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号文件pptx
- HSE类别:
- 文件大小:9.27MB
- HSE编号:
- HSE状态:
- 更新时间:2025-08-25
- 下载次数:次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朝着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进。领导人强调:“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朝着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十三个中央一号文件,对2025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充分体现了以领导人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前言导读PRT 01稳产保供 全方位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领导人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瞄准关键生产要素,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超过1.4万亿斤,迈上历史性新台阶。食用植物油自给率进一步提高,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持续增加。 在较高基数上继续实现稳产丰产,要把重心放到单产提升上。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加力落实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任务。坚持多油并举,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推动棉糖胶等稳产提质。扶持畜牧业稳定发展方面,重点要做好生猪产能监测和调控,持续推进肉牛、奶牛产业纾困,提升饲草生产能力。1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2要持续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严格耕地总量管控和“以补定占”,将各类耕地占用纳入占补平衡统一管理,确保省域内年度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定基本农作物目录,建立耕地种植用途监测体系,分类有序做好耕地“非粮化”整改,要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实际、作物生长周期等,设置必要的过渡期。保护耕地还要注重提质,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分类推进撂荒地复垦利用。 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瞄准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农业科研资源力量统筹,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企业。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继续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支持发展智慧农业。 当前种粮收益低已经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如何调动种粮抓粮积极性,文件也进行了部署。要稳定市场供需,综合施策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落实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政策,稳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要加大对产粮大县支持,启动实施中央统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降低产粮大县农业保险县级保费补贴承担比例,逐步扩大产粮大县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实施范围。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积极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3防灾减灾、节约减损就是增产增效,文件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措施。除了节流也要开源。肉蛋奶、果菜鱼、菌菇笋等样样都是美食。要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加强蔬菜应急保供基地建设,实施大中城市周边现代设施农业更新工程,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发展深远海养殖,发展森林食品,推动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培育发展生物农业,开拓新型食品资源。PRT 02慎终如始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这个底线如何守牢,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进行了具体部署。首先,要提升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效能。客观上,总会有个别群众因病、因灾等意外因素导致出现返贫致贫风险,关键是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避免风险累积成患。进一步优化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机制,加强工作统筹和信息共享,提升监测效率,防止多头筛查、重复算账加重基层负担。强化帮扶措施实效性针对性,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这些年,各地上马了很多帮扶产业,但发展质量参差不齐,要按照“巩固一批、升级一批、盘活一批、调整一批”的原则,分类推进帮扶产业提质增效,把帮扶产业发展成持续带动增收的富民产业。要持续强化就业帮扶,扎实推进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增强帮扶车间就业吸纳能力,确保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和收入保持稳定。 要聚焦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易地搬迁安置区等重点区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重在改善发展条件,增强“造血”能力。要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完善集中安置区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持续加大产业和就业帮扶力度,确保搬迁群众能融入、逐步能致富。用好各类倾斜支持政策,实施一批补短板项目,加快脱贫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基础设施改善。落实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一揽子支持政策,深入开展科技、医疗、教育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强化帮扶措施实效性针对性及早谋划过渡期后帮扶政策体系PRT 03因地制宜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领导人强调:“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任务。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三个提升”作出系统部署。1.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业农村工作,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要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让农民富裕富足、让乡村宜居宜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深入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发挥好乡村在生态、文化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大力开发农业农村新功能新价值。紧紧围绕市场需求选择产业发展项目,实现错位发展、各展其长,不能盲目决策、一哄而上,避免同质化过度竞争。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现代设施农业经营、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农业科技创新等领域,引导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农户等紧密联合与合作,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规范和引导农业农村领域社会投资,健全风险防范机制,设立必要的“防火墙”,防止跑马圈地、把农民挤出去,侵害农村集体产权、侵犯农民利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搞好家庭经营仍是农民增收的重头戏,要大力挖掘产业经营增收潜力。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第一支柱,要多措并举稳定务工收入。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支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增收。2.坚持城乡统筹推进乡村建设,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民生关切,把县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对城乡规划布局、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作出部署,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3.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让乡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转型,农村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农民利益诉求逐渐多元。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推动资源、管理、服务下沉,打造一支高素质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持续深化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健全长效机制,把基层的“痛点”作为整治的“靶点”,全面建立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持续深化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进一步精简优化涉农考核。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持续整治高额彩礼、人情攀比、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弘扬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完善社会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机制,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氛围。多措并举织密农村公共安全防护网。完善农村法治服务,增强农民法治观念,引导群众依法办事。PRT 04改革破题 强化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领导人强调,“要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激活乡村振兴内生活力”。土地是农民安身立命的生产生活资料,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目的就是通过深化改革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土地财产权益。一、聚焦“地”,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是中央部署的一项重大任务,事关广大农民切身利益和农村和谐稳定。二、聚焦“钱”,拓宽乡村振兴投融资渠道01激发乡村振兴活力,需要加快形成多元投入格局,统筹资金办好农业农村领域大事要事。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针对“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作出部署。02要发挥财政投入主导引领作用。落实好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优先保障农业农村领域一般公共预算投入”,要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加强存量资金优化,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引金融活水润泽沃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实打实的举措,03接下来要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创新产品和服务。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有效解决定损难、赔付难等问题。当前,乡村人才现状与乡村全面振兴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三、聚焦“人”,强化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总之,推动“人、地、钱”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不仅能有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还能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要保持历史耐心,坚持实事求是,强化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不断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朝着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进。
-
最新《危险化学品目录(2022调整版)》pdf 2025-08-25
-
GB 55023-2022施工脚手架通用规范pdf 2025-08-25
-
GB 50160-2008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2018年版)pdf 2025-08-25
-
GB 50251-2015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pdf 2025-08-25
-
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五懂五会五能应知应会手册pdf 2025-08-25
-
GB 50016-2014(2018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清版)pdf 2025-08-25
-
安全吹哨人管理制度docx 2025-08-25
-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GB_T 33000-2016pdf 2025-08-25
-
GB 9448-1999 焊接与切割安全doc 2025-08-25
-
GB-T 6441-19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pdf 2025-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