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福利机构事故隐患判定解读pptx
- HSE类别:
- 文件大小:7.69MB
- HSE编号:
- HSE状态:
- 更新时间:2025-11-14
- 下载次数:次
儿童福利机构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民办发〔2024〕14号)解读目录壹制定背景与目的贰重大事故隐患分类叁房屋建筑重大事故隐患肆设施设备重大事故隐患伍相关资质不符合法定要求目录陆日常管理重大事故隐患柒其他重大事故隐患制定背景与目的第一章制定依据该法是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的基本法律,为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全面的法律框架。儿童福利机构作为保障儿童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其安全生产工作也必须遵循此法律,本判定标准的制定以此为重要依据,确保机构在各个方面符合安全生产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对消防设施的配置、消防检查、火灾预防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儿童福利机构人员密集且儿童自我保护能力较弱,消防安全至关重要。判定标准依据消防法,对机构的消防相关隐患进行判定,保障儿童免受火灾威胁。《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此办法专门针对儿童福利机构的管理进行规范,涵盖了机构的运营、服务、安全等多个方面。判定标准结合该办法,从儿童福利机构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出发,精准判定重大事故隐患,为机构的安全管理提供具体指导。《儿童福利机构管理办法》制定依据除上述法律法规外,还有一系列相关的行业标准和规范。这些标准和规范进一步细化了安全生产、消防等方面的要求,判定标准综合考虑这些标准,使隐患判定更加科学、全面,确保儿童福利机构的安全运营。其他有关标准目的阐述本判定标准为儿童福利机构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明确的依据。通过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能够系统、全面地对机构的房屋建筑、设施设备、日常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检查,准确找出可能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科学排查隐患一旦发现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有助于相关人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例如,对于经鉴定属于C级、D级危房的情况,能够及时安排修缮或搬迁,避免事故的发生,保障儿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及时消除隐患儿童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儿童福利机构承担着保障儿童生活和成长的重要责任。制定本判定标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科学排查和及时消除重大事故隐患,为儿童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保障儿童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分类第二章总体分类介绍包括使用未取得生产许可、检验不合格或国家明令禁止、淘汰、报废的特种设备;未按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未在燃气使用区域配备相关报警、切断装置;设施设备不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设施设备重大事故隐患有未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落实责任制;未落实24小时值班巡查和日常防火检查,或对安全问题未整改;未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未制定应急预案或组织应急演练;明火作业未办理动火审批手续。日常管理重大事故隐患涵盖选址不符合规定,如未与危险品场所保持安全距离或处于自然灾害高风险区;经鉴定为C级、D级危房;未进行建设工程消防审验(备案)且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违规使用易燃可燃材料等情况。房屋建筑重大事故隐患涉及委托无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建筑施工企业、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或人员进行建筑施工、线路设计敷设、消防设施维护检测等;使用无相应资格人员担任特种作业、消防控制室值班、接送儿童车辆驾驶等工作。相关资质不符合法定要求总体分类介绍包含儿童用房楼层位置不符合消防标准;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被占用;设门禁的疏散门未装紧急开启装置或门窗有影响救援的障碍物;擅自关闭、占用或破坏安全相关设施设备。其他重大事故隐患房屋建筑重大事故隐患第三章选址问题儿童福利机构选址若未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场所保持安全距离,会使儿童面临极大的安全风险。例如,某儿童福利机构附近有一家化工原料仓库,曾因仓库泄漏导致福利机构内多名儿童出现身体不适症状。若机构设置在自然资源等部门判定存在重大自然灾害高风险区域内,如地震带、洪水泛滥区等,一旦灾害发生,儿童的生命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像在某洪水多发地区的儿童福利机构,曾因洪水来袭,造成机构内设施严重损坏,儿童紧急转移。未与危险品场所保持安全距离设置在重大自然灾害高风险区域危房鉴定情况C级危房是指部分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现险情,构成局部危房。如墙体出现明显裂缝、倾斜等情况,会影响房屋的稳定性,对儿童安全有一定潜在威胁。C级危房判定标准01D级危房是指承重结构承载力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例如房屋主体结构严重损坏,随时有倒塌的可能,儿童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极其危险。D级危房判定标准02C级、D级危房随时可能发生坍塌等事故,危及儿童的生命安全。据统计,因居住在危房中导致儿童伤亡的事件时有发生,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危房问题。C级、D级危房的危害03消防审验问题部分儿童福利机构未进行建设工程消防审验(备案),这是严重违反规定的行为。例如一些新建或改建的机构,为了节省时间和成本,跳过了消防审验环节。未进行消防审验(备案)情况经负有消防监管职责的部门检查或者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估判定,这些未进行消防审验的机构往往不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如消防通道狭窄、消防设施配备不足等。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规定一旦发生火灾等事故,由于不符合消防标准,救援工作将难以开展,会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某未通过消防审验的儿童福利机构发生火灾,因消防设施不完善,造成多名儿童受伤。后果易燃可燃材料使用违规使用易燃可燃材料作为建筑构件,会降低建筑物的耐火性能。一旦发生火灾,建筑构件容易燃烧坍塌,使火灾迅速蔓延,增加救援难度和人员伤亡风险。作为建筑构件使用的隐患将易燃可燃材料用于建筑材料,如外墙保温材料等,在火灾发生时会加速火势的发展,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对儿童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作为建筑材料使用的隐患室内装修、装饰材料若采用易燃可燃材料,火灾发生时会迅速燃烧,产生的烟雾和热气会使人视线受阻、呼吸困难,不利于儿童疏散逃生。作为室内装修、装饰材料使用的隐患设施设备重大事故隐患第四章特种设备问题使用未取得生产许可的电梯、锅炉等特种设备,这类设备在生产环节缺乏必要监管,质量难以保证。例如,某儿童福利机构使用了未取得生产许可的小型锅炉,运行中出现故障,险些酿成事故。未取得生产许可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如部分儿童福利机构的电梯未经定期检验,可能出现运行不稳定、门系统故障等问题,威胁儿童和工作人员安全。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淘汰、已经报废的特种设备,其性能和安全性无法满足要求。曾有机构使用已报废的电梯,因部件老化导致轿厢坠落,造成严重后果。国家明令禁止、淘汰、已报废消防设施配置未按国家有关标准配置消防栓,在火灾发生时无法及时提供充足水源灭火。一些儿童福利机构建筑内消防栓数量不足或布局不合理,影响灭火效率。消防栓缺失灭火器是初期火灾扑救的重要工具,若数量不足或类型不匹配,将延误灭火时机。部分机构每层楼仅配备少量灭火器,且未针对不同类型火灾配置相应灭火器。灭火器不足即使配置了消防设施,但设施老化损坏未及时更换,也形同虚设。如某机构的消防栓阀门生锈无法打开,灭火器压力不足等情况,严重影响消防设施正常使用。设施老化损坏燃气装置配备未按规定在使用燃气的厨房、浴室等区域配备可燃气体报警装置,无法及时发现燃气泄漏情况。一旦燃气泄漏积聚达到一定浓度,遇明火极易引发爆炸。可燃气体报警装置缺失即使安装了可燃气体报警和燃气紧急切断装置,但装置出现故障未及时维护,也无法发挥作用。如某机构的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因电池没电而失效,未能及时发现燃气泄漏。装置故障未维护燃气紧急切断装置能在燃气泄漏时自动切断气源,降低安全风险。部分儿童福利机构未安装该装置,增加了燃气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燃气紧急切断装置未安装设施设备评估消防部门在检查中发现部分儿童福利机构的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等设施设备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如电线私拉乱接、燃气管道老化等问题,易引发火灾。消防部门检查判定1燃气管理部门检查时,发现一些机构的燃气用具存在质量问题或安装不规范。例如,燃气热水器未按规定安装排烟管道,导致室内一氧化碳积聚。燃气管理部门检查判定2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估发现,部分机构的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等设施设备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要求。如某机构的配电箱未接地,存在触电风险。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估判定3相关资质不符合法定要求第五章建筑施工委托违规行为界定委托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建筑施工企业从事建筑施工活动,属于违反《儿童福利机构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的行为。0102潜在风险此类企业可能缺乏必要的安全管理体系和保障措施,易导致施工过程中发生坍塌、坠落等事故,威胁儿童和工作人员安全。03案例警示某地曾有儿童福利机构委托无安全生产许可证企业施工,结果发生墙体倒塌事故,造成人员受伤和财产损失。线路设计敷设委托01电器线路、燃气管路的设计、敷设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或人员才能确保施工符合安全标准。02不具备资质的机构或人员施工,可能出现线路短路、燃气泄漏等问题,引发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03某儿童福利机构因委托无资质人员敷设电器线路,导致线路过热引发火灾,造成严重损失。资质要求重要性不规范施工后果实际案例消防服务委托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消防安全评估需要专业的知识和设备,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和人员才能准确发现和解决消防隐患。专业服务的必要性01委托不具备资质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可能无法及时发现消防设施故障或安全漏洞,在火灾发生时无法有效发挥作用。非专业服务隐患02某儿童福利机构委托无资质机构进行消防评估,未发现消防栓故障,火灾发生时无法正常供水,延误救援时机。典型事例03特种作业人员资格未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进行动火作业,缺乏对火灾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措施,易引发火灾事故。如无证人员违规动火,可能导致易燃物起火。动火作业电工作业需要专业技能和安全知识,无证人员操作可能导致触电、短路等事故,威胁儿童和工作人员生命安全。电工作业电梯作业涉及特种设备安全,未取得资格的人员进行维护、检修等操作,可能导致电梯故障,危及乘客安全。电梯作业锅炉作业具有一定危险性,无证人员操作可能引发爆炸、泄漏等事故,对儿童福利机构造成严重破坏。锅炉作业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资格相关案例专业能力要求0103某场所因无证人员值班,未能及时发现火灾报警信号,导致火势扩大,造成重大损失。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消防知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取得相应资格才能胜任工作。02使用未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担任值班人员,可能无法及时准确处理火灾报警信息,延误救援时机,导致火灾蔓延。无证值班风险车辆驾驶员资格取得相应驾驶车型资格的驾驶员,经过专业培训,具备安全驾驶技能和知识,能保障接送儿童过程中的安全。安全驾驶保障使用未取得相应驾驶车型资格的人员担任驾驶员,可能因操作不熟练、违反交通规则等引发交通事故,危及儿童生命安全。无证驾驶隐患曾有儿童接送车辆因驾驶员无证驾驶,发生严重交通事故,造成多名儿童受伤。事故教训日常管理重大事故隐患第六章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落实,各岗位人员不清楚自身安全职责,一旦发生事故,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影响救援和处理效率。责任制未落实部分儿童福利机构未建立消防管理制度,如未明确消防设施维护责任人、未制定消防检查流程等,这使得消防工作无章可循,增加了火灾发生的风险。消防制度缺失一些机构没有制定应急管理制度,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无法迅速响应和处理,可能导致事故后果扩大,严重威胁儿童的生命安全。应急制度空白值班巡查落实对于巡查检查发现的突出安全问题,部分机构未予以整改,如消防通道堵塞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一旦发生火灾,将严重影响人员疏散。问题整改不力一些机构未进行日常防火巡查检查,不能及时发现消防设施损坏、易燃物品堆积等问题,增加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日常防火巡查缺位部分儿童福利机构未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在夜间等时段可能无人监管,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突发安全问题,给机构安全带来极大隐患。24小时值班缺失安全教育培训部分儿童福利机构未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可能一年仅开展一两次,甚至更少,导致工作人员和儿童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频率不足由于培训方式不当等原因,部分机构的安全教育培训效果不佳,工作人员和儿童对培训内容理解不深、掌握不牢,难以在实际中运用。培训效果不佳一些机构的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单一,只侧重于某一方面的安全知识,如仅进行火灾逃生培训,而忽略了其他安全问题,无法全面提升人员的安全素养。培训内容单一应急预案与演练部分儿童福利机构未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面对地震、火灾、疫情等突发事件时,无法迅速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可能导致混乱和损失扩大。预案制定缺失一些机构虽有应急预案,但未定期组织安全应急演练,可能一年只进行一次甚至不进行演练,工作人员和儿童对应急预案不熟悉,在实际事故发生时难以有效应对。演练频率不够部分机构的安全应急演练形式化,缺乏实战性,演练过程中存在人员不认真、流程不规范等问题,无法真正检验和提升应急能力。演练效果不佳动火审批手续部分儿童福利机构工作人员动火审批意识淡薄,在进行电焊等明火作业时,未意识到需要办理动火审批手续,随意进行作业,增加了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风险。审批意识淡薄01一些机构因施工等特殊情况需要进行明火作业时,未按规定办理动火审批手续就擅自施工,这种违规作业行为可能引发火灾等严重后果。违规作业频发02部分机构对动火作业监管不到位,没有严格审查动火作业人员资质和作业条件,也未对作业过程进行有效监督,使得动火作业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监管不到位03其他重大事故隐患第七章儿童用房楼层位置若儿童用房设置在过高楼层,如超出国家规定的层数,在紧急情况下不利于儿童快速疏散。例如规定儿童用房宜设置在一、二、三层,若设置在四层及以上则不符合标准。儿童用房与避难层的距离应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若距离过远,发生火灾等事故时儿童难以在短时间内到达安全区域。楼层高度不符与避难层距离不当疏散通道与出口部分儿童福利机构可能存在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堆放杂物的情况,如堆积废弃物品、闲置家具等,严重影响人员疏散。据统计,此类情况在一些安全事故中占比达30%。杂物堆积占用有的机构为了管理方便,擅自将部分安全出口封闭,导致在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路线减少,增加了安全风险。违规封闭出口在机构周边,可能存在车辆乱停乱放堵塞疏散通道的现象,一旦发生事故,消防车等救援车辆无法及时进入。车辆堵塞通道门禁与障碍物门禁无紧急开启装置设门禁装置的疏散门若未安装紧急开启装置,在紧急情况下人员无法迅速打开门逃生,可能导致严重后果。0102门窗铁栅栏难开启一些儿童福利机构在门窗上设置了铁栅栏等障碍物,且不能保证在紧急情况时及时开启,阻碍了人员逃生和救援工作的开展。03障碍物影响视线部分障碍物不仅影响逃生,还会遮挡救援人员的视线,使他们难以及时发现被困人员。设施设备破坏未经批准擅自关闭监控设备,会使管理人员无法实时掌握机构内的情况,在发生事故时不能及时采取措施。监控设备关闭1破坏报警装置,如烟雾报警器、燃气报警器等,会导致在危险发生时无法及时发出警报,延误救援时机。报警装置损坏2占用防护、疏散等设施设备,如消防通道被占用、疏散指示标志被遮挡等,会影响人员的疏散和救援工作。防护疏散设施占用3谢谢
-
最新《危险化学品目录(2022调整版)》pdf 2025-11-14
-
GB 55023-2022施工脚手架通用规范pdf 2025-11-14
-
GB 50160-2008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2018年版)pdf 2025-11-14
-
GB 50251-2015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pdf 2025-11-14
-
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五懂五会五能应知应会手册pdf 2025-11-14
-
GB 50016-2014(2018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清版)pdf 2025-11-14
-
安全吹哨人管理制度docx 2025-11-14
-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GB_T 33000-2016pdf 2025-11-14
-
GB 9448-1999 焊接与切割安全doc 2025-11-14
-
GB-T 6441-19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pdf 2025-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