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碳酸锂主力期货(LCM)合约收盘上涨4.36%,报112600元,成交300.72亿元。
品种简介:
碳酸锂期货是在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的以碳酸锂(Lithium Carbonate)为标的的商品期货合约。碳酸锂是一种关键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制造锂电池,这些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便携式电子设备、储能系统等新能源和高科技领域。国内碳酸锂期货在广州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代码为LC,交易单位为1吨/手,报价单位为元(人民币)/吨,最小变动价位是50元/吨,涨跌停板幅度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4%。
期货小知识:
期货合约交割月份是指该合约规定进行交割的月份。
--------------------------
据上海有色网最新报价显示,4月1日,碳酸锂(99.5% 电池级/国产)持平报10.96万元/吨,近5日累计跌2700.0元,近30日累计涨12800.0元;氢氧化锂(56.5% 电池级粗颗粒/国产)持平报9.88万元/吨,近5日累计跌550.0元,近30日累计涨13570.0元。
锂辉石5-5.5%:7750-8800,均价8275,
涨0元/吨
锂辉石4-5%:5580-7750,均价6665,涨0元/吨
锂辉石3-4%:3450-5580,均价4515,
涨30元/吨
碳酸锂(电池级):10.975万元/吨,
跌0元/吨
碳酸锂(工业级) :10.475万元/吨,
跌0元/吨
氢氧化锂(工业级) :9.115万元/吨,涨0元/吨
氢氧化锂( 电池级粗颗粒/国产) :9.89万元/吨,
涨0元/吨
氢氧化锂(电池级微粉型/国产) :10.48万元/吨,
涨0元/吨
锂辉石精矿(6%,CIF中国):1130美元/吨,
涨31美元/吨
澳洲锂辉石精矿(6%,CIF中国):1125美元/吨,
涨15美元/吨
巴西锂辉石精矿(6%,CIF中国):1080美元/吨,
涨10美元/吨
锂云母(Li2O:1.5%-2.0%):1405元/吨,
涨30元/吨
锂云母(Li2O:2.0%-2.5%):2307.5元/吨,
涨32.5元/吨
磷锂铝石(Li2O:6%-7%):9475元/吨,跌0元/吨
磷锂铝石(Li2O:7%-8%):11400元/吨,跌0元/吨
金属锂(≥99%,工、电/国产)
:82万元/吨,
涨0
万元/吨
3月28日
锂辉石(CIF中国)
单位(
美元
)
(周价)
Li2O:1.2%-1.5%:110-146,均价128,
涨0美元/吨
Li2O:2%-2.5%:183-276, 均价229.5,
涨2美元/吨
Li2O:3%-4%:390-505, 均价447.5,
涨4美元/吨
磷酸铁锂(动力型) :4.36万元/吨
,
跌0元/吨
电解钴(≥99.8%/金、赞) :22.6万元/吨,
跌0元/吨
钴粉(-200目/国产) 20.6万元/吨,
涨0元/吨
1#电解铜 72670-72780 72725元/吨,
涨695元/吨
信息源于上海有色金属网、长江有色金属网等价格仅供参考
1、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预计3月乘用车终端销量165万辆左右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信息显示,春节后车市再次开启价格战,多家车企宣布降价,涉及比亚迪、吉利、哪吒、上汽大众等,消费者持币观望情绪加深。3月,车企及经销商陆续举行车展等促销活动,众多新车型陆续开始上市,吸引消费者进店看车。部分地区进入农忙,经销商客流及成交率下降,车市整体销量并未出现明显增长。综合预计,3月车市低于预期,预计乘用车终端销量在165万辆左右。
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发布微博称,创始版定购过程中,识别、拦截了部分异常订单和黄牛订单,因此将开启第二轮追加开售。特别说明:1.定金20000元,下定即锁单;已下定非创始版的用户,也可参加本轮开售,下定成功后,可将原有定单转为创始版。2.本轮定购,同样享受3月28日当晚一样的至高31000元豪华购车权益。
3、小米汽车SU7交付时间延长 部分订单已排到半年左右
小米汽车App显示,小米汽车SU7交付时间延长,部分订单已排到半年左右。标准版锁定订单后预计13-16周交付,Pro版预计16-19周交付。Max版则需24-27周交付。据了解,小米SU7标准版和Max版预计从4月底开始陆续启动交付,Pro版预计从5月底开始陆续启动交付。创始版为现车,从4月3日起正式陆续交付。按照规划,小米汽车工厂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年产能为15万辆,已于2023年6月竣工;二期计划于2024年动工,2025年完工。
4、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质疑日本厂商鼓吹固态电池技术:安全等方面仍存在问题
英国《金融时报》当地时间3月28日放出对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的专访内容。曾毓群表示,日本汽车制造商等鼓吹的电动汽车固态电池距离商业化还有数年时间,这项技术还不够完善,缺乏耐用性,且仍然存在安全问题。报道称,业内专家认为,固态电池避免了目前技术中使用的液态电解质,可以增加行驶里程。日本丰田宣扬其进展,承诺最早将于2027年将固态电池投入使用。但曾毓群质疑日本厂商是否真的走上了能够近期商业化的道路。曾毓群表示,“我们完全支持固态电池,我在这方面已经投资了10年。我几乎每个月都会了解研发人员在固态电池方面的工作,所以我知道所有的进展。”不过,他补充说,要将这种电池推向市场还有很多困难。曾毓群提出了当前固态电池技术在耐用性、安全性等方面上的诸多问题,包括电池寿命短、电池在车祸中破裂导致的后果等。
相关融资、技术服务、矿石交易业务对接。请微信联系马先生,微信号:Birdun-M
你若喜欢,为锂小二点个
在
看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