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如何快速从简单的血常规中看出白血病?只需两个步骤!

如何快速从简单的血常规中看出白血病?只需两个步骤!

时间:2023-08-01 来源: 浏览:

如何快速从简单的血常规中看出白血病?只需两个步骤!

医学检验君
医学检验君

JYKNXS

认证:医学检验专业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权威学习交流平台、敢于为弱势群体发声的媒体平台!

收录于合集

如何快速从简单血常规中看出白血病

血病,老百姓俗称“血癌”,分急性和慢性,是各种原因(遗传因素、环境污染、放射、化疗、病毒、细胞衰老)诱发了导致人体造血细胞基因突变发生恶性克隆增殖,致贫血、发热、出血、疼痛、肿大、乏力、感染等症状,诱发各种并发症而死亡。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延长白血病患者的生命非常重要。     

    血常规几乎是每位患者就诊时必查的项目,白血病的发现和诊断除了临床第一手资料外,更多的病例是从血常规中被检验君火眼金金捕获到的。所以血常规检验是发现白血病的第一道大门。

    当前的血细胞检测仪已经不是二十年前的设备和原理了。从最经典的电阻抗 Coulter 技术,逐渐拓展出体积电导光散射 VCS 技术、多角度偏振光散射 MAPSS 技术、双鞘流动力连续系统 DHSS 技术,及依托激光散射联合荧光染色或细胞化学染色的流式技术。可以精准地分辨不同细胞颗粒和核的结构差异,分类和鉴别出正常与异常的界限分区群和 各项参数计算值。

    当然有时白血病患者和普通患者并没有显著的差异,此时就需要我们专业人士从多方面精准分析筛找异常参数值的蛛丝马迹,找到病源根本。

第一步

散点图意义

这部分内容严格地说是属于我们检验君专业视野范围内的任务,临床医生是看不到的。因为现在血细胞分析仪会把检测过程中的各类参数和细胞散点图展示给检验员审核查看。说大白话,就是仪器会把各类细胞的大小、浆颗粒、核结构复杂性等各种参数以二维度的方式显示,这部分内容临床医生从报告单中看不到任何信息(当然你们也看不懂的,呵呵!)。检验君的任务就是要从这些散点图中寻找各类异常警示值。

    大家先来看几张典型的白血病患者和普通患者的白细胞散点图的对比吧!

图左:非血液病患者散点图,图右:白血病患者散点图,图片来自我院检验科血常规仪器迈瑞BC5180。右边是白血病患者的散点图,通过我们的镜检都发现了异常细胞,最后确诊为白血病。     

    典型的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散点图一般可能存在两处关键看点,一是:图的上方位置“冲出”了较多的散点(如红色线圈所标注),二是:“红色散点”跑到了“绿色散点”的“头顶”上,似乎发生不同程度的融合。 对于白血病患者,上方白细胞的散点位置冲得越高、比例越大,外周血中异常细胞可能越多。初诊患者一旦显微镜下发现原始异常细胞就“八九不离十”了。

第二步

临床+结果数值

本人把这部分内容归纳为临床医生能看到的报告单数字鉴别。临床医生和检验君都应该掌握和识别的基本技能。

    第一,白血病的特点,由于一系或多系突变克隆无限增殖,不同程度抑制其他细胞系的正常增殖,故多少会出现一系增高和其他多系降低等现象,伴多参数的异常表现。

    第二、血常规报告中单核细胞增高参数,特别要小心,检验君一定要镜检确定是真是假抑或是异常细胞,为什么?这里涉及到一个流式计数VCS检测原理:如果是异常细胞、异型淋巴或淋巴瘤细胞,有可能外形和结构特点类似于单核细胞样变化,仪器会误计入单核系参数中。这点大部分临床医生是不知道的检验知识,请收藏保存好,不要以为就是单核细胞增高,按书中单核细胞增高的意义对号入座,就会误诊,被常规报告数值带入沟里了。上图病历报告单。

   第三、必须结合临床病史作综合分析。如:年龄很重要(特别是小儿或50岁以上高危年龄者)、肝脾淋巴结肿大情况、粘膜或其他出血感染情况等。配合相关检验针对性开单检测。如:生化中许多血白病会有LDH、HBDH、UA、微球蛋白、铁蛋白等增高;MM可以作免疫球蛋白+轻链全套、M蛋白电泳、血清钙等;只是抛砖引玉而已,在此班门弄斧了,呵呵。

结束语:

    白血病的最后诊断:还是以骨髓穿刺和活检+免疫组化+流式分型 和 重要的临床病史详情结合为准。但我们在小小的血常规检验第一道大门时,尽量能第一时间筛查到重要的诊断信息,提供给临床快速指明方向。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