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新疆docx 2025年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新疆docx

2025年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新疆docx

  • HSE类别:
  • 文件大小:0.02MB
  • HSE编号:
  • HSE状态:
  • 更新时间:2025-09-03
  • 下载次数:
HSE资料简介

新疆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但同时,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是全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2024年,全区应急管理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践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理念,围绕“高效统筹、防范在先、科学救援、夯实基础”,切实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5年来,全区受灾人口、因灾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58.4%、56.4%和49.9%,有力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提供了坚实安全保障。 一、坚持高位推动,凝聚“统”的共识。一是强化统一领导的组织保障。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马兴瑞书记多次专题召开党委常委会,第一时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谋划顶层设计、全面系统部署。艾尔肯·吐尼亚孜主席指导建立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将“城乡抗震安居工程”纳入自治区十件民生实事,亲自抓、亲自督。两位党政主要领导以上率下、示范带动,玉苏甫江·麦麦提常委、副主席亲自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推动各级领导干部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二是完善统分结合的责任体系。整合设立自治区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出台议事协调机构工作规则、自然灾害防治责任规定,围绕自然灾害预防、救援、恢复全过程,明确57家部门单位137项职责,有效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综合优势和相关部门专业优势,实现统的主动、分的恰当,统出权威、分出高效。三是搭建统一高效的指挥枢纽。立足全域风险前端感知、智能分析研判、及时预警响应、科学指挥救援的功能需求,投入资金2.18亿元,加快推进应急指挥部建设,采用“一级建设、多级使用”模式,打破信息孤岛、整合数据资源,积极构建上下贯通、一体应对的大安全、大应急指挥中枢。自治区应急指挥部力争今年底投入运行,2027年底初步建成区—地—县三级应急指挥部体系。 二、坚持关口前移,织密“防”的网络。一是精准化风险普查摸清灾害底数。投入2.7亿元高标准完成风险普查任务,围绕灾害种类频次、区域人口密度、承灾体敏感性、救援资源配置等方面,汇聚1156万条空间位置和灾害属性信息,率先建成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评估39个高风险、66个高隐患区域,逐个制定风险防控措施,引导人口、设施、产业向更安全区域集中。二是精细化工程治理防御大震巨灾。新疆乌什县“1·23”7.1级地震,震级大、伤亡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区自2004年起持续实施抗震安居工程,累计建成农村安居房500多万套,基本实现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经受此次强震考验,灾区抗震安居房无一倒塌,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也启示我们,只有始终坚持以防为主,才能增加我们对抗突发重大灾害的底气,更加有力防范应对各类风险挑战。三是精确化预警响应防范灾害威胁。部署开展提升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三年行动,加快补齐监测覆盖不全、数据共享不畅、技术水平不高、信息发布不准、基层基础薄弱等五个方面的短板弱项。去年9月,首次搭建预警信息靶向发布平台,针对特定区域、特定人群发布橙色以上预警提示信息182万条,成功率达90%以上。9月11日,在应对和田地区民丰县因极端强降雨导致溃坝时,及时预警提示、落实响应措施,迅速组织危险区域2269名群众全员紧急转移,成功实现早预警、早研判、早处置。 三、坚持实战锤炼,提升“救”的能力。一是早准备。建立航空应急联动机制,重大以上事故灾害发生后,确保2.5小时内快速投送队伍、装备。建成南北疆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切实发挥就近调配、快速出动、高效救援功能。在基础薄弱的11个地州28个县市前置32.5万件区级物资,布局设立1291个乡、村物资储备点,为抢大险、救大灾提供坚实保障。二是勤演练。指导各地各领域模拟最复杂情况和最不利险情,突出“三断”条件下应急救援的重点难点,组织开展各类实战演练15万余次,提高了基层先期应急处置的能力水平。在部里指导下,圆满完成“应急天山·2024”抗震救灾实战化综合演练,检验了各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运行效能,磨砺了各类应急力量综合救援实战能力。三是快救援。去年年初,新疆阿勒泰地区暴雪导致多名群众被困,自治区立即部署、展开救援,30小时内清除80公里山区路段积雪,全力打通生命通道。协调新疆军区出动两架运输直升机前往灾区,运送生活急需用品、转运被困群众,以实战检验了统一指挥、快速反应、上下联动的工作成效。 四、坚持固本强基,筑牢“实”的底板。一是建强基层应急队伍。制定印发《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力量建设工作方案》,为基层增配编制87个,地、县两级领导班子新增专业干部64人,利用3年时间公开招录专业毕业生500名。依托高校专业资源优势,推进实施实战大练兵,全覆盖、多轮次培训干部7.1万余人次。通过增编扩员、专业赋能两条路径,有力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水平。二是加快国债项目建设。抢抓国家支持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升的窗口机遇,用好用足国债项目资金9.81亿元,在多灾易灾的12个地(州、市)配备中型无人机和救援平台,为700支应急救援队伍配备装备设施2.9万余台。去年12月底中央资金已全部支付完毕。三是深化专家帮扶指导。结合区域发展趋势、灾害形势、问题短板,邀请气象、地震、洪涝等领域国家级专家,对灾害风险突出、问题隐患集中的重点地州开展帮扶指导,“一地一策”提出整改提升意见建议,帮助排查治理风险隐患、帮带提升基层减灾能力、帮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HSE资料截图
下一条:返回列表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