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职业中毒案例》分享系列(二百三十三)

《职业中毒案例》分享系列(二百三十三)

时间:2023-12-30 来源: 浏览:

《职业中毒案例》分享系列(二百三十三)

原创 PUMC-OSH团队 职业健康 协和同行
职业健康 协和同行

gh_ebe05d465939

保护职业人群健康,依靠协和医学大平台,汇集众多同行之士;传播新知透视热点,宣传法规标准技术要点,交流国内外研究进展;创建预防性健康文化,激发内在创造能力,协同推动良好实践。

相关链接

理化性质: 砷呈白色。原子量74.9,熔点为817℃,沸点为613℃(升华),相对密度为5.78,可升华,不溶于水,溶于硝酸。燃烧产生氧化砷烟。无机砷的种类多,主要有氧化砷(三氧化二砷和五氧化二砷)和硫化砷等。在自然界,砷主要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并常以混合物的形态分布于各种金属矿石。冶炼和焙烧雄黄或其他加杂砷化合物的矿石时,可接触到三氧化二砷。在冶炼炉的烟道灰和矿渣中,也存在一定量的三氧化二砷粉尘。砷化合物常用于生产防锈剂、防腐剂、颜料、医药、农药、半导体原材料等。

接触途径: 可经呼吸道、皮肤和胃肠进入人体。

职业中毒特点: 急性中毒少见。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眼结膜充血、羞明、流泪、咽部红肿、口唇起疱。可有腹痛、腹泻、头痛、头晕、胸闷、乏力等;个别出现肝肿大和一过性黄疸以及中毒性心肌炎。

慢性中毒有头痛、头晕、失眠、多梦、乏力、消化不良、消瘦、肝区不适等表现,继而皮肤角化过度、躯干部及四肢出现弥漫的黑色或棕褐色的色素沉着和色素脱失斑,可有轻度肝损伤、轻度周围神经病。重者可出现肝硬化、周围神经病伴肢体运动障碍或肢体瘫痪。长期接触可致肺癌、皮肤癌。部分砷化物可引起眼灼伤。

健康损害的靶器官: 肝,肾,皮肤,肺,神经系统。

预防措施: 防止含砷矿渣受潮。禁止明火、火花、高热。穿胶布防毒服,戴橡胶手套和防护眼镜。提供淋浴、洗眼设施。IDLH浓度为5毫克/立方米,属粉尘。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及时换洗工作服。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尘口罩,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应急处理: 抢救人员穿戴个人呼吸防护用品,立即将中毒者移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去除污染衣物;注意保暖、安静;皮肤污染或溅入眼内用流动清水冲洗各至少20分钟;立即与医疗急救单位联系抢救。

职业
中毒

资料来源

书名:《 职业中毒案例

主编:李涛  陈曙旸  张敏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9年

END

编辑  婷  张炳霞 贺楚宁

排版 | 吴菁

 | 张敏 黄金祥

保护职业人群健康,依靠协和医学大平台,汇集众多同行之士;

传播新知透视热点,宣传法规标准技术要点,交流国内外研究进展;

创建预防性健康文化,激发内在创造能力,协同推动良好实践。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 即可下载书籍PDF哦~(提取码:ljjx)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