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技术交底(72页)pptx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技术交底(72页)pptx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技术交底(72页)pptx

  • HSE类别:
  • 文件大小:8.89MB
  • HSE编号:
  • HSE状态:
  • 更新时间:2025-09-08
  • 下载次数:
HSE资料简介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 安全技术交底 2目 录一、引言3对高大支模的理解与界定: 建质〔2009〕87号文件中有关“模板支撑体系”的规定如下: A.搭设高度5m及以上;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0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15kN/m及以上;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 ——属于危险性较大工程,须编制专项方案 B.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 ——属于超过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工程,须编制专项方案并经专家组审查论证通过 注:上述第 B条内容即指“高大支模”概念。一、引言认识一下模板支撑体系模型45二、以往坍塌事故案例 近年来,因高大模板坍塌事故造成群死群伤的悲剧频繁发生。有效防止高大模板支撑坍塌是建设部及工程建设管理者极度重视的问题,保证高大模板的施工安全共性问题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防患于未然。6二、以往坍塌事故案例(一)昆明新机场高架桥垮塌事故 2010年1月3日下午2时,昆明新机场高架桥东引桥浇筑混凝土时,突然坍塌…… 事故导致7名工人死亡, 8人重伤, 26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616.75万元 。 7二、以往坍塌事故案例(二)安徽芜湖坍塌事故 2010年1月12日11点50分,安徽芜湖市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园配送中心混凝土浇筑时,支架突然坍塌,造成8人死亡,7人受伤。8二、以往坍塌事故案例(三)贵州福泉坍塌事故 2010年1月12日18时,贵州福泉市利森水泥厂浇筑混凝土时,模板支架突然坍塌,造成8人死亡,2人受伤。9(四)2011年10月8日,位于大连市旅顺口区的大连亿达蓝湾项目一在建地下车库发生模板坍塌事故,事故造成9人死亡,4人受伤。二、以往坍塌事故案例10 (五)2011年10月14日,位于大庆市高新区一在建锅炉除尘项目,发生模板支架坍塌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4人受伤。二、以往坍塌事故案例11 (六)2005年9月5日。北京西西工程当楼盖浇筑快接近完成时,从楼盖中部偏西南部位突然发生凹陷式坍塌,造成死亡8人、重伤21人。二、以往坍塌事故案例12二、以往坍塌事故案例(七)沪杭高铁坍塌事故 2010年1月21日中午,沪杭高铁嘉兴大桥段发生支架坍塌事故 ,造成1人重伤,2人轻伤。(8)武汉巴登城生态休闲旅游开发项目坍塌事故(无图)。 2020年1月5日下午该项目发生坍塌事故,造成6死,5伤。 13三、典型事故坍塌原因分析及结果1、第一种坍塌模式:模板支撑水平杆间隔设置1).水平杆间隔1根设置 典型事故——南京电视台2000.10.25模板坍塌事故2000年10月25日上午9时,正在浇筑混凝土的南京电视台演播大厅天顶正在浇筑混凝土时,模板支架突然坍塌,数十名施工人员瞬间被埋进了钢管和混凝土形成的“山包”中。 事故造成6人死亡,11人重伤,24人轻伤。 根据对残存钢管支架的检查,板下立杆间距为1.0×1.0m,梁下立杆为0.5×0.5m,梁下加密立杆未增加另一向水平杆,形成间隔1根设置双向水平杆。 事故调查结论: 1、坍塌主要原因:间隔1根设置水平杆。 有双向水平杆无另一方向水平杆14三、典型事故坍塌原因分析及结果 2、 底部均无扫地杆。 无扫地杆15三、典型事故坍塌原因分析及结果 3、相邻立杆接头在同一高度; 接头在同一高度16三、典型事故坍塌原因分析及结果 4、支撑水平杆未与周边的砼墙体固定,架子的晃动量大。未抵住周边的砼墙体17三、典型事故坍塌原因分析及结果2)、水平杆间隔2根设置 典型事故——南京江宁2004.09.01模板坍塌事故“9.01”南京江宁工地模板支撑整体坍塌,造成5人死亡,17人受伤。三、典型事故坍塌原因分析及结果18另一方向有水平杆无无有 调查坍塌的支撑,查出梁下立杆每步的双向水平杆间隔2根立杆设置。 三、典型事故坍塌原因分析及结果19缺水平杆缺水平杆 调查残存的支撑,梁下立杆每步的双向水平杆间隔2根立杆设置。 三、典型事故坍塌原因分析及结果20南京江宁“9.01”模板支架整体坍塌事故分析:[原因分析] (1)水平杆搭设 纵向每步均设置,总延 18根×13m×10步=2340m 横向每隔两根立杆设置,总延米 4根×17.2m×10步=688m (按每跨均设,总延米 13根×17.2m×10步=2236m) 经技术分析,该支模系统整体坍塌的直接原因为南北向水平杆仅为搭设所需用量的30%,造成有50%的立杆长细比过大,整体支承刚度严重不足而发生整体坍塌。 三、典型事故坍塌原因分析及结果21(2)构造处理 该支架搭设不规范,查看现场无扫地杆、无剪刀撑、未与东西向主体结构有效拉结,造成该高支模架承载能力下降。 (3)工程管理 无专项施工方案、无计算书、无专家论证、无书面交底、无搭设验收、总监未发浇筑令即浇筑混凝土、监理未要求整改、发现浇筑混凝土未要求停工。 [结论性意见] 这是一起模板支撑系统整体刚度严重不足而造成的失稳坍塌事故。 三、典型事故坍塌原因分析及结果22 典型事故——南京河西中央公园模板坍塌事故 2005年4月,南京河西中央公园地下室顶板浇筑混凝土时,模板支撑突然坍塌,死1人。2、第二种坍塌模式:支撑的每步水平杆单向交错设置三、典型事故坍塌原因分析及结果23 调查残存的支撑,水平杆设置不合理,数量少一半。 事故调查结论: 坍塌的主要原因是立杆间每步水平杆单向交错设置。三、典型事故坍塌原因分析及结果24 典型事故——南京江宁会所模板支架坍塌事故 2006年10月8日,南京江宁翠屏国际城会所模板支架整体坍塌300m2,死1人。3、第三种坍塌模式:立杆上水平钢管单向设置三、典型事故坍塌原因分析及结果25 事故调查结论: 坍塌的主要原因:水平杆几乎单项设置,支撑刚度严重不足。三、典型事故坍塌原因分析及结果264、第四种坍塌模式:排架顶部立杆悬臂端过长 典型事故——北京西西工程高大厅堂顶板支撑垮塌事故 2005年9月5日晚10点,北京西西工程4#地高大厅堂顶盖模板支架在浇注砼接近完成时,发生整体坍塌,造成死亡8人、伤21人的重 大伤亡事故。三、典型事故坍塌原因分析及结果27悬臂过长事故调查结论: 坍塌主要原因是:立杆最上端悬臂端过长。三、典型事故坍塌原因分析及结果28 根据有关试验,不同悬臂长度下支架整体稳定承载力极限值如下: 稳定承载力与悬臂长度间关系用可调托轴心受压2a三、典型事故坍塌原因分析及结果29 2004年1月15日,被南京人称之为标志性建筑之一的赛虹桥立交桥,在高架桥浇注混凝土桥面时,近百米的桥面突然发生整体坍塌,事故造成重伤4人,轻伤近20人,影响恶劣。 5、第五种坍塌模式:排架顶部水平杆扣件整体滑脱 典型事故——南京赛虹桥坍塌事故三、典型事故坍塌原因分析及结果30 事故调查结论: 坍塌的主要原因是:支撑模板的扣件抗滑力不够,扣件整体滑动引起坍塌。模板支撑坍塌现场三、典型事故坍塌原因分析及结果31现象1: 支撑底部无纵、横向扫地杆。 规范规定: 支撑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离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3、工地上支撑及脚手架搭设出现过的不规范现象无纵横扫地杆四、目前施工中存在的问题32立杆搭接四、目前施工中存在的问题33现象2:立杆采用搭接及立杆 立杆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不得采用搭接。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的钢管立柱错开固定于水平拉杆上。立杆固定在水平杆上现象3: 外脚手架搭设无防护栏杆、搭设高度不够。 规范规定: 脚手架立杆顶端须高出檐口1.5m、外侧须搭设防护栏杆。无防护栏杆搭设高度不够四、目前施工中存在的问题34现象4: 脚手架立杆间距过大,超出规定要求。 规范规定: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得超过2m。作业层端部无防护栏杆远大于2m四、目前施工中存在的问题35现象5: 支撑立杆悬空,地基未平整夯实。 规范规定: 支撑地基须平整夯实;遇管沟、设备基础等不能正常搭设时,必须采取加固措施。地基不牢 立杆悬空四、目前施工中存在的问题36现象6: 支撑立杆底座垫石块、地基不平整。 规范规定: 立杆底座宜采用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或14~16#槽钢。垫板不符要求四、目前施工中存在的问题37现象7: 剪刀撑未连续设置且未搭设到底或未到顶。 规范规定: 剪刀撑须在整个高度上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剪刀撑未到底四、目前施工中存在的问题38现象8: 底部积水,无排水措施。 规范规定: 搭设前,应平整场地,排水畅通,满足地基承载力。不平整场地、积水四、目前施工中存在的问题39现象9: 脚手架节点搭设错误。 规范规定: 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节点搭设错误四、目前施工中存在的问题40受力杆支撑在横杆上现象10: 高支撑受力杆搭在横杆上。四、目前施工中存在的问题41横向无剪刀撑,且没有与侧墙顶紧现象11: 无侧向剪刀撑、未顶住侧墙。四、目前施工中存在的问题42四、目前施工中存在的问题43现象11:立杆、水平杆的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四、目前施工中存在的问题44案例:水平横杆的接头方法不当,位置不当造成的整体拉脱现象。悬臂端过长现象12: 悬臂端过长。四、目前施工中存在的问题451、国家对高大模板的施工安全规定 (1) 建设部关于对危险性较大工程的两个管理文件: 2004年12月1日下发编号为(建质〔2004〕213号)文件: 《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审查办法》 2009年5月13日再次下发了(建质〔2009〕87号)文件: 《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建质〔2009〕87号文更加明确规定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及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范围及安全管理办法,其中第五条要求:施工单位应当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编制专项方案;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一)、掌握文件规定五、高大模板施工安全管理46(2)对高大支模的理解与界定: 建质〔2009〕87号文件中有关“模板支撑体系”的规定如下: A.搭设高度5m及以上;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0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15kN/m2及以上;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 ——属于危险性较大工程,须编制专项方案 B.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2及以上。 ——属于超过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工程,须编制专项方案并经专家组审查论证通过 注:上述第 B条内容即指“高大支模”概念。47五、高大模板施工安全管理(二)、引发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的管理原因 一是不顾安全的违规行为和不当决策与安排问题; 二是对大量存在的“习惯性安全隐患”熟识无赌的问题。 48五、高大模板施工安全管理(1)不顾安全的违规行为和不当决策与安排问题49五、高大模板施工安全管理“习惯性安全隐患"在支架坍塌事故中的常见表现 所谓“习惯性安全隐患”,就是长期存在于施工管理人员之中的、已变成习惯性做法、习以为常、熟识无睹的施工安全隐患表现。(2)“习惯性安全隐患”50五、高大模板施工安全管理“习惯性安全隐患"在支架坍塌事故中的常见表现51五、高大模板施工安全管理(三)、预防高大支模坍塌的安全技术控制点52五、高大模板施工安全管理预防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的安全技术控制点(续)53五、高大模板施工安全管理预防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的安全技术控制点(续)54五、高大模板施工安全管理1)支模方案概述清楚 ①支模区域部位、梁板参数交待清楚; ②采用何种支承方式需要交代清楚;(用可调顶托还是不用可调顶托) ③大梁下或厚板下基本排架尺寸交待清楚。 2)模板支架必须有 “三图” 平面图;(标明:横距、纵距、水平剪刀撑位置) 立面图;(标明:步高、垂直剪刀撑位置) 大梁下或厚板下局部支架节点详图。 3)必须有支模的计算书 突出排架的立杆稳定性计算。 4)编写应急预案 (四)、高大支模专项方案的编制要点55五、高大模板施工安全管理56《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程》(JGJ 162-2008)中剪刀撑的设置要求: (1)支撑高度H≤8m 在外侧周圈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10m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其宽度宜为4~6m,并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60°五、高大模板施工安全管理57《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程》(JGJ 162-2008)中剪刀撑的设置要求: (2)支撑高度8m

HSE资料截图
下一条:返回列表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