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第四本账:“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底层逻辑

第四本账:“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底层逻辑

时间:2023-02-09 来源: 浏览:

第四本账:“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底层逻辑

锦缎
锦缎

jinduan006

上市公司研究平台,专注价值发现、创造与传播

收录于合集

以下文章来源于SMARTMATRIX ,作者smartmatrix

SMARTMATRIX .

独立投资人,商业洞察&读书心得,与卓业的企业为伍,与伟大的趋势同行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图:平静的水面,由 百度文心ERNIE-ViLG生成
不管是李迅雷讲的股权财政,还是刘煜辉讲的中国式QE,都是为了解决地方政府的债务和财政收入缺口问题。
从地方财政的分项数据来看,所谓的“四本账”,分别是税、政府基金收入(卖地)、社保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国企分红 )。
第一本账,因为疫情冲击税收下降。前20年主要玩的第二本账,随着地产进入下行周期,地产创造信用、财政形成收入的模式面临瓦解。第三本账不能动,人口老龄化压力巨大。
因此,第四本账,是核心问题。
于是看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对于增量部分,提出“股权财政”,本质上是以国资为引导,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科技产业,投一级,配套注册制,在二级实现退出,实现资本增值。
例如“最佳政府投行”合肥的产投模式,大胆下注困境公司( 科大讯飞、京东方、长鑫半导体、华米科技 ),类似硅谷的VC,资本实现保值增值后投向下一个产业,实现良性循环;或者类似深圳,苏州模式:“园区+创投”,引导基金市场化,借着国资信用,做母基金LP方式,并联合市场的头部基金、专业基金,下注专精特新。
对于存量部分,配套新一轮央企改革方案,例如:交易所的“三年行动计划”、央企考核改革( “一利五率” ),提出 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 推动央企价值重估,前者是EPS,后者是PE 。通过股票分红以及划拨社保基金的方式,用以充实第四本账。类似茅台股票划拨省国资运营公司,茅台是城投债背后的信仰。
从EPS角度,央企大都属于与投资高度相关的传统行业和强周期行业,除非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强宏观周期里,企业盈利会有趋势性的增长。以投资拉动经济的增长模式早已过去,EPS的改善只能来自于改革红利的释放和对“卡脖子”领域的创新投入。
从PE的角度,市场的作用是资源配置,当前金融环境下的估值体系,是一个对资本流动性的干预权和管理权。在脱钩以及中国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这个权力要逐步和Fed进行解绑,流动性的分配(高估值)不会仅仅建立在企业基本面的逻辑上, 诸多对标美股的商业模式、终局逻辑、股东至上、重商主义在中国市场是难以成立的 ,取而代之的是对国家安全、自主可控、ESG的估值溢价,这是作为一个政策市、有形之手对资本 市场 审美 的牵引。( 作者:smartmatrix
往 期 推 荐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