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天然气降税1% 启动预售交易 BP报告天然气崛起 天然气行业最近这些利好你掌握了么?

天然气降税1% 启动预售交易 BP报告天然气崛起 天然气行业最近这些利好你掌握了么?

时间:2020-09-13 来源:天然气与法律 浏览:
1. 降税了!财政部税务总局正式发文,5月1日起“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或者进口货物,原适用17%和11%税率的,税率分别调整为16%、10%。”也就是说天然气的税率由11%降至10%。此次降税将进一步降低下游企业用气成本,按照目前全国天然气非居民门站价格大多在1.5元-2元/立方米估算,此次下调1%的增值税可以使工商业气价降低1.5分-2分/立方米。

 

2. 预售交易来了!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联合中海油气电集团将在18日启动首场预售交易,为上下游企业在夏季和冬季的供需提前对接。

 

3. BP能源展望报告中天然气消费增加了!未来二十年,煤炭仍是发电的最大能源来源,油气逐渐占据能源消费的半壁江山,新能源的崛起则使能源结构愈发多元化。虽然2040年还早,但是可以看出天然气消费增长的趋势

 

来 源:中宇资讯、一财网、界面新闻

 

文 / 孙阳、邓雅蔓等

 

 
 

国务院:降税负增盈利 天然气行业从中获利

 
 

 

2018年3月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深化增值税改革措施,进一步减轻市场主体税负,将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从11%降至10%,预计全年可减税2400亿元。2018年4月财政部税务总局正式发文,5月1日起“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或者进口货物,原适用17%和11%税率的,税率分别调整为16%、10%。”天然气的税率由11%降至10%。

  

自上至下天然气行业增值税税率降低1%,从而逐步传导至终端,成本降低,促进天然气下游发展。对于城市燃气公司来说,居民天然气价格调整要举行听证会,税率下降短期或难以传导至消费者身上,城市燃气利润空间增大。

  

另外,我国天然气能源供应近40%依赖进口,天然气对外实行最惠国政策,关税为0,增值税税率的降低意味着进口成本降低,这促进上游进口积极性,将进一步提高进口天然气在我国的占比。

  

作为中间环节的LNG企业来说,据中宇资讯监测,以目前西北LNG价格3100元/吨上下来说,下降1个百分点,成本降低31元/吨。另外,春季气价下调的消息一直未经落实,上游LNG企业如鲠在喉。2017年煤改气的搭理推进下,2018年天然气发展逐步进入平缓期,房地产行业再度火爆,带动货运市场加之物流市场治超严格,LNG重卡需求尚可,但由于竞争压力较大,利润有限,但减税可以增强企业盈利能力。

  

根据“拉弗曲线”原理,减税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扩大税基,从而增加财政收入。降低了天然气增值税税率,将有效激发企业活力,提高行业整体利润,吸引投资,推动推动天然气相关领域基础设施的建设。

  

除此之外,《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对页岩气减征资源税的通知》中显示,为促进页岩气开发利用,有效增加天然气供给,经国务院同意,从2018年4月1日起至2021年3月31日,两部委对页岩气资源税(按6%的规定税率)减征30%。这促进上游大力开发页岩气,以促进越来越多企业加入商业化开发的队伍中。按照中石油的页岩气工作规划,2020年的产气目标为100亿立方米,2025年达到200亿立方米。

  

今年以来,国家各项政策为民生考虑,税率降低也是其中之一。税率降低也促进资本面向天然气行业倾斜,有利于储气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有效缓解天然气峰谷差异,增加调峰用气,夏季淡季使上游工厂不太难过,冬季旺季使下游企业均有气可用。

 

 

天然气市场将启动预售交易,利好行业发展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联合中海油气电集团将在18日启动首场预售交易,为上下游企业在夏季和冬季的供需提前对接。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公告,首场交易的气源为中海油气电集团浙江分公司提供的液化天然气船货,提货时间为2018年7月和11月,交收地点为中海油浙江宁波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运送范围为浙江、江苏、上海和安徽区域。

 

我国启动天然气市场预售交易为行业发展带来利好。启动预售交易,目的是希望通过市场化手段提前配置资源,一方面预售可以提前对接上下游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供需,锁定气量和价格,推动上下游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资源渠道,另一方面通过交易也可以发现价格,利用价格信号的提前释放,为企业和行业的生产经营和调峰安排留下充足应对时间。

 

日前,国务院还发文,天然气行业增值税税率自5月1日起由现行的11%下调至10%。此次降税将进一步降低下游企业用气成本,按照目前全国天然气非居民门站价格大多在1.5元-2元/立方米估算,此次下调1%的增值税可以使工商业气价降低1.5分-2分/立方米。2017年我国非居民天然气消费占比约80%,消费量在1900亿方左右,此次调降增值税将为下游企业减负超过30亿元,在为企业减负的同时有望带动新增用气量的增长。

 

数据显示,天然气需求仍有巨大增长空间。即使在天然气需求严重压减的情况下,2017年需求仍同比增长15.3%,而2016年的天然气需求同比增长率仅不到7%。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煤改气仍在推进的情况下,冬季的天然气需求仍然没有得到完全释放,叠加正在发展的车船用LNG以及天然气化工,未来需求释放后有望达到2025年4000亿立方米的需求预测。

 

天然气价格改革继续朝着利好消费的方向推进,行业龙头将持续受益。

 

 

BP:2040年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非化石能源四分天下

 
 

 

 

未来二十年,煤炭仍是发电的最大能源来源,油气逐渐占据能源消费的半壁江山,新能源的崛起则使能源结构愈发多元化。

 

4月11日,英国石油公司(下称BP)在北京发布《BP世界能源展望(2018年版)》报告中文版。与前三年的报告相比,此次报告将展望的时间节点延后了五年,主要从消费终端、地区和能源种类三方面对2040年全球能源转型的推动力以及关键不确定性因素进行了系列推断。

来源:BP能源展望报告

 

“到2040年,全球能源结构将呈现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非化石燃料各占四分之一的局面。”BP首席经济学家戴思攀在报告发布会上表示,世界能源消费将在2040年增加约三分之一,相对低于过去25年的年均增速,在此前提下,未来22年可再生能源成为增量最快的能源种类,年均增速达7%,占能源增量的40%,从而使2040年呈现有史以来最多元化的能源结构。

 

报告显示,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占比将从2016年的3%攀升至2040年的18%,在全球可再生能源中占比31%。

来源:BP能源展望报告

 

天然气成为增速仅次于可再生能源的第二大能源种类。报告显示,随着中国煤改气的持续推进、新兴亚非国家工业化程度和电力需求增加,预计2040年前,天然气需求年均增速为1.6%,高于石油和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超过煤炭并向石油靠近,成为第二大能源来源,并在展望末期和石油占据世界能源的半壁河山。

 

其中,液化天然气(LNG)将在展望期内增长一倍以上,且伴随着中东和北美低成本可获得性天然气的增长,40%的增长在接下来五年以内实现。

 

“2020年代初期,LNG总量将超过跨区域管道天然气运输。”戴思攀表示,此期间几乎一半的天然气增量来自于美国、卡塔尔和伊朗,到2040年美国将占全球天然气产量的近1/4。

 

在展望期的大部分时间,石油成为增速最均衡的能源种类之一,年均增速为0.5%,但将在展望末期开始陷入停滞。

 

“在展望期的前半阶段,全球石油生产由美国页岩油主导,但在最后十年,其生产增长逐渐由石油输出国组织驱动。”戴思攀在报告会上说道,到2040年,石油输出国增加石油约600万桶/日。

 

这其中也存在不确定因素。报告指出,电动汽车销售的增长速度、数量及每辆车的使用强度会对石油需求有不确定影响,预计到2040年,电动汽车总量将超过3亿辆,占全球汽车保有量(近20亿辆)的15%左右。

 

“有人认为,电动汽车的快速增长将导致石油需求崩溃,这种观点无法得到基本数据的支撑。”但戴思攀解释说。“即使在内燃机禁令和极高效率标准的情景中,2040年的石油需求量仍高于今天的石油需求量。”

 

从石油应用行业看,报告认为,未来22年,交通行业将持续主导全球石油需求,占石油需求增长的一半,但汽车和摩托车增长较少,非道路交通(主要是航空、海运和铁路)和卡车约占增长的87.5%。2030年后,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来源是非燃烧部门,特别是作为石化产品的原料。

“2040年,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下降至21%,达到工业革命以来的最低值。”戴思攀表示,随着中国煤炭消费见顶,预计中国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将从2016年的62%下降至2040年的36%,不过,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煤炭市场,到2040年仍占据全球煤炭需求量的四成。

 

与中国市场相比,全球煤炭消费趋于平稳,中国和经合组织消费量的减少,将被印度及其他新兴亚洲经济体的需求增加所抵消。

 

“虽然发电的燃料结构将发生重大转变,煤炭到2040年仍是发电的最大能源来源。”戴思攀在会上说道,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比例将从现在的7%增长至2040年的25%左右,而电力占一次能源需求增长的近70%。

来源:BP能源展望报告

 

此外,报告指出,印度将在21世纪30年代初超越中国,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能源市场。到2040年,中国和印度将会占据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一半,其中中国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24%,占全球净增长量的27%。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