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继Angew.和Nano Letters后,李亚栋&王定胜等人又发JACS!

继Angew.和Nano Letters后,李亚栋&王定胜等人又发JACS!

时间:2022-11-25 来源: 浏览:

继Angew.和Nano Letters后,李亚栋&王定胜等人又发JACS!

原创 PDR 催化开天地
催化开天地

catalysisworld

催化开天地(Catalysis Opens New World),分享催化基本知识,关注催化前沿研究动态,我们只专注于催化!

收录于合集

【做计算 找华算】 理论计算助攻顶刊,10000+成功案例,全职海归技术团队、正版商业软件版权!

经费预存选华算,高至15%预存增值!

前言介绍

2022年11月15日和11月18日, 清华大学李亚栋院士、王定胜副教授等人 分别在 Angew. Chem. Int. Ed.Nano Lett. 上发表了四篇最新成果。仅隔三天,即2022年11月22日, 李亚栋院士、王定胜副教授等人 又在 J. Am. Chem. Soc. 上发表最新成果!

成果展示

单原子催化剂(SACs)在光催化CO 2 转化为C 2 产物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但是气态多碳烃产物的生成仍具有挑战性。以前,单个原子的载体由多个元素组成,由于单原子位点的配位环境多样化,难以控制,使得C-C偶联困难。
基于此, 清华大学李亚栋院士和王定胜副教授、中山大学胡卓锋副教授(共同通讯作者)等人 报道了一种由在红磷(RP)负载金(Au)单原子的单原子催化剂(Au 1 /RP SAC),并用于诱导C-C偶联,其中RP是由单一元素组成的具有均匀结构、较低电负性和更好吸收CO 2 能力的载体。
Au单原子附近的富电子磷原子可以作为CO 2 活化的活性位点,使得Au单原子能有效降低C-C耦合的势垒,进而提高形成乙烷(C 2 H 6 )的反应动力学。值得注意的是,在没有牺牲剂的情况下,Au 1 /RP的C 2 H 6 选择性和周转频率分别达到96%和7.39 h -1 ,几乎代表了目前已报道的C 2 化学合成最好的光催化剂。本研究将为CO 2 转化为C 2 产物的高效光催化剂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图1. Au 1 /RP光催化CO 2 转化为乙烷

背景介绍

目前,利用光催化剂可以高效催化CO 2 转化为CO、甲烷等C 1 化合物,但在光催化CO 2 还原中很难产生双碳(C 2 )产物,因为其需要C-C偶联,C-C键的形成需要克服比C-H键和C-O键形成更大的反应势垒。虽然大量报道了在CO 2 还原过程中制备乙醇和乙酸等液态氧合多碳产物,但很少有关于CO 2 还原生产气态多碳烃产物,例如在无牺牲剂下生成C 2 H 6 。光催化CO 2 还原生产C 2 H 6 比较困难,因为需要打破非常稳定的C-O键,且选择性通常低于30%。因此,开发有效的光催化剂将CO 2 转化为气态多碳烃产物是一项非常重要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目前,许多工作都集中在改变单金属原子的类型和配位结构上,以实现CO 2 的高效率转化,但对于金属单原子作为活性位点的催化剂,一个C 1 中间体需要解吸并迁移到另一个C 1 中间体上进行C-C偶联,必然降低了C 2 的生成速率和选择性。因此,还需要考虑CO 2 还原中间体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红磷(RP)是一种单质磷光催化剂,制备简单、稳定性高,在光催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RP具有以下优点:(1)RP的组成元素单一,可为金属单原子提供相同的配位环境;(2)磷(P)具有较低的电负性,P元素的配位可以控制金属单原子的电子密度;(3)富电子的P原子可有效吸附CO 2 ,并通过Lewis酸碱相互作用与CO 2 中的O相互作用,促进C-O键的裂解,生成较大的C 1 中间体。因此,设计和构建RP负载金属单原子以促进C 1 中间体的电荷分离和偶联是实现高活性和高选择性制备C 2 产物的潜在途径之一。

图文解读

合成与表征
作者首先合成了块状多孔RP,然后在搅拌下将RP分散在HAuCl 4 溶液中,搅拌半小时。接着,通过冷冻干燥过程进行染色。最后,在H 2 气氛中煅烧RP以获得Au 1 /RP SAC。TEM图像显示,Au 1 /RP具有多孔形态,未观察到Au纳米颗粒的存在。同时,Au 1 /RP的HAADF-STEM图像显示未发现金属颗粒。P和Au元素均匀分布在收集区域,Au原子均匀分布在RP载体上。
图2. Au 1 /RP催化剂的形貌表征
图3. Au 1 /RP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CO 2 还原性能
在Au 1 /RP上,CO和CH 4 的产率分别仅为0.02和0.03 μmol g -1 h -1 ,而C 2 H 6 的产率高达1.32 μmol g -1 h -1 ,同时选择性高达96%,其产率和选择性优于大多数最先进的光催化剂,表明Au 1 /RP对C 2 H 6 的生成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此外,在RP上负载了Pt、Ir、Pd和Au-Pd不同的金属单原子,只有Au对C 2 H 6 的产生表现出较高的活性,证实Au的作用是生成C 2 H 6 。此外,Au 1 /RP制取C 2 H 6 的周转频率(TOF)可达到0.052 h -1 ,高于大多数光催化剂。如果将CO 2 的吸附量作为活性位点,计算出Au/RP的TOF可达7.39 h -1 的极高值。
图4. 评估CO 2 还原性能
研究C-C偶联起源
在文中,作者构造了两个C分离连接的态,研究了六个中间态。在计算中有8个状态,能量变化图如下:刚开始(状态1到状态4)能量迅速下降,两个C原子越来越近(状态1到状态4),然后从状态4到状态5,能量保持在同一水平。在此期间,形成了C-C键,两个C原子也与附近的P原子成键。随后,一个C原子离开P原子,变得更接近Au原子(状态6到状态8),可能是由于Au原子对C原子的吸引。在此期间,能量再次下降。总之,C-C偶联是有利的,表明Au 1 /RP有利于C 2 H 6 的形成。
图5. C-C偶联起源的研究
图6. 载流子动力学

文献信息

Atomically Dispersed Au-Assisted C-C Coupling on Red Phosphorus for CO 2 Photoreduction to C 2 H 6 . J. Am. Chem. Soc. , 2022 , DOI: 10.1021/jacs.2c09424.
https://doi.org/10.1021/jacs.2c09424.
【免费】发布高校招聘信息,详情联系电话/微信:13632601244

  点击阅读原文,提交计算需求!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