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培训课件丨56页pptx 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培训课件丨56页pptx

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培训课件丨56页pptx

  • HSE类别:
  • 文件大小:3.62MB
  • HSE编号:
  • HSE状态:
  • 更新时间:2025-08-28
  • 下载次数:
HSE资料简介

01前言本标准(GB:GB30871-2022)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22-03-15 发布,自2022-10-01 起正式实施。1 什么是特殊作业?这个词,出自《危险化学品特殊作业安全管理规范》,即:化学品生产单位设备检修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盲板抽堵、高处作业、吊装、临时用电、动土、断路等,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建(构)筑物、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危害的作业。 翻开事故查处通报,都有长长的问责清单、责任追究,感觉像是一篇“撇文”,让安全工作者不寒而栗,毕竟“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感觉我们的事故调查重点,更多的是分清责任:主要责任、领导责任、直接责任、监管责任等等,这往往导致相关人员在具体工作中,不仅要干活,还要预防发生事故后的追责是否会追到我这里。1 什么是特殊作业? 我们干安全工作的,没有一个人愿意出事故,如果发生在我们身上,对我们个人及亲人是悲剧;如果因我们工作不到位而发生事故,除了追责之外,仅就个人职业生涯而言,也是会受到影响的。 特殊作业环节是化工企业事故发生的“重灾区”。2 案例01 前言 案例暴露出的问题 2 案例对涉及的特殊作业认识不足特殊作业的风险分析不足,缺少防范措施特殊作业环节的人员缺乏基本安全意识和技能现场人员、监护人员重视不够,不能严格按规程办理对(承包商)外来施工队伍的安全监管不力(资质、教育、监管)?????01 前言02特殊作业风险分析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往往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毒、有害等特性,现场作业引发事故的原因很大一部份缘于人们对作业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认识不足,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没有严格执行作业许可控制程序,作业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安全培训等。因此,企业应将关口前移,在作业活动前对作业活动所涉及的风险进行充分分析、控制和管理,以体现保护自己、关注他人的理念,达到最佳的HSE业绩。1 总则(1)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在作业活动前进行风险分析 (2)申请人办理作业许可证时,检查风险是否辨识全面,措施是否落实到位2 范围3 术语3.2风险 发生特定危险事件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3.1危害 可能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4 管理要求4.1作业活动的分类 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需要进行很多相关的作业活动,如生产运行控制、检维修等,按要求所有存在风险的活动都应该进行危害识别,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本次培训对以下高风险的作业活动进行重点讲解: 1)高处作业; 2)动火作业; 3)受限空间作业; 4)吊装作业; 5)设备检维修作业; 6)临时用电作业。4 管理要求4.2风险分析的思路 4.2.1存在什么危害 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和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是危害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此,在作业活动前,应查找和辨清两类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根源(GB/T28001-2001称之为第一类危险源):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源(能量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如锅炉、危险化学品等)。 第二类危险源--状态(GB/T28001-2001称之为第二类危险源):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的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主要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和环境因素。4 管理要求4.2.2谁(什么)会受到伤害 可从人身伤害(包括人身伤害、疾病、死亡等)、财产损失(包括停工、违法、影响信誉等)和环境破坏(包括工作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考虑。 4.2.3伤害怎样发生 要针对不同危害的特点,辨别和了解伤害发生的条件、时机和方式,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伤害的发生。如,火灾的发生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火灾三要素:点火源、易燃物和助燃物),如能控制其中任何一个要素不出现,就能有效防止火灾的发生。4 管理要求4.3危害识别 在每次作业前,作业人员及监护人员应首先进行危害识别。危害的识别,应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入手。4.3.1人的不安全行为 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将不安全行为分为13大类: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用手代替工具操作; 5)物体(成品、材料、工具等)存放不当;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4 管理要求7)攀、坐不安全位置; 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 12)不安全装束; 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作业人员在做每项任务之前应仔细思考、识别潜在的危害,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保护自己;同时需要注意其他人的不正确行为,并相互指出问题所在,从而保护大家免受工作场所危害的伤害。4 管理要求4.3.2物的不安全状态 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将物的不安全状态分为4大类: 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护具、听力护具、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 4)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4 管理要求4.4安全防范措施:辨识、明确了危害,就要根据其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4.4.1能量控制 事故的产生是一些非需能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消除引发事故的触发能量是防止事故发生的关键步骤。因此,做好能量隔离工作是做好风险控制的重中之中。比如在危险场所/部位动火作业前,要采取有效的隔离、隔断措施,进行清洗、置换并分析合格;在检修、施工场所要设置警戒线和安全警示标志;检修、施工用的机械、器具,在作业前应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完好、适用。 4 管理要求4.4.2作业许可 对每一个现场作业要有严格的申请、审批和作业检查程序。风险较大的作业,如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断路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吊装作业、设备检修作业、抽堵盲板作业等,要履行严格的作业许可程序,作业前办理相应的作业许可证。4 管理要求4.4.3安全培训 对作业的有关人员,要进行安全培训: 1)作业活动必须遵守的有关安全规章制度; 2)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或出现的危害及对策; 3)作业过程中个体防护用具和用品的正确佩带和使用; 4)作业项目、任务、方案和安全措施等。 4 管理要求4.4.4劳动防护用品 企业应严格按《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地方政府等有关规定,根据作业环境的特点和具体情况,选择、配备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4.5作业前风险分析作业有关人员在进行每次作业时,都要用“作业前风险分析表”进行风险分析,确认所需要采取的控制措施,从而保护他们远离每一项作业风险可能带来的伤害。03高处作业风险分析高处作业前风险分析表(1)高处作业前风险分析表(2)高处作业前风险分析表(3)高处作业前风险分析表(4)04动火作业风险分析动火作业前风险分析表(1)动火作业前风险分析表(2)动火作业前风险分析表(3)动火作业前风险分析表(4)动火作业前风险分析表(5)动火作业前风险分析表(6)05受限空间作业风险分析受限空间作业前风险分析表(1)受限空间作业前风险分析表(2)受限空间作业前风险分析表(3)受限空间作业前风险分析表(4)06吊装作业风险分析吊装作业前风险分析表(1)吊装作业前风险分析表(2)吊装作业前风险分析表(3)吊装作业前风险分析表(4)吊装作业前风险分析表(5)吊装作业前风险分析表(6)07设备检修作业风险分析设备检修作业风险分析表(1)设备检修作业风险分析表(2)设备检修作业风险分析表(3)设备检修作业风险分析表(4)设备检修作业风险分析表(5)08临时用电作业风险分析临时用电作业前风险分析表(1)临时用电作业前风险分析表(2)临时用电作业前风险分析表(3)

HSE资料截图
下一条:返回列表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