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久辉院士:环境工程学科几个重要方向性问题
曲久辉院士:环境工程学科几个重要方向性问题
zhyi1961
由上海环联董事长张益创办,整合环联固废产业平台资源,打造最具影响力的固废智库平台。
以下文章来源于NewMIT ,作者NewMIT
清华大学NEW-MIT团队公众号,旨在宣传绿色低碳环保理念,追踪环保科技前沿动态,介绍团队最新科研进展
文
章
导
读
(一)新知识交互融合下的环境工程学科基础
曲久辉院士指出, 环境工程学者们善于交叉、学习、跟踪新知识。但这也导致缺乏原创性知识,即探索和补充现有知识体系中缺失的部分,难以真正做到“从0到1”的 源头创新 。
环境工程学科以生物、化学、物理、材料等成熟知识体系为学科基础,最终形成一种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学问 。合理运用基础知识进行组合并形成环境工程学科系统,可以获得 交叉性知识 ,认知其他学科无法认知的 科学规律 。 第六次科技革命 促进着人类社会科学向交叉学科方向迈进,这恰恰符合环境工程学科知识发展所具备的 交叉性 。 环境工程学科工作者应以新知识为基础与启示,在交叉学科领域做出具有创造性的工作。 曲久辉院士以减污降碳协同的太阳能工程、治理过程中原位生物合成、水处理过程中的原位自组装等 新时代科学问题 为例,指出 应用性知识是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新原理及新方法 。
(二)面向人与自然共同体需求的环境工程颠覆性技术
曲久辉院士 认为 , 新知识伴随着 颠覆性技术 的产生,颠覆性技术具有 突变而非连续性的突破、对原有理论或原理的颠覆或填补缺失、可以改变现状或对未来产生重大影响、对创新范式有重大变革的特点 。
环境领域首先产生具有颠覆性特性的是 认知 ,人类对自然的无节制干预遭到了报复,在敲响警钟的同时首先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的认知。在环境技术领域,尽管存在活性污泥法、饮用水处理工艺等新工艺方法,但我们对环境工程领域的颠覆性概念仍缺乏自信,即环境工程技术领域仍 缺乏实质性创新和颠覆性、具有实质性意义的技术 。
他还说道:“我们环境工程领域学者需要对创新技术的缺失现状进行反思, 这种状况在 本质上体现了 实质性和颠覆性 思想的缺失。此外,我们还没有跟上 科技革命 的步伐。到目前为止,我们对新知识的探索仍然是亦步亦趋,我们还没有进入 现代主流科技 的内核。作为折叠式的弱势群体的我们,更多情况下是服从式驱动地解决问题。
青年学者们应努力解决 颠覆性环境问题 ,这需要做非即成的,自我思维定式的突破,这要求青年学者个体和群体思维方式发生深刻的变革和重构,有穿越即成和透视陌生的眼光,突破环境工程的限定,做 更有眼界和高度的科研 。”
(三)应对气候变化和突发性灾害的环境系统构建
曲久辉院士认为气候变化不仅限于温室气体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是 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 。缓慢、广泛的、能量释放巨大的、影响长远而深刻的气候问题的核心是 能量的不平衡 。因此在研究和认识气候变化时,要从 能量驱动和能量平衡角度 看待和解释 问题 。
突发性灾害可能爆发或积累导致的突发。而最可怕的是人为性的突发灾害问题,当有不知情,没有检测手段,不能识别病原微生物污染水源时,人类将会面临灭顶之灾。因此,青年学者研究突发性灾害问题是有价值的。
为了应对气候突发性变化,应构建具有 弹性、韧性 的环境体系。以能量平衡、环境友好、冗余性、恢复性、系统性为 准则 ,持续探索局部或整体环境系统的自适应性与外部扰动的 动力学机制 。
曲久辉院士总结道:“ 科研范式的变革 是必要的。如何在研究者的自由探索和进行有组织的科研二者之间进行平衡,如何坚持独立性的探索,是实现技术上 原创性、颠覆性突破和创造新知识的关键 。高度重视科学问题的凝练科学问题,一定要将研究思想与科学本源共振。”
往期热文回顾
好文推荐 | 戴晓虎团队:循环经济背景下污水厂污泥中铝盐的分离与回收技术研究进展
隐蔽的餐厨废弃油脂商业帝国——油脂危害
碳中和约束下中国其他垃圾能源化:挑战与展望
不止绿电!垃圾焚烧是时候回归服务属性了
-
2023年血糖新标准公布,不是3.9-6.1,快来看看你的血糖正常吗? 2023-02-07
-
2023年各省最新电价一览!8省中午执行谷段电价! 2023-01-03
-
GB 55009-2021《燃气工程项目规范》(含条文说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 2021-11-07
-
PPT导出高分辨率图片的四种方法 2022-09-22
-
2023年最新!国家电网27家省级电力公司负责人大盘点 2023-03-14
-
全国消防救援总队主官及简历(2023.2) 2023-02-10
-
盘点 l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现任领导班子 2023-02-28
-
我们的前辈!历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完整名单! 2022-11-18
-
关于某送变电公司“4·22”人身死亡事故的快报 2022-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