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上海市消防总队docx 2025年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上海市消防总队docx

2025年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上海市消防总队docx

  • HSE类别:
  • 文件大小:0.02MB
  • HSE编号:
  • HSE状态:
  • 更新时间:2025-10-13
  • 下载次数:
HSE资料简介

2023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上海时提出“全面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去年以来,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按照部党委、局党委以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围绕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以消防安全责任落实、风险防控、应急准备、科技赋能为着力点,加快推进消防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持续提升城市消防安全韧性,全力应对灾害事故“任性”,实现火灾“四项指数”同比下降,亡人数下降3成,高效处置8.76万起警情事故,以保障城市安全运行的实际行动,践行“两个至上”、做到“两个维护”。一、坚持责任驱动,汇聚消防治理协同力。在市应急局紧密协同支持下,依托安委会、消专委平台,推动各方履职尽责。一是党政统揽顶层设计。提请将消防安全常态纳入市委、市政府季度点评、政务督查内容,为全市党政领导安排“防范化解超大城市消防安全风险”专题授课。提请市政府修订《进一步加强城市公共消防安全工作的意见》,出台《火灾事故调查处理暂行办法》,编制《农村自建房消防管理要求》等12部地方标准。二是跨前促成部门联动。指导加强条线风险研判、开展专项督导整治、组织行业系统培训,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100家养老机构消防标准化管理全部达标。主动参与餐饮、商超等22个业态“一业一证”改革试点,以消防便民利企举措服务营商环境优化。三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将消防事项纳入市委“多格合一”、街镇行政事项清单、居村“社区云”平台,牵头化解住宅小区“堵塞疏散通道”高频事项,联合市委党建办组织4万名基层骨干开展消防专题培训。二、坚持问题导向,提升突出风险防范力。开展消防风险专项调研,全面辨识评估城市火灾风险的关键要素、强度分布和演化态势,针对性落实传统和新兴领域防范措施。一是持续“抓大”。针对“高低大化”等高危敏感场所,推动落实消防标准化管理和常态化评价机制,及时排查消除重大火灾隐患。二是着力“控小”。针对老旧小区、农村自建房、九小场所,强力推进“拆窗破网”和违规住人、搭建、用火、施工等“四违问题”整治,加大对老年人、外来务工等特定群体宣传提示,全市居民住宅、九小场所火灾同比下降12.7%,亡人数同比下降36.5%。三是全链“治难”。针对电动自行车、厂房仓库等“老大难”问题,协同抓好“一件事、全链条”综合治理。2024年,电动自行车火灾下降近5成,亡人数下降71.5%。四是靠前“防新”。针对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风险,先行联合头部企业、行业协会,开展火灾防控技术策略研究,健全完善消防管理制度,努力将问题治理在前端、风险化解在萌芽。三、坚持提质增效,强化事故灾害抵御力。在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一切向实战打赢聚焦用力。一是抓执勤训练改革。大力推行机关基层一体化训练、清单化达标式积分制训练、特勤轮值轮训,组织两级全勤指挥部和全市攻坚力量开展基地化轮训,常态开展真烟真火、实景实训,突出抓好血性胆气培育和作战行动安全。组建高层、地下、大型综合体、石化、新能源汽车、沉井式机械车库等6个灭火救援课题攻关组,探索构建专业化、研究型战训新模式。二是抓力量体系升级。依托政府重大工程和实事项目,年内新建4个标准站、10个小型站和150个社区微型消防站,全市纳入指挥调度体系站点达619个,抓紧抓实防消联勤,一体推进灭火救援、防火巡查、消防宣传、为民服务“四队合一”建设,有效缓解28个高警情站点压力(年均接警800起以上),加快形成“城区5分钟、郊区10分钟”灭火救援响应圈。相较2023年,国家队平均到场时间缩减1分6秒;火警平均控制和到场疏散人员时间缩减1分23秒;专职队、微站先期处置率达46.74%。三是抓指挥效能提升。制定《总(支)队机关坐班值守管理规定》,明确作战指挥长、调度指挥长、调度指挥员、防火值班员“四人小组”全天候坐班跟警,安排全市109名指挥骨干按居住地划片备勤响应。按照“预知、预调、预动”要求,第一时间调派特勤攻坚和战勤保障力量以及大跨距、远程供液等特种装备到场攻坚克难。四、坚持科技赋能,催生消防新质战斗力。发挥上海科技、人才、场景等创新资源优势,深化与上海消防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强化人才联教联训、课题联合攻关,加大前沿技术应用。一是立足于防,在全市3万平米以上商业综合体、一类高层公共建筑部署消防物联网建设,分类分级拓展联网范围,辅助提升重点单位远程监测和自主防范水平。依托“随申办政务云”系统,在全市乡镇(街道)和工业园区推广应用“消防排查信息平台”,并接入防消联勤系统,构建“建筑+单位”基础信息库,健全“发现+处置”闭环督改机制,实现“日常+专项”可持续治理。目前,“排查平台”已上账“三类场所”和厂房仓库建筑信息19.55万条,录入排查信息25.72万条,完成闭环整改13.26万条。二是立足于救,研发“透明战场”消防救援指挥平台,接入防汛防台、危化品运输等10余个平台近18亿条数据,开展高风险场所基础数据普查上图,实现到场力量、水源、社区人口等作战要素“一张图”展示。在全市布点无人机174架、机巢17个,实现“接警同步起飞、自动巡航到场、画面提前回传”,并在实战中发挥射点指引、态势感知和辅助指挥作用。将消防信号覆盖纳入高层、地下等新建工程通信技术标准,试点“消火栓随申码”数字场景应用,实现建、管、用闭环管理。三是立足于管,搭建火焰蓝党建云平台,打造一键式“温暖红门”服务程序,布设“绿色上网”营区智能Wi-Fi,升级用好队伍“一网统管”信息系统,年均预警处置潜在风险近2000个,助力拓展队伍管理教育成效。

HSE资料截图
下一条:返回列表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