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以后光伏就给储能打工了?

以后光伏就给储能打工了?

时间:2023-12-31 来源: 浏览:

以后光伏就给储能打工了?

原创 赵为翰 老杨说储能
老杨说储能

ES-info

专注于储能领域,储能行业资讯,传未来之能!

老杨说储能获悉, 近日,黑龙江发改委官网发布“黑龙江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情况的公告”。

其中公布了黑省的剩余并网容量,相当不乐观。截至2023年11月底,黑龙江省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结果显示81地剩余接网容量为零,全省剩余容量为2GW。

分布式光伏发展太快时,无从消纳、容量不足,为保电网安全,这些地区被迫暂停分布式光伏的开发与接入。 如此看来,增配储能,提高分布式光伏配储比例,提高消纳能力,势在必行。

山东、河北、浙江、江苏等地,均陆续出台了分布式光伏配储的相关政策文件。虽然还不是强制性政策,但分布式光伏强制配储,或许只是时间问题。届时,未按规定配置储能的光伏项目或将被叫停。

“如此看来,未来分布式光伏想要继续发展,还要看储能的眼色行事,光伏只能给储能打工了。”一位业内人士调侃道。

为何无人主动配储?

对储能有所了解的人都清楚,储能是可以通过电价差赚钱的,具备一定的经济性,那为什么会出现少有人主动为分布式光伏配储的现象呢?

储能的盈利模式具备典型的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特点。 一个 地区的储能想要拥有盈利能力,就必须同时具备两个特点,1、两充两放;2、峰谷电价差大于0.7元/千瓦时

在低谷时段的充便宜电、并在高峰时段以更高的价格卖出,是储能从 峰谷电价 中套利的基本逻辑。 显然, 同时具备两 高峰时段和低谷时段, 能够完成储能“两充两放”的地区更具经济性,多一次充 放就意味着多一次卖电的机会。

仅仅是卖的电多,交易量大还远远不够。通常来讲,只有价差超过 0.7元/千瓦时,储能创造的利润才能显著地超过成本,低于0.7元这个分界线,就会陷入收回成本的周期过长、甚至是无法收回成本,沦为“赔本买卖”的尴尬境地。

化“强制配储”为“主动储能”
分布式光伏强制性配储,是形势所迫下的无奈之举。
有了更大的峰谷电价差、更加科学的峰谷时段,更好的商业模式,储能的套利空间变大了,被动的强制配储自然会演变为主动配储。
虚拟电厂的概念也值得关注。 虚拟电厂能够有效聚合各类海量分布式资源参与电网调节响应, 即使是容量较小 、零散分布的 分布式储能 也能参与其中 从现货市场中 牟利或是赚取一定的 辅助服务费。
仅是辅助服务市场,其规模就足够令人惊叹。据北京电力交易中心估算:假设远期辅助服务成本为0.03元/KWh,2025年预计电量约9.5万亿千瓦时,2030年约11万亿千瓦时,预计辅助服务市场规模为2850-3300亿元。
假以时日,当分布式光伏配储 能也具备相当的经济性之时,就是大家争相配储之际。
如有侵权 请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电话:13998332360

长按图片添加微信  

可加入储能交流群 ↓↓↓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