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全行为、习惯性违章造成了八成以上的检维修事故!规避6种典型的检修作业风险
不安全行为、习惯性违章造成了八成以上的检维修事故!规避6种典型的检修作业风险
anpei-zaixian
智慧安全教育技术服务商
检维修工作看似简单走过场
实则十分危险
有关数据表明,在检维修过程中
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违章 造成的事故
约占事故总数的 八成以上
生产装置检修过程中,作业人员应该充分地进行风险识别和安全评价,防范措施不到位,很可能导致在工作中产生某种失误,造成事故的发生。
下面,小安将结合案例,介绍 6种典型的检修作业 所存在的风险以及相应安全措施。
事故案例:
2019年12月31日20时许,江苏徐州某 化工企业在检修停产设备期间 ,3名检修施工人员在塔体内作业时发生事故,意外被困,出现呼吸困难症状,随后被立即送往医院救治,经抢救无效于次日下午先后死亡。
作业风险
泄漏的腐蚀性液体、气体介质可能会对作业人员的肢体、衣物、工具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坏,并对环境造成污染。
安全措施
1.检修作业前,必须联系工艺人员把腐蚀性液体、气体介质排净、置换、冲洗,分析合格,办理《作业许可证》。
2.作业人员应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熟知工作内容,特别是有关部门签署的意见。
3.低洼处检修,场地内不得有积聚的腐蚀性液体,以防作业时滑倒伤人。
4.腐蚀性液体的作业面应低于腿部,否则应联系相关人员搭设脚手架,以防残留液体淋伤身体、衣物、但不得以铁桶等临时支用。
5.作业时,根据具体情况戴橡胶手套、防护面罩,穿胶鞋等相应的特殊劳保用品。
6.拆卸时,可用清水冲洗连接面,以减少腐蚀性液体、气体介质的侵蚀作用。
7.接触到腐蚀性介质的肢体、衣物、工具等应及时清洗;若有不适,应及时治疗。
8.作业完成后,工完料净场地清,做好现场的清洁卫生工作。
事故案例:
2019年12月13日下午3点40分左右,在天桥区济南动物园内,一维修工人在修理游乐设备时发生意外,最终抢救无效身亡。
据了解,当时维修人员正在维修设备,在维修“摇头飞椅”游乐设施时, 被启动的机器挤压身亡 。
作业风险
转动设备检修时,误操作电、汽源产生误转动,会危及检修作业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设备(或备件)较大(重)时,安全措施不当,可发生机械伤害。
安全措施
1.检修作业前,必须联系工艺人员将系统进行有效隔离,把动火检修设备、管道内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排净、冲洗、置换,分析合理,办理《作业许可证》。
2.在修理带电(汽)设备时,要同有关人员和班组联系,切断电(汽)源,并在开关箱上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
3.作业项目负责人应落实该项作业的各项安全措施和办理作业许可证及审批;对于危险性特大的作业,应与作业区域安全负责人一起进行安全评估,制定安全作业方案。
4.作业人员应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熟知工作内容,特别是有关部门签署的意见,在作业前和作业中均要认真执行。
5.拆卸的零、部件要分区摆放,善加保护,重要部位或部件要派专人值班看守。
6.在使用风动、电动、液压等工具作业时,要按《安全操作使用说明书》规范操作,安全施工。
7.设备(或备件)较大(重),需要多工种协同作业时,必须统一指挥,令行禁止。
8.加强油品类物质管理,所有废油应倒入回收桶内。
9.作业完成后,工完料净场地清,做好现场的清洁卫生工作。
事故案例:
2021年2月24日早上5时30分左右,山东信胜炉窑有限公司在清理福建三宝钢铁有限公司2号高炉炉壁残渣时,4名作业人员从 高处意外坠落 ,造成 3死1伤 。
作业风险
作业位置高于正常工作位置,容易发生人和物的坠落,产生事故。
安全措施
1.作业项目负责人安排办理《作业许可证》、《高处作业许可证》,按作业高度 分级审批 ;作业所在的生产部门负责人签署部门意见。
2.作业项目负责人应检查、落实高处作业用的脚手架(梯子、吊篮)、安全带、绳等用具是否安全,安排作业现场监护人;工作需要时,应设置警戒线。
3.作业人员应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熟知工作内容,特别是有关部门签署的意见:
使用安全带工作时,按照《安全带使用管理规定》执行;
使用梯子工作时,按照《梯子安全管理规定》执行;
使用脚手架工作时,按照《脚手架 使用安全管理规定》执行;
在吊篮或吊架内作业时,参照《起重设备安全管理规定》执行。
4.高处作业时不应上、下同时垂直作业。特殊情况下必须同时垂直作业时,应经单位领导批准,并设置专用防护棚或采取其他隔离措施。
5.避免夜间进行高处作业。必须夜间进行高处作业时,应经有关部门批准,作业负责人要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出安全措施,并保证充足的灯光照明。
6.遇有6级以上大风、雷电、暴雨、大雾等恶劣天气而影响视觉和听觉的条件下或对人身安全无保证时,不允许进行高处作业。
7.高处作业过程中:
全监护人要经常与高处作业人员联络,不得从事其他工作,更不准擅离职守;
当生产系统发生异常情况时,立即通知高处作业人员停止作业,撤离现场;
当作业条件或作业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必须重新办理《高处作业许可证》。
8.作业完成后,工完料净场地清,做好现场的清洁卫生工作。
事故案例:
2019年4月15日15时37分许,山东省济南市某公司冻干车间地下室,在管道改造过程中,因动火过程中 电焊火花引燃低温传热介质产生烟雾 ,致使现场作业的10名工作人员中8人当场窒息死亡,其余2名工作人员在抢救过程中死亡。另有12名救援人员受呛伤。
作业风险
加热、熔渣散落、火花飞溅可能造成人员烫伤、火灾、 爆炸事故,弧光辐射、触电等,也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安全措施
1.检修作业前,联系工艺人员将系统有效隔离,把动火设备、管道内的易燃易爆介质排净、冲洗、置换。
2. 分析合格后,办理《作业许可证》、《动火作业许可证》分级审批;取样分析合格后,任何人不得改变工艺状态;动火作业过程中,如间断半小时以上必须重新取样分析。
3.《动火作业许可证》由动火作业人员随身携带。动火作业人持证上岗,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清楚工作内容,特别是有关部门签署的意见。
4.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持有相应的资格证;在进行焊接、切割作业前,必须清除周围可燃物质,设置警戒线,悬挂明显标示,不得擅自扩大动火范围。
5.动火作业应设监护人,备有灭火器;作业时,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动火现场。在甲类禁火区进 行动火作业,项目 负责人要按规定提前通知专业消防人员到现场协助监护。
6.进行电焊作业时,要检查接头、线路完好,防止漏电产生事故。
7.气焊作业时,氧气瓶与 乙炔气瓶 间的距离应保持在5m以上,2气瓶与动火点距离应保持在10m以上,检查气管完好。
8.高处焊接、切割作业时,需安放接火盆,防止火花溅落;同时,要清除下方所有的可燃物,地沟、阴井、电缆等要加以遮盖。
9.可燃气体带压不置换动火时,要有作业方案,并落实安全措施。同时,设备内压力不得小于0.98kpa,不得超过1.5691mpa,以保证不会形成负压;设备内氧含量不得超过0.5%。否则,不得进行动火作业。
10.作业人员离开动火现场时,应及时切断施工使用的电源和熄灭遗留下来的火源,不留任何隐患。
11.作业完成后,工完料净场地清,做好现场的清洁卫生工作。
事故案例:
2021年6月13日上午10:30许,四川邑丰食品有限公司停产检修期间,2名员工在 检修废水管道时掉入废水池 ,另有4名公司员工在施救时也相继掉入池中。造成 6人死亡 ,经现场初步测定,现场厂房内 硫化氢浓度超标 。
作业风险
有限空间内存在有缺氧、高温、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等隐患,安全措施不到位,易发生燃烧、爆炸,可造成人员伤亡等事故。
安全措施
1.联系工艺人员切断设备上与外界连接的电源,并采取上锁措施,加挂警示牌;有效隔离与有限空间或容器相连的所有设备、管线。
2.密闭空间经排放、隔离(加盲板)、清洗、置换、通风,取样分析合格后,作业人员办理《作业许可证》、《进入密闭空间作业许可证》,分级审批。
取样分析合格后,任何人不得改变工艺状态。
3.作业前,准备好应急救援物资,包括安全带、安全绳、长管面具、不超过24V的安全电压照明、防触电(漏电)保护器以及配备通讯工具。
4.监护人员应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选择好安全监护人员的位置;监护过程中,要经常联络,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作业人员中断作业,撤离危险区域;同时,必须注意自身保护。
5.作业人员应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
-
第一次进入密闭空间,必须佩戴好防毒面具(长管或空气呼吸器),必须系安全带和安全绳;
熟知工作内容,特别是有关部门签署的意见;
密闭空间作业人员实行轮班制,按时换班,及时撤至外面休息。
6.密闭空间移去盖板后,必须设置路障、围栏、照明灯等,以免发生事故。
7.进人密闭空间作业,必须在线分析,若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撤离。
事故案例:
2002年6月9日9时30分,某石化公司外委维修包机组接到检修东线1#搅拌机任务。在值班电工周某停东线1号搅拌机电源后,维修工人 肖某进入搅拌机内检修 。
15时40分左右,东线斗提机堵料,造成斗提机电源“跳闸”,当班工人清理堵料后,通知值班电工周某恢复斗提机电源,周某误将东线1号搅拌机电源恢复。
16时10分左右,操作工任某误按东线1号搅拌机开车按钮,致使1号搅拌机启动, 叶片打伤肖某头部致死 。
作业风险
电气检修作业时可能发生电击危险、电弧危害或因线路短路产生火花造成事故等,使人体遭受电击、电弧引起烧伤、电弧引起爆炸冲击受伤等伤害。
此外,电气事故还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以及造成装置停电等危险。
安全措施
1.检修作业前,联系运行人员切断与设备连接的电源,并采取上锁措施,在开关箱上或总闸上挂上醒目的“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的标志牌。
2.所有在带电设备上或其近旁工作的均需要办理《作业许可证》,执行《许可证管理程序》。
3.作业人员应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符合“变电所工作时个人防护器材要求”),熟知工作内容,特别是运行人员签署的意见。
4.电气作业只能由持证合格人员完成,作业时必须2人以上进行,其中1人进行监护。
6.在维护检修和故障处理中,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变、调整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设定值。
7.电弧危害的分析和预防,对于能量大于 5.016J/m2的设备,必须进行电弧危害分析,以确保安全有效地工作。
8.对于维修中易产生静电的过程或系统,应该进行静电危害分析,并制定相应措施和程序,以预防静电危害。
9.金属梯子、椅、凳等均不能在电气作业场合下使用。
10.作业完成后,工完料净场地清,做好现场的清洁卫生工作。
检修作业夺人命,
安全措施要记牢!
内容来源: 班组安全
-
2023年血糖新标准公布,不是3.9-6.1,快来看看你的血糖正常吗? 2023-02-07
-
2023年各省最新电价一览!8省中午执行谷段电价! 2023-01-03
-
GB 55009-2021《燃气工程项目规范》(含条文说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 2021-11-07
-
PPT导出高分辨率图片的四种方法 2022-09-22
-
2023年最新!国家电网27家省级电力公司负责人大盘点 2023-03-14
-
全国消防救援总队主官及简历(2023.2) 2023-02-10
-
盘点 l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现任领导班子 2023-02-28
-
我们的前辈!历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完整名单! 2022-11-18
-
关于某送变电公司“4·22”人身死亡事故的快报 2022-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