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电气培训pptx 防爆电气培训pptx

防爆电气培训pptx

  • HSE类别:
  • 文件大小:10.65MB
  • HSE编号:
  • HSE状态:
  • 更新时间:2025-11-25
  • 下载次数:
HSE资料简介

防爆电气培训目 录基础知识(分类、概念)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检查维护第2页防爆电气原理国家防爆电气标准法律法规常见问题及分析3防爆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生产领域。据统计: - 在石油开采现场和精炼厂约有60-80%属爆炸性危险场所; - 在化学工业中,约有80%以上的生产车间属爆炸性危险场所。4常见防爆设备: 5防爆产品质量直接影响生产安全,世界大多数国家或地区都将防爆产品认证纳入强制管理(如,北美、欧洲)。 中国对防爆产品实行强制管理和认证。6认证,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定义,是指由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证明一个组织的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标准、技术规范(TS)或其强制性要求的合格评定活动。 7中国的防爆认证管理制度防爆产品 使用监督防爆产品监督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11.01) -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04.01.13)条例规定: 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企业实施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 涉及爆炸危险的工程项目,要求接受专业防爆检查机构的防爆安全评价与验收。 重点验证工程项目中使用产品防爆合格证书的有效性、核查认证防爆产品的符合性、设备选型适宜性和设备安装的正确性,并最终确认整个工程项目是否符合“电气整体防爆”。8中国的防爆认证管理制度9中国的防爆认证管理制度10中国的防爆认证管理制度11世界主要防爆标准系列12防爆GB 标准简介13GB 标准简介14    进口的防爆设备必须取得中国的防爆合格证方能在中国市场上销售和使用。 目 录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检查维护第15页防爆电气原理国家防爆电气标准法律法规常见问题及分析基础知识(分类、概念)安全原理和场所分类一)安全原理 加工或储存可燃性物质的成套设备设计、操作和维护应使任何可燃性物质的释放和形成的危险场所的范围无论是在正常运行条件或其他条件下都保持最小,同时考虑释放的频度,持续时间和数量。 在除正常操作外的维护工作中,可能会影响区域范围,但是,预计这只涉及允许工作系统的旁边。 遇到紧急情况时,应依靠隔离不合适的电气设备、停止加工、隔离加工容器、抑制泄漏等措施,如果可能,应采取辅助的紧急通风措施。 安全原理和场所分类在存在有爆炸性气体环境的情况下,应采取下列措施: a)消除点燃源周围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可能性,或 b)消除点燃源。 如果不可能,应选择一些预防措施,如工艺设备、系统和程序使a)和b)共同存在的可能性减小到允许的程度。 安全原理和场所分类二)场所分类的目的 场所分类是对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场所进行分析和分类的一种方法,来正确选择和安装危险场所中的电气设备,达到安全使用的目的,并把气体的级别和温度组别考虑进去。 在使用可燃性物质的许多实际场所,要保证爆炸性气体环境永不出现是困难的。确保设备永不成为点燃源也是困难的。因此,在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可能性很高的场所,应采用安全性能高的电气设备。相反,如果降低爆炸性气体环境出现的可能性,则可以使用安全性能较低的设备。 安全原理和场所分类1)中国、IEC、欧洲标准的分类 0区:爆炸性气体环境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场所。 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如果出 现也是偶尔发生并且仅是短时间存在的场所。 安全原理和场所分类 2)北美国家将爆炸性危险场所划分两个区域: (1) Division 1(1区):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可能存在爆炸性或可燃性混合物的场所(包括气体、粉尘和纤维场所)。 (2) Division 2(2区):仅仅在故障条件下或其他异常情况下,偶尔地或短时间地存在爆炸性或可燃性混合物的场所(包括气体、粉尘和纤维场所)。 从定义可以看出两个区域(Zone和Division)划分的方法存在很大的差异,它们之间的近似对应关系见下表:安全原理和场所分类安全原理和场所分类 一旦对工厂进行了分类并且做了必要的记录,很重要的是在未与负责场所分类的人员协商时,不允许对设备或操作程序进行修改。未经许可擅自进行场所分类无效。 必须保证影响场所分类的所有加工设备在维修中和重新装配后都进行认真检查,重新投入运行之前,保证涉及安全性的原设计的完整性。 释放源一)释放源 确定危险区域类型的根本因素就是鉴别释放源和确定释放源的等级。 释放源是指可能把可燃气体、薄雾或液体释放到大气中以至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某个部位或某个点。 每一台加工设备:如罐、泵、管道、容器等都应视作潜在的可燃性物质的释放源。如果这类设备不再盛装可燃性物质,很明显它的周围就不会形成爆炸区域。如果这类设备盛装可燃性物质,但不向大气层释放,同样是潜在的释放源,如果设备向大气中释放可燃物质,首先要确定大概的释放频率和持续时间,来确定释放源的级别。 释放源1)连续级释放源 连续释放或预计长期释放的释放源。如:处理容器的内部,与大气相通的储罐,在储油(液)槽中油(液)上方的蒸气空间和低于水平面的空间等。 2)1级释放源 正常运行时,预计可能周期性或偶尔释放的释放源。如:设备正常运行时,会释放易燃物质的泵、压缩机和阀门的密封件处;正常操作时会向大气释放物质的取样点 释放源3)2级释放源 在正常运行时,预计不可能释放,如果释放也仅是偶尔和短时释放的释放源。如:法兰、管接头、连接件;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释放的泵、压缩机和阀门的密封件处、安全阀、排气孔。 4)多级释放源 由上述两种或多种级别组成的释放源。按连续级或第一级释放源来划分。 释放源危险场所区域类型 存在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可能性和由此形成的区域类型主要取决于释放源的等级和通风。 注:通常,连续释放源形成0区、1级释放源形成1区、2级释放源形成2区。 通风一) 总则 释放到大气中的可燃性气体或蒸气可以通过逸散或扩散的方法在空气中稀释,直到其浓度低于爆炸下限为止。 通风,即空气流动,使新鲜空气置换释放源周围的大气以促进可燃性气体逸散。通风速率适当,也能避免爆炸性气体环境的持久性,影响区域类型。通风二)通风的主要型式 由于风和/或温度梯度或人工通风的方式或如风扇作用造成空气流动达到通风。因此,考虑到下面两种主要通风类型: a)自然通风 如露天场所;敞开式建筑物;非敞开建筑物。 b)人工通风,整体或局部通风 采用人工通风可达到: ——缩小区域范围; ——缩短爆炸性环境持续的时间; ——防止爆炸性环境的产生。 通风三) 通风等级 1)高级通风(VH) 实质上能够在释放源处瞬间降低其浓度,使其低于爆炸下限的浓度,区域范围很小(甚至可忽略不计)。 2)中级通风(VM) 能够控制浓度,虽然释放源正在释放中,使得区域界限外部的浓度稳定地低于爆炸下限(LEL),并且在释放源停止释放后,爆炸性环境持续存在时间不会过长。 3)低级通风(VL) 在释放源释放过程中,不能控制其浓度,并且/或在释放源停止释放后,也不能阻止爆炸性环境持续存在。 通风危险区域使用的符号图1中示出的场所分类符号是优先使用的符号,但是如果在文件中明确规定,也可使用其他符号。 图1 危险场所区域优选符号爆炸性物质及环境一)可燃性物质 在防爆技术中,是指物质(这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本身是可燃性的,并能够产生可燃性气体、蒸气或薄雾。可燃性液体又包括:可燃性液体和易燃性液体。 爆炸性物质是指可燃性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 二)爆炸性环境 爆炸性环境是指:可能发生爆炸的环境。 爆炸性气体环境:在大气条件下,气体或蒸气可燃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被点燃后燃烧将传至全部未燃混合物的环境。 可燃性粉尘环境:在大气环境条件下,粉尘或纤维状的可燃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点燃后,燃烧传至全部未燃混合物的环境。 爆炸性物质及环境三)爆炸危险场所 爆炸性气体/粉尘环境出现或预期可能出现的数量达到足以要求对电气设备的结构、安装和使用采用专门措施的区域。具有爆炸危险、有人员作业或设备运行的区域。 爆炸性气体的级别一)爆炸性气体的级别是便于Ⅱ类隔爆型电气设备和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制造,根据其特性而划分为ⅡA、ⅡB、ⅡC三个等级。它们是根据气体/蒸气的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和最小点燃电流比 MIC来划分的。 二)所谓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是在长度为25mm,符合IEC79-1A的8升球形容积内测试的间隙MESG。而最小点燃电流比是各种气体/蒸气的最小点燃电流(MIC)与甲烷的最小点燃电流之比,测定的装置应符合IEC79-3的规定。 IMESG=1.14 (mm)MICR=1爆炸性气体(蒸气)的分组一)所谓爆炸性气体/蒸气的分组,是便于防爆电气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根据各种气体/蒸气的点燃温度不同,而划分为6个组别:T1、T2、T3、T4、T5、T6。粉尘一)粉尘:在大气中依靠自身重量可沉淀下来,但也可持续悬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的固体微小颗粒,包括纤维和飞絮。 二)可燃性粉尘:与空气中能够燃烧或无焰燃烧,并在常温常压下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粉尘。 三)导电性粉尘:电阻系数等于或小于1×103Ω·m的粉尘、纤维或飞扬物。 导电性粉尘是比较危险的粉尘,如果进入电气设备外壳内将吸附在导电端子的绝缘构件上,造成电路的短路及故障的发生。 目 录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检查维护第38页国家防爆电气标准法律法规常见问题及分析基础知识(分类、概念)防爆电气原理防止爆炸发生,必须要从火灾、爆炸发生的三个要素考虑,限制了其中一个条件,就限制了爆炸的产生。 防爆电气设备: 依据相关防爆技术标准、规范设计和制造的电气设备,使用在爆炸性环境中不会引爆周围的爆炸性气体或粉尘。 **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I类II类III类煤矿瓦斯气体环境用除煤矿瓦斯气体之外其它爆炸性气体环境用除煤矿外的爆炸性粉尘环境用防爆设备类别爆炸性环境I 类II 类III 类甲烷代表性气体/粉尘IIA - 丙烷 IIB - 乙烯 IIC - 氢气IIIA - 可燃性飞絮 IIIB - 非导电性粉尘 IIIC - 导电性粉尘防爆设备类别42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43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电气防爆型式44隔爆型电气设备是指具有隔爆外壳的电气设备,防爆标志为“d”。隔爆外壳是指能承受内部的爆炸压力,并能阻止爆炸火焰向周围环境传播的防爆外壳。 隔爆型电气设备通过如下措施实现隔离爆炸: a 耐爆:外壳具有一定的强度,内部产生爆炸而不损坏和变形; b 隔爆:外壳具有特定的结构、参数的隔爆接合面,阻止外壳内的爆炸通过接合面传播到外壳周围的爆炸性气体危险环境。 隔爆型电气设备:“d” 45 解释:电气设备外壳的内部由于呼吸作用会进入周围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当设备产生电火花及危险高温时,将引燃壳内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形成巨大的爆破力及冲击波。一方面隔爆外壳应能承受内部的爆炸压力而不破损;另一方面隔爆外壳的接合面应能阻止爆炸火焰向壳外传播点燃周围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因此隔爆外壳应有耐爆性及隔爆性两种性能。隔爆型电气设备:“d”46 隔爆型电气设备隔爆接合面的结构型式 1. 平面式;2. 圆筒式;3. 螺纹式;4. 止口式隔爆型镇流器隔爆型电气设备:“d”47增安型电气设备是指对正常条件下不会产生电弧或电火花的电气设备,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其安全程度,防止电气设备产生电弧、电火花及危险高温的电气设备。其防爆标志为“e”。 增安型电气设备主要通过如下措施提高设备安全性: a 外壳具备一定防尘、防水等级(IP等级),防止外部介质影响内部电气安全; b 选用绝缘等级高的绝缘材料,增大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保证内部电气充分安全; c 可靠地电气连接,降低接触电阻,实现良好电气连接,降低温升。 增安型电气设备:“e” 48增安型外壳的防爆控制箱增安型电气设备:“e” 49本质安全电路: 在规定的条件下,包括正常工作和规定的故障条件,产生的任何电火花或任何热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电路。 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是指所有电路都是本安电路的电气设备。其防爆标志为“i”。本质安全设备保护等级又分为ia、ib和ic等级。 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主要是控制电路的电气参数,使电路达到本安防爆要求,主要措施如下: a 降低电压和电流; b 减小电感和电容等储能元件参数。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i” 50 涡街流量计 便携式可燃气体探测器 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i”51浇封型电气设备是指:将产生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火花或过热的部分封入复合物中,使它们在运行或安装条件下不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根据保护等级可分为ma和mb两级。 浇封型电气设备主要通过如下措施把点燃源与可燃环境隔离。 a 用树脂等复合物浇封剂把产生火花或过热的部分完全包覆; b 对过热部分进行用电的或热的保护装置进行温度限制保护; c 对电阻器、螺旋形单层线圈绕组、纸质电容器、陶瓷电容器、半导体选用可靠部件等等。 浇封型电气设备:“m” 52浇封型电磁阀浇封型电气设备:“m” 53正压型电气设备是指具有正压外壳的电气设备。防爆标志为“p”。 所谓正压外壳是指保持内部保护气体的压力高于周围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压力,阻止外部混合物进入的外壳。 正压型电气设备又分为Px、Py、Pz三种型式。 Px型正压——将正压外壳内的危险分类从1区降至安全区的正压保护。 Py型正压——将正压外壳内的危险分类从1区降至2区的正压保护。 Pz型正压——将正压外壳内的危险分类从2区降至安全区的正压保护。 正压型电气设备是采用正压的惰性气体或空气把点燃源与可燃环境隔离。 正压型电气设备:“P” 54正压型防爆配电柜正压型电气设备:“P” 55充砂型电气设备是指将能点燃爆炸性气体的导电部件固定在适当位置上,且完全埋入填充材料中,以防止点燃外部爆炸性气体的设备。 填充材料:石英或玻璃颗粒。 填充材料颗粒要求: 上限:标称筛孔尺寸为1mm的金属丝网或钻孔金属板。 下限:标称筛孔尺寸为0.5mm的金属丝网 充砂型电气设备是采用石英或玻璃把点燃源与可燃环境隔离。 充砂型电气设备:“q” 56充砂型电子镇流器充砂型电气设备:“q” 57油浸型电气设备是将将电气设备的部件整个浸在保护液中,使设备不能够点燃液面上或外壳外面的爆炸性气体。 对保护液的要求:保护液的着火点、闪点、动粘度、电气击穿强度、体积电阻、凝固点、酸度等参数应符合标准要求。 油浸型电气设备是采用符合要求的保护液把点燃源与可燃环境隔离。 可以制成油浸型电气设备的产品主要为变压器、控制按钮类产品。 油浸型电气设备:“o” 充油型控制按钮油浸型电气设备:“o” 59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是用外壳或限制表面温度保护的电气设备。防爆标志为“DIP”。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防尘”和“尘密”两种型式。 防尘外壳——不能完全阻止粉尘进入,但其进入量不会妨碍设备安全运行的外壳。 尘密外壳——能够阻止所有可见粉尘颗粒进入的外壳。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防止点燃主要是限制外壳最高表面温度和采用“尘密”或“防尘”外壳来限制粉尘进入。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DIP” 60粉尘型镇流器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DIP” 61外壳防护等级用IP代码表示,由字母IP、第一位特征数字、第二位特征数字组成,不要求时,该处由“X”代替防护等级设备保护级别(EPL)63设备保护级别(EPL)设备保护级别分类 煤矿(Ⅰ类) 64设备保护级别(EPL)气体(Ⅱ类) 65设备保护级别(EPL)粉尘(Ⅲ类)防爆标志 电气设备应在设备外部主体部分的明显处设置标志,在设备安装之前标志应能被很容易地看到。 注 1:标志宜设在设备安装后易看到的位置。 注 2:如果标志设在设备的移动部件上,在设备内部可另设一相同标志,以便在安装和维护过程中避免与类似设备混淆。 防爆型式类别温度级别设备保护等级EX 防 爆 符 号 d e ia/ib ma/mb p …… Ⅰ Ⅱ (ⅡA ⅡB ⅡC ……) T1 T2 T3 T4 T5 T6 Ga Gb Gc 防爆标志爆炸性气体环境用设备防爆标志用于爆炸性气体环境用浇封型电气设备“ma”(EPL Ga),最高表面温度低于135℃和用于具有导电性粉尘的爆炸性粉尘环境ⅢC等级浇封型电气设备“ma”(EPL Da),最高表面温度低于120℃,一张防爆合格证: Ex ma Ⅱ T4 Ga或Ex ma Ⅱ T4 Ex ma ⅢC T120 ℃ Da或Ex ma ⅢC T120℃ IP67 目 录第69页国家防爆电气标准法律法规常见问题及分析基础知识(分类、概念、标志)防爆电气原理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检查维护选型原则一)防爆电气设备是选型原则 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原则是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防爆电气设备应根据爆炸危险区域的等级和爆炸危险物质的类别、级别和组别选型。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用电气设备防爆类型选型气体或蒸气的引燃温度选型设备类型选型防爆型式为“e”、“m”、 “o”、“p”和“ q”的电气设备应为Ⅱ类设备; 防爆型式为“d”和“i”的电气设备应是ⅡA、ⅡB、ⅡC类设备 ; 防爆型式为“n”的电气设备应为Ⅱ类设备,如果它包括密封断路装置,非故障元件 或限能设备或电路,那么该设备应是ⅡA、ⅡB、ⅡC类,并且按表3选型。 表3 气体/蒸气分类与设备类别间的关系外部影响 1)电气设备的选型和安装,应考虑防止外部影响(例如化学作用、机械作用、热、电气、潮湿)对防爆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2)应有防止异物垂直落入立式安装电机通风口内的措施。检查与维护检查要求 维护要求1 检查要求1.1通则 为使危险场所用电气设备的点燃危险减至最小,在装置和设备投入运行之前、工程竣工交接验收时,应对它们进行初始检查;为保证电气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可在危险场所长期使用,应进行连续监督和定期检查。初始检查和定期检查应委托具有防爆专业资质的安全生产检验机构进行。 注:某些检查项目如果制造商已进行了同等的检查,并且安装过程不可能影响到被制造商检查过的那些零部件,就不要求全部的初始检查。例如,不要求隔爆型电机内部隔爆间隙的初始详细检查,但是,为方便现场导线连接而拆下的接线盒盖在装配后宜进行检查。1 检查要求1.2 人员 防爆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维修应由符合规定条件的有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这些人员应经过包括各种防爆形式、安装实践、相关规章和规程,以及危险场所分类的一般原理等在内的业务培训,这些人员还应接受适当的继续教育或定期培训,并具备相关经验和经过培训的资质证书。1 检查要求1.3 连续监督和定期检查 1.3.1 连续监督 连续监督应由企业的专业人员按要求进行,并做好相应的检查记录,发现的异常现象应及时处理。连续监督应包括下列主要项目: 1.3.1.1防爆电气设备应按制造厂规定的使用技术条件运行。对于防爆合格证书编号带有后缀“X”的产品,应符合其有关文件规定的安全使用特定条件。 1.3.1.2防爆电气设备应保持其外壳及环境的清洁,清除有碍设备安全运行的杂物和易燃物品,应指定化验分析人员经常检测设备周围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1 检查要求1.3.1.3设备运行时应具有良好的通风散热条件,检查外壳表面温度不得超过产品规定的最高温度和温升的规定。 1.3.1.4设备运行时不应受外力损伤,应无倾斜和部件摩擦现象。声音应正常,振动值不得超过规定。 1.3.1.5运行中的电动机应检查轴承部件,须保持清洁和规定的油量,检查轴承表面的温度,不得超过规定。 1.3.1.6检查外壳各部位固定螺栓和弹簧垫圈是否齐全紧固,不得松动。 1.3.1.7检查设备的外壳应无裂纹和有损防爆性能的机械变形现象。电缆进线装置应密封可靠。不使用的线孔应用适合于相关防爆型式的堵塞元件进行封堵。1 检查要求1.3.1.10设备上的各种保护、闭锁、检测、报警、接地等装置不得任意拆除,应保持其完整、灵敏和可靠性。 1.3.1.11检查防爆照明灯具是否按规定保持其防爆结构及保护罩的完整性,检查灯具表面温度不得超过产品规定值,检查灯具的光源功率和型号是否与灯具标志相符,灯具安装位置是否与说明规定相符。 1.3.1.12电气设备运行中发生下列情况时,操作人员可采取紧急措施并停机,通知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和处理: a)负载电流突然超过规定值时或确认断相运行状态; b)电动机或开关突然出现高温或冒烟时; c)电动机或其他设备因部件松动发生摩擦,产生响声或冒火星 d)机械负载出现严重故障或危及电气安全。 1 检查要求1.3.1.13移动式(手提式、便携式和可移动式)电气设备特别易于受损或误用,因此检查的时间间隔可根据实际需要缩短。移动式电气设备至少每12个月进行一次一般检查,经常打开的外壳(如电池盖)应进行详细检查。此外,这类设备在使用前应进行目视检查,以保证该设备无明显损伤。 1.3.2定期检查应委托具有防爆专业资质的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进行,时间间隔一般不超过3年。企业应当根据检查结果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并将检查报告和整改情况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1 检查要求定期检查可按表44~表51所示进行相应的目视检查或一般检查。 检查等级和定期检查的时间间隔的确定应 考虑设备型式、制造商指南、影响损坏程度的因素、使用的区域和以前的检查结果。在确定类似设备、装置和环境的检查等级和时间间隔时,应该利用这些经验确定检查方案。 注:造成设备劣化的主要因素包括:易受腐蚀、暴露在化学制品或溶剂中、可能堆积粉尘或灰尘、可能进水、暴露在过高环境温度中、机械损坏的危险、受到激烈的振动、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经验、未经批准的修改或调整、不适当的维护。例如,未按制造商的建议进行维护。 初始、定期和连续监督的所有结果应记录。 (续)(续)(续)(续)目 录第92页国家防爆电气标准法律法规基础知识(分类、概念、标志)防爆电气原理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安装、检查维护常见问题及分析防爆电气设备的自查及维保93自查及维护工作不能破坏设备的防爆性能! 收集资料、鉴别证书真伪 建立台账及设备档案 现场检查核实 对新项目的防爆电气设备的验收应收集的资料至少应包括: a) 爆炸性物质说明文件、危险区域图、防爆电气产品选型基本要求文件; b) 防爆产品采购验收记录; c) 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合格证复印件、说明书、出厂合格证; d) 危险场所施工记录。 防爆电气设备真伪辨别防爆电气设备真伪辨别建立设备台账 1、台账至少应包含所有电气设备的型号名称、防爆标志、防爆合格证号、生产厂家、出厂日期或编号、设备位号、设备状态、维护计划、检修计划、使用人、管理员等信息; 2、对每台设备还应建立设备档案,包括设备的防爆证书复印件、使用说明书、合格证、每一次维护记录及检修记录、备用零部件等;现场检查核实 1、仔细核对产品铭牌,防爆信息应与设备台账或设备防爆合格证内容完全一致。 2、认真核实设备的配线及接地,应符合设备使用说明书和相关防爆标准的要求。 3、设备的使用应符合防爆合格证书中规定的限制使用条件。 普通电气设备用于爆炸危险场所 电气整机防爆 选型错误 假冒伪劣产品 未经批准的修改 隔爆间隙超差 隔爆面锈蚀 密封衬垫问题 引入口问题 紧固件问题 接地问题常见 问题普通电气设备用于爆炸危险场所隐患分析:普通型电气设备应用于爆炸危险环境会引发爆炸事故。某海洋采油平台作业区安装的风机、积算仪、控制箱为普通电气设备。常见问题举例及隐患分析电气整机防爆某石化企业大型压缩机组未进行过整机防爆认证。隐患分析:未经整机认证的防爆系统,包含的防爆部件选型和安装不规范会使整机的防爆性能失效,导致爆炸事故。 建议:1.对于防爆系统在采购前应向供应商索取整机的防爆合格证书; 2.对于无防爆合格证的在用系统,可委托具有防爆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常见问题举例及隐患分析某油气处理厂污水电机 为矿用防爆电机(ExdⅠ)机。选型错误(例一) 隐患分析:I类防爆电气设备仅能用于煤矿瓦斯气体环境,如果用于其他气体环境易造成爆炸事故。常见问题举例及隐患分析选型错误(例二) 某石化企业计量间可燃气体温度组别为T3 (200℃),而安装的灯具温度组别为T2(300℃)。隐患分析:防爆电气设备的表面温度高于该区域内可燃气体的引燃温度。当气体混合物达到爆炸浓度时,就会发生爆炸事故。常见问题举例及隐患分析某油田加热炉安装的变送器,防爆标志ExⅡCT6中无防爆类型。经数据库查询,无此型号产品信息。隐患分析:未通过国家检验机构认证的产品,其防爆性能无法得到保证,构成安全隐患。 假冒伪劣产品(例一)常见问题举例及隐患分析未经批准的修改(例一)某石化企业安装的隔爆型接线箱,擅自开孔增加引入装置。隐患分析:防爆电气设备如果擅自开孔,不仅开孔处不满足隔爆参数要求,而且还破坏了外壳的隔爆结构,直接造成防爆性能的失效。常见问题举例及隐患分析某海洋采油平台作业区安装的增安型接线箱,在固定工位标牌时,安装螺钉穿透壳体。未经批准的修改(例二)隐患分析:穿透壳体的螺钉降低甚至破坏了设备的防护等级,导致周围介质的侵入,造成带电部件间的打火或短路,从而点燃周围环境可燃气体。 常见问题举例及隐患分析未经批准的修改(例三)某人工岛作业区安装的隔爆型灯具,擅自更换大功率光源。隐患分析:灯具的温度组别直接由光源决定,擅自更换大功率的光源将会造成灯具的表面温度升高,不再满足该区域温度组别的要求,将发生热引燃,导致爆炸事故。常见问题举例及隐患分析隔爆间隙超差某海洋采油平台井口附近安装的防爆接线箱,壳体与盖之间紧固螺钉已旋紧,但隔爆间隙仍超差。隐患分析:由于法兰变形,导致隔爆间隙超差,一旦箱体内出现点燃,爆炸火焰将从超差的间隙窜出来,引爆周围的爆炸性气体。常见问题举例及隐患分析隔爆面锈蚀某海洋平台降粘剂储罐旁安装的药剂添加泵用电机、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隔爆面锈蚀严重。 隐患分析;受海上恶劣环境条件的影响电气设备隔爆面锈蚀严重,隔爆面参数已不符合要求,导致设备隔爆性能失效,造成安全隐患。 常见问题举例及隐患分析密封衬垫问题某石化企业安装的操作柱和照明开关,壳体与盖之间的密封衬垫断裂、丢失。隐患分析:密封衬垫的断裂或丢失直接破坏了设备的防护性能,导致周围介质的侵入,造成带电部件间的打火或短路,从而点燃可燃气体。常见问题举例及隐患分析某油田装车区安装的隔爆型接线箱压紧螺母为塑料材质且两根导线共用一个引入口。引入口问题(电缆配线) 隐患分析: 1.塑料材质的压紧螺母机械强度不够,不能达到足够的拧紧力矩,并且由于环境影响,易出现老化现象,无法压紧密封圈起到密封作用,导致腔体内的爆炸火焰直接从引入装置处向危险场所传播,造成爆炸事故。 2.两根或多根电缆不能共用一个引入口,无法达到致密封堵的效果。常见问题举例及隐患分析紧固件问题某石化企业安装的隔爆型灯具、防爆电加热器紧固螺钉缺失、未旋紧。隐患分析:紧固螺钉未旋紧或缺失会直接导致隔爆间隙增大、外壳耐爆强度降低。壳体内一旦出现爆炸,火焰将会从隔爆间隙中传出,甚至炸毁壳体,引燃周围的可燃气体,造成爆炸。常见问题举例及隐患分析接地问题 接地连接件锈蚀严重。 隐患分析:由于接地连接件锈蚀严重,导致接触电阻增大,甚至虚接。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后,设备外壳带电,容易发生人员触电事故。一旦产生电气火花,将导致爆炸事故。常见问题举例及隐患分析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由于企业人员培训、维护、检修、管理等环节未跟上,造成作业场所在用防爆电气设备存在爆炸安全隐患。这些隐患不仅危害着企业自身的利益,甚至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导致严重的后果。如何消除安全隐患将是我们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此,企业应加强在用防爆电气设备全寿命周期的安全管理。小 结常见问题举例及隐患分析 管理要点维护连续 监督检查安装 验收采购选型人员 Form oracle检修失效 报废防爆电气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人员为各级各类从业人员提供足够的培训,包括电气防爆基础知识,各种防爆型式、安装实践、相关规章和规程,以及危险场所分类的一般原理等在内的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选型、安装、使用、维护、检修及管理水平; 标准明确规定,电气装置的检查与维护应由有经验人员进行。这些人员还应接受适当的继续教育或定期培训,并具备相关经验和经过培训的资质证书。防爆电气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选型防爆电气设备应根据爆炸危险区域的等级和爆炸危险物质的类别、级别和组别选型,并遵循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 要特别注意移动式防爆电气设备、在用防爆电气设备的移位、工艺设备物料变更的选型,应充分考虑其可能使用的环境场所,并与之相适应。防爆电气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采购采购的防爆电气设备须要求供应商提供有效的防爆合格证件,要特别注意防爆合格证号后缀“U”和“X”的设备。 要充分考虑防爆电气设备使用环境的特殊要求。建立采购质量控制程序,严格采购验收制度,防爆电气设备的型号、规格和防爆标志应符合设计要求,技术文件齐全,附件、配件、备件完好齐全。 对于批量采购的防爆电气设备,可委托国家认可的防爆检验机构抽样检验。防爆电气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安装验收防爆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的安装应按国家标准规定进行。 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型、级别、组别、环境条件以及特殊标志等符合设计规定;电气线路的敷设方式、路径符合设计规定。安装后应依照施工验收规范进行验收,并建立防爆电气设备档案(应包含防爆电气设备台账、防爆合格证复印件、安装区域、位号、使用说明书等)。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配线工程,除必须按设计要求施工外,还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有关规定。防爆电气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检查是为了获取设备运行状态安全可靠的结论而采取的不拆卸或局部拆卸设备,并辅以一些测试措施而进行的详细检查活动。 检查类型可分为初始检查、定期检查、抽样检查、连续监督。不同类型的检查又分目视检查、一般检查和详细检查不同检查等级。初始检查和定期检查应委托有防爆专业资质的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进行,定期检查时间间隔一般不超过3年。防爆电气设备、系统和安装在投入运行前应进行初始检查;在运行期间应定期进行例行检查。防爆电气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连续监督连续监督是由在专业安装及使用环境方面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对电气装置进行的经常保养、检查、管理和监控,以便保持装置的防爆性能处于良好状态。连续监督是在用防爆电气设备全寿命周期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企业的专业人员应按要求进行连续监督,并做好相应的检查记录,对发现的异常现象(故障或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或对其进行随后的修理。防爆电气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维护维护是将产品保持在或恢复到符合有关技术条件要求的状态,并实现其要求功能的综合性活动。 维护活动应注意保持设备防爆型式的完整性,更换零部件(如与防爆类型有关的螺栓、螺钉和类似零部件),应按照有关安全文件的要求进行。凡对设备安全性能产生不利影响的零部件,未经有关部门的同意不应进行更换。防爆电气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检修当防爆电气设备因外界化学腐蚀、机械磨损、自然老化等原因导致防爆性能下降或失效时,应进行检修。 检修应按照GB3836.13《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的检修》的相关规定进行。 检修后应进行检查,经过检修不能恢复原有等级的防爆性能,可降低防爆等级或降为非防爆电气设备使用。防爆电气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失效报废建立防爆电气设备失效报废制度,危险场所严禁使用已失效的防爆电气设备。 当防爆电气设备结构、参数发生变化,与原防爆型式及设计不符且不能修复的,即判定失效,并立即停用予以更换。 对修理后,不能满足防爆性能的,即判定失效。防爆电气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 建立防爆电气设备全寿命周期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在用防爆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保障防爆电气设备安全运行。防爆电气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谢 谢!

HSE资料截图
下一条:返回列表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