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室、配电柜常见事故隐患排查图册及整改措施pptx 配电室、配电柜常见事故隐患排查图册及整改措施pptx

配电室、配电柜常见事故隐患排查图册及整改措施pptx

  • HSE类别:
  • 文件大小:3.72MB
  • HSE编号:
  • HSE状态:
  • 更新时间:2025-08-18
  • 下载次数:
HSE资料简介

配电室、配电柜(箱) 常见事故隐患及整改措施 建立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后,如何落实厂区隐患进行排查是重中之重,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是《安全生产法》赋予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职责,如何全面排查本单位事故隐患、精准查找重大事故隐患、提高隐患排查和整改的质量尤为重要。 现将配电室、配电柜常见事故隐患进行汇报: 前 言隐患1 配电柜顶部有横梁,距横梁高度不符合要求。 整改措施: 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中4.6.3屋里配电装置距顶板的距离不宜小于1m,当有梁时,距梁底不宜小于0.8m。 配电室、配电柜常见事故隐患及整改措施隐患2 电缆沟电缆竖井没有进行有效的防火封堵。 整改措施: 依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中5.1.10电缆及其管、沟穿过不同区域之间的墙、板孔洞处,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严密堵塞。 配电室、配电柜常见事故隐患及整改措施隐患3 配电柜侧面紧靠墙,侧面与墙距离不符合规范。 整改措施: 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中4.6.2侧面与墙净距应大于200mm。 配电室、配电柜常见事故隐患及整改措施隐患4 高压电气室电气柜没有进行上锁管理,不符合“电气五防”规定。 整改措施: 依据《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及“电气五防”规定,购置加装能量隔离锁。 配电室、配电柜常见事故隐患及整改措施隐患5 配电室内感烟火灾探测器距墙壁、空调送风口的距离不符合要求。 整改措施: 依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166中第3.3.6条,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最近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配电室、配电柜常见事故隐患及整改措施隐患6 配电室内部分应急照明灯损坏,无法在紧急情况下确保照明。 整改措施: 依据《消防法》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配电室、配电柜常见事故隐患及整改措施隐患7 高压配电室灭火器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与存在的火灾类型不相符;现场配置灭火器数量不足;配电房门未关闭、密合;配电室周围消防沙箱未配备消防铁锹等使用工具。 整改措施: 依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中6.1.1 一个计算单元内配置的灭火器数量不得少于2具。当电压超过600V时,不宜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高压电流会将二氧化碳击穿,很可能会致使人员触电.配电室的门、窗应关闭、密合。消防沙池应配备消防铲、消防桶等工具,应使用方便。 配电室、配电柜常见事故隐患及整改措施隐患8 落地式配电箱底部距地面的高度不符合要求。 整改措施: 依据GB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4.2.1,落地式配电箱的底部宜抬高,高出地面的高度室内不应低于50mm,室外不应低于200mm;其底座周围应采取封闭措施并应能防止鼠、蛇类等小动物进入箱内。落地式配电箱底部适当抬高是为了防止水进入配电箱内和便于施工接线。 配电室、配电柜常见事故隐患及整改措施隐患9 绝缘拉杆存放不当。 整改措施: 应悬挂或放到支架上,避免与墙接触受潮,破坏其绝缘层。 配电室、配电柜常见事故隐患及整改措施隐患10 绝缘劳动防护用品存放不当。 整改措施: 绝缘手套、绝缘靴应放到密闭的橱柜里并且与其他仪表工具分别存放,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垫等橡胶制品应当避免与油脂接触,以防降低其绝缘性,出现过早老化或失效。 配电室、配电柜常见事故隐患及整改措施隐患11 配电箱箱门缺失。 整改措施: 增加防护板。 配电室、配电柜常见事故隐患及整改措施隐患12 配电箱门有没有张贴“当心触电”安全警示标志。 整改措施: 依据《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增加警示标志。 配电室、配电柜常见事故隐患及整改措施隐患13 配电室的门开启方向不正确。 整改措施: 依据《低压配电设计规范》配电室的门、窗应密合;门应向外敞开,但通向高压配电室的门应为双向敞开门。 配电室、配电柜常见事故隐患及整改措施隐患14 配电室出入口无挡板或挡板高度不符合要求。 整改措施: 变配电室出入口应设置不低于500mm的挡板。 配电室、配电柜常见事故隐患及整改措施隐患15 开关柜操作地面未铺设绝缘胶垫或绝缘垫破损、积灰。 整改措施: 增设绝缘胶垫,避免导致操作、维修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接地,从而发生触电事故;绝缘垫和绝缘台应经常保持清洁,无损伤。绝缘垫有大量灰尘或者有破损,同样会导致操作人员接地,引发触电事故。 配电室、配电柜常见事故隐患及整改措施隐患16 配电箱金属箱门与金属箱体有没有采用编织软铜线做接地及跨接。 整改措施: 配电箱金属箱门与金属箱体采用编织软铜线做接地及跨接。 配电室、配电柜常见事故隐患及整改措施隐患17 配电箱引出的进出导线的部位有没有设绝缘垫护或用导管进入50~80mm,防止电线绝缘层破损。 整改措施: 配电箱引出的进出导线的部位设绝缘垫护或用导管进入50~80mm,防止电线绝缘层破损。 配电室、配电柜常见事故隐患及整改措施隐患18 急停按钮防误操作护罩缺失。 整改措施: 依据《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对可能出现误动作或被误操作的操纵器,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配电室、配电柜常见事故隐患及整改措施隐患19 手枪钻电线随意接长。 整改措施: 依据《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GB/T3787,工具的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或拆换。 配电室、配电柜常见事故隐患及整改措施隐患20 配电箱内导线颜色应按规定做明显区分。 整改措施: 导线颜色按相线 L1(A)、L2(B)、L3(C) 的顺序,颜色应依次为黄、绿、红色,N线的颜色应为淡蓝色,PE线的颜色应为黄绿双色。 配电室、配电柜常见事故隐患及整改措施隐患21 电源插座变黑。 整改措施: 马上更换。插座变黑的原因:一是插座本身就属于劣质产品,铜片薄,电阻很大;二是由于接触不良、电阻增大,导致温度急剧上升,出现氧化而发黑;三是用电功率过大超负荷用电。 配电室、配电柜常见事故隐患及整改措施隐患22 配电箱、开关箱中导线的进线口和出线口从门缝接线。 整改措施: 配电箱、开关箱中导线的进线口和出线口应设在箱体的下底面。 配电室、配电柜常见事故隐患及整改措施隐患23 配电箱内线路未做标识。 整改措施: 依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1-2012第5.0.4条:盘、柜的正面及背面各电器、端子排等应标明编号、名称、用途及操作位置,且字迹应清晰、工整,不易脱色。 配电室、配电柜常见事故隐患及整改措施隐患24 配电箱正常工作未上锁。 整改措施: 依据《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GB 19517,为防止意外接触带电部分,可采用电气设施结构与外壳,外壳等用作防止直接接触保护的部件只允许用工具拆卸或打开。 配电室、配电柜常见事故隐患及整改措施隐患25 一个漏电保护器控制3个插座。 整改措施: 依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箱直接控制2台及2台以上用电设备。 配电室、配电柜常见事故隐患及整改措施隐患26 无铠装的电缆在屋内明敷,水平敷设时,与地面距离小于2.5m。 整改措施: 依据《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第7.6.8条:无铠装的电缆在屋内明敷,除明敷在电气专用房间外,水平敷设时,与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2.5m。 配电室、配电柜常见事故隐患及整改措施隐患27 电缆沟盖板不全,沟内积尘。 整改措施: 检修完毕后及时恢复。 配电室、配电柜常见事故隐患及整改措施隐患28 配电房长度超过7m时,是否设置了两个出口,并分布在配电房的两端。 整改措施: 依据《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规定:配电室长度超过7m时,应设2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配电室两端。 配电室、配电柜常见事故隐患及整改措施隐患29 配电室的绝缘工具未定期检测。 整改措施: 绝缘杆、绝缘隔板、绝缘夹钳、绝缘垫每年做一次绝缘检测;验电笔、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绳每6个月做一次绝缘检测;登高用的安全带、脚扣、木梯每6个月做一次检测。 配电室、配电柜常见事故隐患及整改措施隐患30 配电箱周围堆放可燃物品。 整改措施: 及时清除。一旦配电箱出现故障,可能会点燃物品引发大火。 配电室、配电柜常见事故隐患及整改措施隐患31 配电箱周围无足够的操作空间和安全通道。 整改措施: 《用电安全导则》GB/T 138695,一般条件下,用电产品的周围应留有足够的安全通道和工作空间,且不应堆放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物品。挂墙式配电箱的箱前操作通道宽度,不宜小于1m。 配电室、配电柜常见事故隐患及整改措施隐患32 消防水泵控制柜底部未封堵。 整改措施: 选择封堵材料进行封堵;火灾现场因为各种原因停电,消防水泵不能正常工作,火势得到控制的同时,也可能通过控制柜底部的孔隙进一步扩散。 配电室、配电柜常见事故隐患及整改措施隐患33 配电室外开窗户未设置纱窗。 整改措施: 纱窗能够很好的阻挡飞虫的进入,避免飞虫造成的电气设备短路事故的发生。 配电室、配电柜常见事故隐患及整改措施感谢观看

HSE资料截图
下一条:返回列表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