查执法的针对性、有效性。 典型做法2020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要求:“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加强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精准治理,着力解决基础性、源头性、瓶颈性问题。”2020年4月26日,《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安委〔2020〕3号)要求:“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推进安全生产由企业被动接受监管向主动加强管理转变、安全风险管控由政府推动为主向企业自主开展转变、隐患排查治理由部门行政执法为主向企业日常自查自纠转交。”2020年4月26日,《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建立以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的危险化学品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到2022年底前,涉及重大危险源企业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率达到100%。”新《安全生产法》2021年9月1号实施 第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上升到法律的高度!!PART 02存在的问题 2020年4月23日,刘伟副部长听取登记中心及安工院工作汇报会,要求:要建立专班团队,深入企业调研;做好顶层设计和试点工作,形成工作指南和推动方案;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系统功能,确保双重预防机制与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有效衔接;按照试点示范、全面推广、完善提升三步推进,达到“五有”目标。“五有”:有完善的工作推进机制;有全面覆盖的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有责任明确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有线上线下的智能化信息平台;有奖惩分明的激励约束制度。存在的问题PART 03工作目标与思路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按照“五有”建设标准,全面建立有效的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机制并有效运行,通过试点示范、全面推广、完善提升“三步走”战略,实现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常态化、显性化,政府监管专业化、精准化,进一步提升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水平,防范化解危险化学品重大风险。工作目标工作思路以生产装置/储存设施为管控对象,分析确定泄漏火灾爆炸或泄漏中毒等最严重事故后果,明确风险管控措施,围绕管控措施,制定隐患排查内容,确定涵盖全员、责任清晰、周期明确的隐患排查任务。某公司甲醇装置风险分析清单工作思路以生产装置/储存设施为管控对象,分析确定泄漏火灾爆炸或泄漏中毒等最严重事故后果,明确风险管控措施,围绕管控措施,制定隐患排查内容,确定涵盖全员、责任清晰、周期明确的隐患排查任务。解决什么问题?• 责任心不强• 业务能力不足• 排查任务分配不合理排查是否按制度执行基层难管,人难管• 是否去了现场,去了哪些地方 • 去现场的频次是否合规 • 现场排查质量如何 • 数据的真实性 • 隐患是否及时全面被发现 • 隐患是否及时得到整改隐患排查质量不可控PART 04风险分析流程介绍 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程序图确定风险分析对象划分风险分析单元辨识评估风险事件制定管控措施确定隐患排查内容和隐患问题确定岗位责任人和排查周期风险分析流程图(一)确定风险分析对象选取生产装置、储存设施或场所作为风险分析对象。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辨识确定的重大危险源应作为独立的风险分析对象进行风险分析。生产装置:确定为重大危险源的,直接 以重大危险源为对象;未构成 重大危险源的,以整个装置为 对象即可。 罐 区:以罐区防火堤为界限。(二)划分风险分析单元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将风险分析对象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当风险分析对象中的装置及设施之间有切断阀时,以切断阀作为分隔界限划分为独立的风险分析单元;无切断阀时,以生产流程的阶段、场所、设施或上述几种方式的结合划分风险分析单元。汽油切割微单元 醚化水洗微单元 一段加氢反应微单元 抽提溶剂再生微单元 全馏分微单元 醚化反应微单元 汽提微单元 抽提脱硫微单元 二段加氢反应微单元汽油升级国五装置ABCDABCD同种介质,划分1个分析单元(二)划分风险分析单元不同介质,划分4个分析单元(三)辨识评估风险事件企业应组织辨识风险分析单元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评估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选择泄漏可能造成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严重后果的事件作为重点管控并落实措施的风险事件。企业可根据安全管理实际补充其他的风险事件。泄漏造成火灾、爆炸 泄漏造成中毒、窒息(四)制定管控措施针对风险事件,企业应从工程技术、维护保养、人员操作、应急措施等方面来识别评估现有管控措施的有效性。 工程技术类管控措施主要针对关键设备部件、安全附件、工艺控制、安全仪表等方面; 维护保养类管控措施主要保障动设备和静设备正常运行; 人员操作类管控措施主要包括人员资质、操作记录、交接班等内容; 应急措施类管控措施主要包括应急设施、个体防护、消防设施、应急预案等内容。(四)制定管控措施(五)确定隐患排查内容和隐患问题(六)确定岗位责任人和排查周期PART 05信息化平台功能介绍 2828实现企业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测预警的闭环管理;依据数据交换规范,实现企业与各级政府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企业端:对企业的风险清单、隐患清单、隐患排查任务进行管理。通过隐患排查任务完成情况、隐患治理情况等评估企业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效果,根据预警规则进行预警。政府端:作为危险化学品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子模块,根据企业风险分析完成率、排查任务完成率、隐患整改率,综合评估企业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效果,及时预警。对企业上报的风险、隐患进行大数据分析,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指导。企业通过运行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平台和手机APP,结合企业安全管理实际,实现全员隐患排查任务推送和执行情况跟踪监督,解决线下全员参与难、员工脱岗、漏检等日常安全管理难点、痛点问题,确保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地实施。提醒预警未按计划排查隐患 未按期整改隐患隐患排查周期将至 隐患整改期限将至预警信息自动发送至相关负责人和安全管理部门,指派专人负责跟踪监督落实,与考核挂钩。提醒信息自动发送至相关责任人,督促及时完成隐患排查、整改。预警连续两周为“中、差” 降级降至中或差政府端就会向企业发送预警信息,督促企业整改,只有进一步提升运行效果,才能消除预警。企业端政府端改造自建系统:对于已有自建信息化系统的企业,按照数据交换规范要求,对现有系统进行改造,实现自动上传政府端系统规定接入的数据; 改造集团公司或第三方平台系统:对于使用集团公司统一开发的信息化系统,或使用第三方公司云平台系统的企业,按照数据交换规范要求与集团公司或第三方公司沟通提出系统改造解决方案; 直接部署企业端模块:对于尚未建设信息化系统的企业,可以按照数据交换规范要求,开发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系统,或直接部署双重预防机制模块(企业端),实现相关信息数据上传至政府端。自建系统若自动化程度不高必须升级改造!PART 06注意事项 企业领导必须重视,亲自抓落实,要动员全体干部员工积极参与风险辨识和管控措施制定工作;企业各部门都要参与开展该项工作。 有的企业将风险分析任务直接分配到某个或几个部门,由部门几名员工实施,不能保证分析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一)领导必须重视,全员都要参与。(二)系统优化提升改造自建系统的企业,要实现发现的隐患实时自动上传、超期提醒和未完成任务的及时查询,同时确保企业上传到政府端的数据满足数据交换规范的要求。 部署企业端系统的企业,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配齐防爆手机和账号,实现全员使用移动端APP完成隐患排查任务,双重预防体系运行效果达到优良。 不论改造自建系统还是部署企业端系统,都不能出现多套系统并行运行的情况,隐患排查治理只能运行一套系统,或者系统间进行有效整合。(三)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激励约束制度,对执行情况进行细化考核,奖惩分明,确保双重预防体系长效运行。 制度可以单独建立,也可以在企业现有的管理考核制度中进行补充完善,明确归口管理部门、执行标准和具体考核内容。(四)持续更新 不能苛求一次辨识分析就彻底分析全面,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风险分析,如在生产工艺设备、设施、生产环境、操作条件发生变化后,及时开展风险分析,更新风险分级管控清单、隐患排查内容清单及隐患问题库,符合公司实际,满足工作需要。感谢观看!

HSE资料截图
下一条:返回列表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