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碳”快讯

“碳”快讯

时间:2022-07-28 来源: 浏览:

“碳”快讯

碳交易研究所 碳交易研究所
碳交易研究所

tanjiaoyiyanjiusuo

碳交易研究所是专业研究碳达峰、碳中和、碳排放、碳核查、碳审计、碳交易、碳金融、碳资产管理、CCER开发、林业碳汇、碳捕集CCUS等相关业务的咨询、组织机构。

收录于合集
0 1
全国碳市场每日成交数据-2022-07-28

今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61,081吨,成交额3,601,617.00元,开盘价57.00元/吨,最高价59.00元/吨,最低价57.00元/吨,收盘价58.96元/吨,收盘价较前一日上涨3.44%。今日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150,000吨,成交额8,895,000.00元。今日全国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211,081吨,总成交额12,496,617.00元。

截至今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94,448,740吨,累计成交额8,518,598,638.58元。

02
我国碳达峰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国家能源局回应→

7月27日,“加快建设能源强国 全力保障能源安全”新闻发布会举行。

央视记者向国家能源局提问:“十四五”是碳达峰的攻坚期、窗口期,能源是碳达峰的重要领域,国家能源局采取了哪些举措推动碳达峰目标实现?在全球能源供应紧张的情况下,中国能源碳达峰工作能否如期实现?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回应称,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狠抓“十四五”能源规划和能源领域碳达峰方案的落地实施,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具体是:

一是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去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增加了约1.3亿千瓦,去年10月超过了10亿千瓦大关。今年上半年新增装机又超过5000万千瓦,5月份进一步突破了10亿千瓦,预计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将达到18%左右。另外,今年以来,核准开工了6台核电机组。

二是积极推动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实施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暖改造。2021年,已经完成改造2.4亿千瓦,今年将继续改造2.2亿千瓦,为“十四五”累计改造6亿千瓦的目标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是加强终端用能的清洁替代。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提前完成了规划目标,清洁取暖面积达到了156亿平方米,清洁取暖率达到73.6%,累计替代散煤超过1.5亿吨,对降低PM2.5的浓度、改善空气质量的贡献率超过1/3。另外,加快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截至今年6月份,已累计建成392万台,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充电基础设施。2025年将满足超过20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在去年全球能源供应紧张、欧洲多国重启煤电的形势下,我国非化石能源发展保持力度不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了0.7个百分点,就是从15.9%提高到16.6%,保持了十八大以来的年平均增速,从现在到2030年,预计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按平均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持续增长,我们有能力也有信心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的目标。

03
欧洲央行:碳价持续上涨可能引发企业连锁破产

7月25日,欧洲中央银行发布关于气候变化报告并警告说,碳价格持续上涨可能引发企业连锁破产。

欧洲中央银行与欧洲系统性风险委员会合作编写的一份报告指出,在无序过渡的情况下,碳价格会立即大幅上涨,保险公司和投资基金的市场损失可能分别达到3%和25%。

但若到2025年有序过渡到零排放、可以减轻对企业打击和银行的影响,那么与当前的气候政策相比,2050年企业倒闭的可能性降低13%至20%。

该报告确定了金融系统中的几个气候风险放大作用,其中包括银行和公司之间的经济和金融联系可能会放大转型风险。例如,欧洲央行补充说,“碳价格飙升可能会增加一家公司破产导致另一家公司破产的可能性”。

这既会影响碳排放更大的公司,但也会影响其他排放更少的公司。如果出现混乱的绿色转型,气候风险可能会波及整个金融体系。

此外,报告还认为,如果根据气候风险调整价格,投资基金、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也可能会在金融市场遭受损失。这种价格调整可能会致使许多公司破产,并导致银行的信用损失。

04
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专项2022年第二批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下达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下达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专项(节能减碳方向)2022年第二批中央预算内投资24亿元,支持各地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减碳改造、低碳零碳负碳、节能低碳技术创新示范、资源再生减碳等项目建设。

本批投资计划坚持“一钱多用”,在充分兼顾地区间平衡基础上,积极服务和支持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建设,重点向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黄河流域等重点区域倾斜。

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曾下达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专项(污染治理方向)202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70亿元,支持各地污水处理、污水资源化利用、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危险废物处置、园区环境基础设施、海水淡化等项目建设。而且与本批投资计划一样,坚持“一钱两用”“一钱多用”,积极服务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建设,重点向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等重点区域倾斜。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强投资计划执行情况调度和监督管理,指导和督促有关地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有效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效益,为扩大有效投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免责声明:所用视频、图片、文字、软件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本文只供从业人员学习讨论之用,无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