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培训课件丨47页pptx
- HSE类别:
- 文件大小:22.57MB
- HSE编号:
- HSE状态:
- 更新时间:2025-10-27
- 下载次数:次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培训课件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产品部件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使用步骤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技术要求特种作业安全注意事项前言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是一种自给开放式空气呼吸器,主要适用于消防、化工、船舶、石油、冶炼、厂矿等处,使消防员或抢险救护人员能够在充满浓烟、毒气、蒸汽或缺氧的恶劣环境下安全地进行灭火、抢险救灾和救护工作。 前言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配有视野广阔、明亮、气密良好的全面罩,供气装置配有体积较小、重量轻、性能稳定的新型供气阀;选用高强度背板和安全系数较高的优质高压气瓶;减压阀装置装有残气报警器,在规定气瓶压力范围内,可向佩戴者发出声响信号,提醒使用人员及时撤离现场。前言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是使用压缩空气的带气源的呼吸器,它依靠使用者背负的气瓶供给空气。气瓶中高压压缩空气被高压减压阀降为中压,然后通过需求阀进入呼吸面罩,并保持一个可自由呼吸的压力 无论呼吸速度如何,通过需求阀的空气在面罩内始终保持轻微的正压,阻止外部空气进入。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产品部件产品部件 为大视野面窗,面窗镜片采用聚碳酸酯材料,具有透明度高、耐磨性强、具有防雾功能,网状头罩式佩戴方式,佩戴舒适、方便,胶体采用硅胶,无毒、无味、无剌激,气密性能好 面 罩正压式呼吸器的机构基本相同,主要由12个部件组成,现将各部件的特点介绍如下 :产品部件 为铝内胆碳纤维全缠绕复合气瓶,工作压力30MPa,具有质量轻、强度高、安全性能好,瓶阀具有高压安全防护装置。 气瓶 瓶带卡为一快速凸轮锁紧机构,并保证瓶带始终处于一闭环状态。气瓶不会出现翻转现象。瓶带组产品部件肩带 由阻燃聚酯织物制成,背带采用双侧可调结构,使重量落于腰胯部位,减轻肩带对胸部的压迫,使呼吸顺畅。并在肩带上设有宽大弹性衬垫,减轻对肩的压迫 产品部件报警哨压力表 置于胸前,报警声易于分辩,体积小、重量轻 。大表盘、具有夜视功能,配有橡胶保护罩。 压力表视窗应采用在破裂时不产生碎片的材料制造。产品部件气瓶阀减压器具有高压安全装置,开启力矩小体积小、流量大、输出压力稳定 产品部件由碳纤维复合材料注塑成型,具有阻燃及防静电功能。卡扣锁紧、易于调节。背托腰带组产品部件快速接供给阀小巧、可单手操作、有锁紧防脱功能。 结构简单、功能性强、输出流量大、具有旁路输出、体积小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技术要求技术要求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的型号、系列,、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气瓶公称工作压力为 30MPa的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 本标准不适用于氧气呼吸器、潜水呼吸器、负压式空气呼吸器和逃生用空气呼吸器技术要求5.3 材料要求 5.3.1 阻燃性能 5.3.1.1 背具、背具带、带扣和气瓶防护套在阻燃性能试验后,不应出现熔融现象,且续燃时间不应大于5 s。 5.3.1.2 全面罩、中压导气管和供气阀在阻燃性能试验后,续燃时间不应大于5s,且仍应符合5.5的规定。 5.3.2 抗热老化性能 非金属材料经热老化试验后应符合5.5 5.19.2 5.20.3的规定。 技术要求5.4 佩戴质量 呼吸器的佩戴质量不应大于18kg(气瓶压力 30 MPa 时)。 5.5 整机气密性能 呼吸器在气密性能试验后,其压力表的压力指示值在1min内的下降不应大于2MPa。 5.6 动态呼吸阻力 5.6.1 在30MPa~2MPa范围内,以呼吸频率40 次/min,呼吸流量100L/min呼吸,呼吸器的全面罩内应始终保持正压,且吸气阻力不应大于500Pa,呼气阻力不应大于1000 Pa。 5.6.2 在2MPa~1MPa范围内,以呼吸频率25 次/min,呼吸流量50L/min 呼吸,呼吸器的全面罩内应保持正压,且吸气阻力不应大于500Pa,呼气阻力不应大于 700 Pa。 技术要求5.7 耐高温性能 5.7.1 呼吸器在高温试验后,各零部件应无异常变形、粘连、脱胶等现象 5.7.2 以呼吸频率 40次/min,呼吸流量100L/min呼吸,呼吸器的全面罩内应保持正压,且呼气阻力不应大于 1 000 Pa。 5.8 耐低温性能 5.8.1 呼吸器在低温试验后,各零部件应无开裂、异常收缩、发脆等现象。 5.8.2 以呼吸频率25次/min,呼吸流量50L/min呼吸,呼吸器的全面罩内应保持正压,且呼气阻力不应大于 1 000 Pa。 技术要求 5.9 耐辐射热性能 全面罩、供气阀、中压导气管在耐辐射热性能试验后,应符合5.5、5.6.1的规定 5.10 静态压力 静态压力不应大于500Pa,且不应大于排气阀的开启压力技术要求5.11 警报器性能 5.11.1 气动警报器 5.11.1.1 报警压力、声响时间、声强、声响频率 当气瓶压力下降至(5.5±0.5)MPa时,警报器应发出连续声响警报或间歇声响警报。连续声响警报至少应以 90 dB(A)的声强持续15s。间歇声响警报不应少于60s,其声强峰值不应小于 90 dB(A).声响频率范围应在2000Hz~4000Hz之间。之后,警报器应继续报警,直至气瓶压力降至1MPa为止。 5.11.1.2 平均耗气量 从警报启动至气瓶压力降至1MPa为止,警报器平均耗气量不应大于5L/min。 5.11.2 电子警报器 电子警报器的报警压力、声响时间、声强、声响频率应符合5.11.1.1的规定 技术要求5.12 全面罩性能 5.12.1 一般要求 头带或头罩应能根据佩戴者头部的需要自由调整,密合框应与佩戴者面部密合良好,无明显压痛感。带有眼镜支架时,连接应可靠,无明显晃动感。视窗不应产生视觉变形现象。 5.12.2 视野 总视野保留率不应小于70%,双目视野保留率不应小于55%,下方视野不应小于 35°。 5.12.3 镜片的透光率 镜片的透光率不应小于85%。 5.12.4 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吸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按体积比)不应大于1%。技术要求5.13 减压器性能 5.13.1 在30MPa~2MPa范围内,减压器输出压力应在设计值范围内。 5.13.2减压器输出压力调整部分应设置锁紧装置。 5.13.3减压器输出端应设置安全阀,安全阀性能应符合5.14的规定。 5.14 安全阀性能 5.14.1 安全阀的开启压力与全排气压力应在减压器输出压力最大设计值110%~170%范围内。 5.14.2 安全阀的关闭压力不应小于减压器输出压力最大设计值。 5.15 供气阀性能供气阀应设置自动正压机构。技术要求5.16 压力表 5.16.1 指针式压力表 5.16.1.1 一般要求 压力表的外壳应橡胶防护套,量程的最低值为0,最高值不应小于35MPa,精度不应低于1.6级,最小分格值不应于1Pa,在暗淡或黑暗的环境下应能读出压力指示值。 5.16.1.2 防水性能 经24h水下1m的浸泡后,压力表内不应有水。 5.16.1.3 漏气 当从呼吸器上拆下压力表和连接管后,在 20 MPa 压力下的漏气量不应大于 25 L/min 。 技术要求5.17 压力平视显示装置 5.17.1 一般要求 压力平视显示装置可采用无线或有线连接。压力平视显示装置不应妨碍佩戴者的视线和头部的转动,且无论头部是否摆动,佩戴者都应看到工ED的工作状态 5.17.2 显示方式压力平视显示装置应采用LED显示方式, 当气瓶压力在30MPa~10MPa时,绿灯常亮; 当气瓶压力在10MPa~6MPa时,黄灯常亮; 当气瓶压力在6MPa以下时,红灯一直闪亮; 当压力平视显示装置的电源处于低电压时,黄灯一直闪亮; 当发射装置与显示装置配对时,蓝灯一直闪亮;当配对成功后,蓝灯应熄灭。 技术要求5.17.3 发射装置与显示装置的配对 当采用无线连接时,发射装置与显示装置的配对应具有唯一性。 5.17.4连接线与显示装置端、压力传感器端的连接强度 当采用有线连接时,连接线与显示装置端、压力传感器端在承受(156±9)N轴向拉力时,压力平视显示装置应正常工作。 5.17.5 低电压状态下的工作时间 压力平视显示装置的电源自低电压警报灯闪亮起,供电容量应能维持压力平视显示装置在绿灯常亮工作状态下至少2h。 5.18 连接强度 全面罩接头与供气阀、供气阀与中压导气管、输入接头与输出接头之间的连接强度不应小于250 N。技术要求5.19 高压部件强度 5.19.1 金属高压部件强度 金属高压部件经气瓶公称工作压力的1.5倍水压试验后,应无渗漏和异常变形。 5.19.2 非金属高压部件强度 非金属高压部件经气瓶公称工作压力的2倍水压试验后,应无渗漏和异常变形。 技术要求5.20 中压导气管 5.20.1 一般要求 中压导气管不应妨碍佩戴者工作和头部自由活动,且不应干扰供气阀同面罩的连接。5.20.2 中压导气管耐挤压性能 中压导气管经挤压试验后,空气流量的降低不应大于10%。试验结束5min后,应无可观察到的扭曲。 5.20.3 中压导气管强度 中压导气管经压力试验后,应无漏气和异常变形。技术要求5.21 快插接头 5.21.2 输入接头 输人接头与输出接头的连接应方便、可靠,连接后不应产生漏气现象,并能自锁。技术要求5.23 气瓶瓶阀 5.23.1 一般要求 气瓶瓶阀的开启方向为逆时针气瓶瓶阀在开启 后应保证不会被无意关闭,如气瓶瓶阀开启后不可锁 定,那么开启手轮应至少旋转两周才能达到关闭状态 5.23.2 安全膜片爆破压力 气瓶瓶阀上应设置安全膜片,其爆破压为应为37MPa~45MPa。 5.23.3 输出端的尺寸 气瓶瓶阀的输出端螺纹为内螺纹,螺纹尺寸为G5/8,螺纹长度不应小18 mm,气瓶瓶阀的其他尺寸应符合图2的规定。检验规则7.1 出厂检验 7.1.1 产品须经制造商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产品合格证方准出 7.2 型式检验 7.2.1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产品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鉴定; b)正式生产后,产品结构、材料、生产工艺有较大改变时; c )产品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d)强制性准入制度有要求时; e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依法提出要求时。贮存 8.4 贮存 呼吸器应在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的贮存室中存放,产品在贮存时应装入包装箱内,避免阳光长时间的曝晒,不得与油、酸、碱或其他对产品有腐蚀性的物质一起贮存,严禁重压。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使用步骤使用步骤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检查佩戴使用方法开箱检查正确佩戴12使用步骤1、开箱检查看面罩玻璃是否清晰完好:无划痕、无裂痕或者是模糊不清; 系带完好,不缺,不断; 呼吸道畅通;戴好面罩,用手掌捂住呼吸道,看是否密封不透气,无“咝咝”的响声 。检查面罩使用步骤检查肩带、腰带腰带组、卡扣必须完好无损。 边检查边调整肩带、腰带长短(根据本人身体调整长短) 。使用步骤检查气瓶的气密性 气瓶固定在背托上牢靠; 各压力表、管线连接紧固,不松动不漏气,打开和关闭瓶阀,在一分钟内压力的下降≤2MPa ; 工作压力30Mpa,最小应为28 Mpa。使用步骤检查报警装置检查压力表是否回零; 检查气瓶压力:开气瓶阀,压力低于28Mpa不能使用; 检查报警哨:关闭气瓶阀,按下供需阀的BY-PASS(黄色扭) 按扭,慢慢放气,观察压力表,低于5Mpa时(红色区)报警哨响,说明正常; 如果报警哨不发声或不在规定范围内,必须维修才能使用。因佩戴好后,无法检测气瓶压力是否够用,靠报警器哨声提醒气瓶压力大小。使用步骤使用步骤面罩佩戴 将面罩长系带带好,一只手托住面罩将面罩口鼻罩与脸部完全贴合,另一只手将头带后拉罩住头部,收紧头带,收紧程度以既要保证气密又感觉舒适、无明显的压痛为宜。必须正确佩戴面罩,确保有效:蓄有鬓须、佩戴眼镜、面部形状或刀疤以致无法保证面罩气密性的不得使用呼吸器 2、正确佩戴 (普遍使用的方法)使用步骤面罩佩戴检查面罩的气密性:用手掌封住供气阀快速接气处吸气,如果感到无法呼吸且面罩充分贴合则说明密封良好。 用户必须检查气密性。2、正确佩戴 (普遍使用的方法)使用步骤连接供需阀将气瓶阀开到底,,报警哨应有一次短暂的发声。同时看压力表,检查充气压力。 将供需阀接口与面罩连接。 进行2~3次深呼吸,感觉舒畅。 说明一切正常。 完成以上步骤即可正常呼吸。2、正确佩戴 (普遍使用的方法)使用步骤到达安全区域后,拔开快速接头;关闭气瓶开关; 将面罩系带卡子松开,摘下面罩; 先松腰带,再松肩带,从身上卸下呼吸器。 按下快速接头上的黄色扭,排空管路空气,压力表指针回零。 脱卸呼吸器2、正确佩戴 (普遍使用的方法)使用步骤装箱不能把呼吸器随意放到地上,否则会对呼吸器造成损害。 使用完后要把呼吸器装到专用的箱子内,保管好。2、正确佩戴 (普遍使用的方法)使用步骤使用中注意事项使用前必须按照要求检测呼吸器是否正常,否者将有可能导致使用者的生命危险。 工作过程中时刻关注压力表变化,当报警哨开始鸣叫必须马上撤离到安全区域,否则将有生命危险。 要求检查、佩戴、装箱在3分钟内完成,按顺序在30秒内完成佩戴。 正压式呼吸器佩戴顺口溜:一看压力,二听哨,三背气瓶,四戴罩。瓶阀朝下,底朝上;面罩松紧要正好,开总阀、插气管,呼吸顺畅抢分秒。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日常维护日常维护符合压缩空气瓶的国家标准;气瓶上要有授权部门的鉴定和日期;空气质量、气瓶干燥、气瓶充气符合标准。去污、消毒、清洗、干燥要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操作。每次清洗和调换关键零件后的呼吸器必须进行检测。 (3年)要定期进行常规检查,确保随时都可以安全使用。气瓶 充气呼吸器 维护检测日常 检查感谢观看
-
最新《危险化学品目录(2022调整版)》pdf 2025-10-27
-
GB 55023-2022施工脚手架通用规范pdf 2025-10-27
-
GB 50160-2008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2018年版)pdf 2025-10-27
-
GB 50251-2015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pdf 2025-10-27
-
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五懂五会五能应知应会手册pdf 2025-10-27
-
GB 50016-2014(2018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清版)pdf 2025-10-27
-
安全吹哨人管理制度docx 2025-10-27
-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GB_T 33000-2016pdf 2025-10-27
-
GB 9448-1999 焊接与切割安全doc 2025-10-27
-
GB-T 6441-19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pdf 2025-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