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轩高科与永太科技互诉

国轩高科与永太科技互诉

时间:2023-12-23 来源: 浏览:

国轩高科与永太科技互诉

原创 之筠 起点锂电
起点锂电

weixin-lddsj

起点锂电是锂电池全产业链领先的资讯服务平台,我们致力于为锂电池上下游企业提供最前沿的资讯和最专业的服务。

2023年,锂电产业链上下游需求遇冷,以碳酸锂为首的原材料价格暴跌,致使锂电企业的库存水平居高不下,自一季度至今,甚至有不少下游客户毁单的消息传出。

12月18日晚间, 永太科技 公告称,公司就与 国轩高科 子公司肥东国轩新材料、合肥乾锐科技的合同纠纷向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民事起诉状,涉案金额合计3.1亿元。

公司请求判令两被告连带向公司支付货款共计2.29亿元(两被告收取公司货物未付款金额1.02亿元及两被告下订单公司完成备货未付款金额1.28亿元);请求判令两被告连带向公司赔偿损失(未完成最低采购量销售损失及逾期支付货款利息)共计2.82亿元;扣除《物料采购协议》保证金2亿元后两被告还应连带向公司支付3.11亿元;本案诉讼费由两被告承担。

事件起因2022年初,锂盐六氟磷酸锂市场行情火爆,产品供不应求,肥东国轩新材料以产品需求量大、长期合作为条件,与公司签订《物料采购协议》,约定了肥东国轩新材料司向公司采购六氟磷酸锂及碳酸亚乙烯酯的每月最低采购量,并约定了采购价格、预付保证金的抵扣、合同期限等,同时双方约定了违约责任:

一是肥东国轩新材料应按本协议的约定完成最低采购量,若未完成最低采购量的,导致公司损失,公司有权向肥东国轩新材料有限公司发起索赔,具体索赔金额由双方协商。

二是肥东国轩新材料应按本协议以及双方书面确定的购销订单/合同及时支付货款,逾期支付,原告有权拒绝发货,肥东国轩新材料应支付相应的利息(从应支付之日起至实际支付时止,按LPR的利息计算)。

后原告与两被告以订单/合同的形式履行了FDGX-CDDD-2022050602等订单/合同。上述订单/合同中,原告已发货两被告未付款货款金额总计1.02亿元,两被告下订单原告完成备货欠付货款1.28亿元。

永太科技认为,截至本次起诉时止,《物料采购协议》约定六氟磷酸锂最低采购量应为4500吨,两被告实际采购量为1472吨,低于最低采购量3028吨;约定碳酸亚乙烯酯最低采购量应为660吨,两被告实际采购量为139吨,低于最低采购量521吨。

永太科技称,2023年4月,肥东国轩新材料委托律师向公司发函要求返还预付保证金。公司通过函件形式向肥东国轩新材料及其律师说明了合同履行情况(包括合肥乾锐科技的受托下单的情况),并谴责了肥东国轩新材料拖延履行最低采购量以及欠付货款等违约情况。后肥东国轩新材料未予以答复,公司继续按照约定按照合肥乾锐科技的订单履行协议。

2023年12月8日,肥东国轩新材料通过其律师再次向公司发函,在明确订单全部执行的前提下要求公司全额返还保证金。永太科技认为,国轩新材料在明知合同仍在履行的情况下,刻意否认并隐瞒部分事实,妄图以违约手段索回预付保证金。

而对于上述消息,12月18日晚间,国轩高科回复表示:“我司已关注到永太科技的公告。我司旗下子公司国轩新材料与永太科技的纠纷属于合同纠纷,我司于2023年11月向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立案并依法冻结对方账户资金,最终结果以法院判决为准。感谢关注。”

在起点锂电看来,在当前锂电行业需求、价格剧烈波动下,虽然签订大额订单是利好消息,也要关注长单合同背后可能存在的环境变化、客户需求变化等风险。

以六氟磷酸锂为例,2021至2022年价格一路走俏,在2022年3月一度攀上60万元/吨左右的价格高峰,甚至到了“一吨难求”的地步。价格焦虑困扰之下,为保障需求,各大头部电池企业纷纷寻求长单绑定。

早在2021年7月份,永太科技与宁德时代签下5年的电解液材料的长单(包括六氟磷酸锂、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和VC),最低采购量为24150吨,锁定了其规划中新型锂盐LIFSI几乎全部产能。 

同年11月14日,永太科技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永太高新的股东盈科恒通拟将其持有的永太高新25%股权,以5亿元转让给宁德时代。

但自但2022年一季度后,持续上涨19个月,涨幅达10倍的六氟磷酸锂价格调头向下。目前,六氟磷酸锂的报价下滑至7.6万元/吨,致使多数厂家由盈转亏。

2023年1-3季度,永太科技六氟磷酸锂产品虽然出货量同比有所增加,但受短期内上下游供需关系变化的影响,该产品的市场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较多,导致产品销售收入大幅下降。

六氟磷酸锂价格波动源自碳酸锂价格的起伏不定。目前,锂盐厂挺价惜售,大厂毁单重新定价,扰动市场心态,上下游处于僵持博弈阶段。

从上游材料厂的角度来看,原材料价格的剧烈波动,若以产定销,一笔订单赚钱,另一笔就可能不赚钱,很难合理地释放产能;同时,电池厂长单捆绑下,原材料库存备货多,导致产品总体成本也相对较高。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下,如何协商定价,共同应对供应链压力,实现产业链共赢,将是上下游企业都要思考的问题。

昨日看点: 市值超中创新航!瑞浦兰钧成功上市

点击“ 阅读原文 ”报名参会!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