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
蓝色字关注
“中国电力报”
远山青翠,溪水潺潺。下姜村位于浙江杭州淳安西部,过去的下姜村由于地处偏远地区,经济落后,在当地流传着这样的一首民谣:土墙房、半年粮,有女不嫁下姜郎……近年来,下姜村走出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路子,“绿富美”的新下姜成为了“梦开始的地方”。
9月30日,一套无人机智能机巢设备在下姜村投运,将方圆5公里以内的电力设备纳入自动巡检范围内,新科技新技术让电网运行更可靠。至此,下姜区域近五年电网投资突破1.15亿元,百姓户均用电容量从2003年的0.52千伏安提升至16.43千伏安,增幅超过30倍。
美丽下姜。丁豪 摄
当天,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在下姜村举办“梦起下姜 电助共富”再出发行动推介会,认真回顾走过的路,牢记嘱托再奋进,继续走好前行的路,为淳安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共同富裕标志性成果贡献国网力量。
二十年来,杭州供电公司牢记嘱托,坚持“要让电等发展,不能让发展等电”,不断提升新型农网供电能力,构建乡村清洁用能体系,打造数智用电营商环境,建设“零碳”未来乡村,实现供电更可靠、能源更绿色、办电更省心、用能更智慧。
五只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9月30日当天,在“梦起下姜 电助共富”再出发行动推介会上,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体党委书记洪永鸿、杭州供电公司副总政工师方艳霞、枫树岭镇党委书记余慧梅、淳安供电总经理谭海云、淳安县人大副主任大墅镇党委书记余旭权,作为五方代表,一齐启动了“电力关爱码”志愿服务共建项目,标志着一项数字赋能的共富机制性制度性创新探索在这里启航。
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梦起下姜•电助共富”八大服务举措在淳安发布。丁豪 摄
据了解,在杭州的乡村,由于子女外出工作等原因,常住人口中60周岁以上老人占比接近40%。以下姜村为例,70岁以上老人就有105人,其中独居的有15人。如何关照好这些老人的生活是一个社会难题。
杭州供电公司在政府主导下,聚焦“一老”养老服务迫切需求,用电力大数据精准破题,2020年便在淳安创新推出“电力关爱码”。利用每家每户都有的智能电表,通过用电情况变化,自动生成红、黄、绿三色码,及时研判并预警突发情况。其中,绿码表示用电无异常,黄码表示需要注意,红码表示需重点关注,以此守护老人生活安全。
国家电网浙江电力(淳安)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在下姜村志愿为独居老人提供关爱服务。蒋哲峰 摄
今年9月,杭州供电公司迭代升级“电力关爱码”,一面升级云端算法,一面优化志愿服务机制,多方共建关爱特殊困难群体。“以往我们对独居老人的日常监护,只能一户户敲门,现在‘电力关爱码’接入了‘浙政钉’平台,当出现红、黄码时,异常信息会以钉消息通知到乡镇管理员、村网格员和电力志愿者,通过定位系统,我们三方工作人员可及时赶到现场处理异常情况、提供关爱服务。”下姜村网格员姜祖见说道。
当前,电力大数据关爱独居老人的应用,正在杭州上城区、拱墅区、余杭区、滨江区等多个街道实践推广,覆盖老人近2000户。在“电力助老智慧关爱”的基础上,杭州供电公司还推出了“电力助老特别关爱”服务,组织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和青年志愿者,定期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发放电力关爱卡、开展用电安全检查、组织节日慰问、安装暖心夜灯等公益志愿服务,进一步提升特殊群体精细服务水平。
数字化时代,电力+关爱老人、电力+留“这”指数、电力+返乡指数、电力+绿色出行、电力+农业……一个个闪耀着智慧火花的数据包,从村间院落、乡野大地中汇聚,进入乡村智慧能源服务平台,让能源互联网大数据与乡村治理的方方面面深度融合。
智慧路灯绿道、滨河低碳民宿、“光储充一体”充电站……经历了从“脏乱差”到“绿富美”的变化,如今的下姜村,一条“零碳乡村路”串珠成链,从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中蜿蜒而过。
美
丽下姜。
丁豪 摄
坐标定位到滨河低碳民宿——麦浪。9月30日,时空在这里交汇碰撞出一份关于绿色发展的同心携手。
姜丽娟,下姜村党总支书记,2018年曾受邀参加联合国“地球卫士奖”颁奖典礼,现场见证了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被授奖。
徐川子,国网杭州滨江供电分公司服务拓展班班长、全球契约中国网络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先锋,2019年曾受邀参加联合国全球契约领导人峰会周,并分享了她和团队的创新应用——“低碳入住计划”。
在麦浪民宿,都因低碳发展志向走上联合国舞台的两位,向在场20余家媒体推广介绍“低碳入住计划”,一起助力一个小村的绿色雄心。
“在加入‘低碳入住计划’的民宿,游客扫码入住后,就能获得一张
‘
电子碳单
’
,看到自己在住店期间的能耗和排名。能耗少的,还可以赢积分抵房费。同时,我们还对加入本计划的民宿进行能耗分析,帮助民宿主人更科学更节约的用能,并推出民宿‘活力指数’,为政府跟踪区域旅游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徐川子介绍道。目前,下姜村已经有16家民宿加入了“低碳入住计划”。
走出麦浪民宿,沿着枫林港前行,便来到“光储充一体”充电站。“绿富美”的新气象,在这里扑面而来。
美丽下姜。
丁豪 摄
充电站大棚上安装着110块光伏发电板,旁边设立着容量为200千瓦时的储能电池,棚顶下是5个电动汽车充电桩,构成了一个“光伏+储能”灵活调配的绿色微电网。
不久前,这里举办了一场“绿电炒绿茶”活动,一台台智能炒茶机接入了这张绿色微电网,光伏电炒出了清香四溢的绿茶,又充满了一辆辆新能源电动汽车,将新茶送往各地。
绿色能源也让下姜村对打造“零碳”未来乡村踌躇满志。区域内分布式光伏电站、小水利发电等总装机容量127兆瓦的清洁能源,通过大电网,被全额消纳;大下姜区域清洁能源占比高达75%;农业电气化进程加快,2021年大下姜区域实现电能替代25.3万千瓦时。
走进下姜村,村口“梦开始的地方”几个醒目大字,道出了村民的心声。跳出下姜发展下姜、打破“一亩三分地”的局限,2018年,下姜村牵头组建了大下姜联合体,与周边24个村共谋发展。2021年“大下姜”村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
9月30日,一场跨越1500公里的助富云签约在下姜村举行。来自北京的国网数科公司,与杭州供电公司、下姜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搭建起下姜农产品全国销售网络和帮扶机制,让笋干、山茶油等大下姜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上线首日,国家电网电商平台“慧农帮”APP上,下姜山茶油的销售额迅速超过16万元。
“慧农帮”APP是具有国家电网特色的电商消费帮扶平台。2019年,杭州供电公司率先在下姜发起农产品销售富民帮扶行动,并逐渐推广至全省。为进一步支持大下姜“先富带后富、区域共同富”,在国网公司的统一部署下,这场云签约应运而生,打出了“线上+线下”助富组合拳。“国网数科公司依托‘慧农帮’平台发挥线上销售优势,我们杭州供电公司依托下姜村电力驿站设立线下助富示范点”,杭州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郭大琦分析,如此充分发挥出央企平台优势,既让乡村群众拥有了全国线上销售渠道,也让广大消费者拥有了溯源可靠的优质产品。
美丽下姜。丁豪 摄
直播带货、定制话题、短视频展示……从下姜村电力驿站线下助富示范点出发,曾经青山锁门的山区村,再次打开发展新空间,“数智型‘六好’供电所+红船电力驿站”服务体系也找到了新的拓展面。
党旗高高飘扬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杭州供电公司以党建引领推动服务乡村振兴。坚持“红船精神.电力传承”,加快电力驿站提质扩面,持续深化电力驿站到村头、为民服务到心头,建强党员“1+1”供电服务网格,开展专属化组团式服务,提供全渠道业务办理、全天候故障报修、全方位安全用电宣传,深入实施“二十四节气服务彩虹表”,打通供电服务“最后一百米”。深化实施“网上国网”APP线上办、电力驿站就近办、客户微信群上门办、红船青年志愿者代您办,深化客户办电“一次都不跑”,推动乡村从“用上电”到“用好电”。
读下姜,滴水窥海,折射的是一个中国普通山村求生存、求发展、求振兴的艰辛奋斗历程。梦起之下姜,时间跃动的每一帧,都留下了优质电力赋予下姜之美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