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固态电池 | 专家演讲ppt

固态电池 | 专家演讲ppt

时间:2024-01-23 来源: 浏览:

固态电池 | 专家演讲ppt

李泓 3060
3060

gh_d21885a3f461

传播国家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政策、知识、技术与优良做法

内容来源:   网  络

3060 ”欢迎 业务 / 文稿 / 广告 合作
3060

3060
中科院物理所李泓研究员发布《固态电池》的演讲,报告从成各类先进电池应用、锂离子电池电芯材料体系 、电芯提高能量密度所面临的挑战 、固态电磁商业化应用价值 等八个方向展开介绍。

3060

“动力电池上半场由锂电池主导,下半场固态电池将成主角。”多位业内人士研判。

在上半场竞争中,我国已成为全球动力电池产业领跑者,市场规模连续6年全球领先,建成全球产业链最全、规模最大的动力电池产业体系,先后有约5万家企业争先恐后投入到锂电池产业新浪潮中。

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产业界愈发认识到传统液态锂电池的极限,比如能量密度上限低,无法根除消费者的里程焦虑;整体电池质量大;低温运行不畅、高温环境下又存在安全隐患等。

于是,全固态电池呼声日益强烈。

固态电池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彼时,德国化学家瓦尔特·恩斯特·莫兹利提出了固态电解质电池的概念。直到2010年,丰田推出续航里程可超过1000km的全固态电池。

此后,许多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始研发固态电池技术,试图用固态电池取代传统的液态锂电池。

全固态电池技术研发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近年来,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增长,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关注并研发,包括丰田、日产、宝马、大众、广汽、上汽、长安等。

“电池技术的创新周期大约是30年。这代锂离子电池应用到动力方面,大约开始于2000年左右,预计2030年会有一次全方位革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在新能源科学与交通电动化国际论坛上表示,动力电池发展第一个十年主要解决的是安全问题,目前还在继续解决。

从2010年开始的第二个十年,动力电池产业规模逐步庞大,智能化手段推动动力电池全产业链技术革新。第三个十年应是新材料换代,以固态电解质研发为核心的全固态电池正在研发中,预计2030年成熟。

尽管全固态电池有种种优势,但产业化进展并不顺利。纵观全球,目前尚未看到量产固态电池搭载在汽车上。

即使是丰田也没有。早在2011年,丰田就宣布将在2015年至2020年期间推出固态电池,并且表达了固态电池将能完全解决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难题,同时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速度的看法。然而,至今全固态电池仍未在商业上广泛应用。

▲图片来源 / 丰田

此中,有一些关键的技术挑战和难题需要克服。

其一 ,全固态电池虽然有诸多优点,如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快的充电速度和更高的安全性,但制造工艺和材料科学方面的挑战不容忽视。

全固态电池中的固体电解质需要能在高温下稳定工作,还要保证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制造成本也需要得到有效的控制,以使其在市场上有竞争力。

其二 ,除了技术方面的挑战,市场的接受度和供应链的准备程度,也是影响固态电池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还有待提高。

其三 ,整个供应链的准备程度,需要跟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步伐,包括电池回收和再利用等问题。

许多行业人士认为,在2030年之前,全固态电池不太可能大规模生产。“未来10年,将是全固态电池研发的关键机遇期。”在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孙学良看来,全固态电池规模化量产和应用,窗口期在2025年-2030年间。

CCTC®

想深入了解 碳排放 碳达峰碳中和
关注更多 CO 2 )资讯
请长按 识别下方二维码
关注  3060

          联系      电话: 16620430193                              微信 / 邮箱: 995201502 @qq.com
关注更多 气候 狭义/泛义 )精彩资讯
请长按 识别下方二维码
关注  华夏气候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