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系列知识问答(二)| 企业如何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工作

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系列知识问答(二)| 企业如何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工作

时间:2023-05-17 来源: 浏览:

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系列知识问答(二)| 企业如何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工作

原创 中船综合院 中国船舶标准化
中国船舶标准化

cimtec

及时发布我国船舶标准化最新方针政策、标准化发展战略和规划及国内外船舶标准化的相关动态信息,提供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国内外标准的出版、发行及咨询服务。

收录于合集

前言

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工作主要包括企业标准化组织机构的确立,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企业标准的编写,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实施、监督与检查,企业标准化工作的自我评价等。

1 企业标准化组织机构的确立

企业标准化组织机构的设置,应根据 企业所属行业特点、产品(服务)特点、企业规模、经营范围与管理的需要、标准化工作量 等情况综合确定,满足企业创建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活动的需要,具体要求包括:

(1)企业应按需求设置 专(兼)职 标准化管理机构并配备 专(兼)职 标准化管理人员;
(2)标准化机构不是临时性机构,不只是为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活动而设立的,应是一个常设机构,并应对其标准化工作内容做出明确的规定;
(3)在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活动中,标准化组织机构要保持企业标准体系正常运转和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日常开展,在后续的持续改进工作中也要充分履行职责;
(4)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活动应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或授权的管理者统一管理。各职能部门和生产部门应确定专人负责标准化工作,形成全企业的标准化管理网络。各部门标准化人员应考虑由各部门的技术骨干、业务骨干来承担,而不能把其仅仅视为文件的收发员和保管员。标准化组织机构示例如下图。

2 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

(1)需求分析
企业标准体系的构建主要遵循GB/T 15496—2017《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GB/T 15497《企业标准体系 产品实现》、GB/T 15498—2017《企业标准体系 基础保障》三项标准的规定,应以企业战略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的需求与期望,以实现企业发展战略为目标,创建企业标准体系,并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系统。
(2)体系结构
企业标准体系包括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标准明细表和编制说明。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可按照GB/T 15496、GB/T 15497、GB/T 15498等标准来设计,见下图,也可根据企业需求自行设计,但应涵盖上述标准中明确的子体系要素,并满足生产管理需求。

产品实现标准体系按GB/T 15497的要求构建,一般包括产品标准、设计和开发标准、生产/服务提供标准、营销标准、售后/交付后标准等子体系。
基础保障标准体系按GB/T 15498的要求构建,一般包括规划计划和企业文化标准、标准化工作标准、人力资源标准、财务和审计标准、设备设施标准、质量管理标准、安全和职业健康标准、环境保护和能源管理标准、法务和合同管理标准、知识管理和信息标准、行政事务和综合标准等子体系。
岗位标准体系一般包括决策标准、管理层标准和操作人员标准的三个子体系。若产品实现标准体系、基础保障标准体系已涵盖或体现了岗位要求,则岗位标准体系可不单独设置。
(3)体系表内的标准
体系表内的标准包括国家、行业、地方、团体标准以及企业的标准化文件。

企业应确定内部标准化文件的类型,包括:标准、技术规程(工艺规程、检验规程、设备操作规程等)、各管理体系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管理办法等。

3 企业标准的编写

企业标准是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在缺少相应或适用的国家、行业、地方、团体标准时,自主制定的产品/服务标准等。企业标准技术指标应严于其他类型的标准。企业可将研发的专利、新技术等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指导企业生产并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企业标准的编写应遵循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标准起草人员应认真学习GB/T 1.1、GB/T 20001、GB/T 20002等标准的内容,根据每类标准的特点,确立核心内容和表述,同时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和需求,提高标准的适用性。
企业标准的编制应具有系统性和全局性的概念,找准标准在体系表中的位置,理清标准之间的关系、关联,避免标准过多、交叉重复甚至矛盾的现象发生。

企业标准制修订应遵循一般标准制修订流程,具体包括立项、起草草案、征求意见、审查、批准、复审等。

4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实施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实施主要包括三部分:企业标准体系运行、企业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以及参与各类标准化活动。
(1)企业标准体系的运行
体系运行应遵循整体性、持续性、有效性原则,企业应制定体系运行计划,其内容包括实施标准的方式、内容、步骤、负责人员、应达到的要求等,主要要求包括:
a)最高管理者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以保障标准体系的实施,实现标准体系的持续、有效;
b)标准实施应确保实施标准的相关部门和人员得到相应的标准且保证标准的有效性,并进行必要的企业标准化与专业技能培训;
c)纳入企业标准体系的所有标准均应得到实施,必要时还应形成实施的计划和记录,可按GB/T 35778《企业标准化工作 指南》执行;
d)各部门与标准化管理机构保持联络,确保在标准体系运行和标准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到及时沟通和解决;
e)标准化管理机构应持续跟踪和评估标准体系运行与实际工作状况的一致性,必要时进行调整和完善,以保证体系运行有效。
(2)企业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
对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是指对标准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处理的活动,监督检查的内容包括:
a)实施标准的资源与满足标准实施要求的符合情况;
b)关键点各项控制措施的完备情况;
c)员工对标准的掌握程度;
d)岗位人员作业过程与标准的符合情况;
e)作业活动产生的结果与标准的符合情况。
监督检查可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检查、重点或普遍检查等形式,也可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内外部审核相结合,可采用现场查看与问询、对记录数据进行核实与分析、运用技术或其他方法进行验证等手段。监督检查结果应形成记录或文件,作为考核、改进的依据并进行处置。
(3)参与各类标准化活动
标准化活动包括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参与国家、行业、地方、团体标准制修订,参与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参与国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活动,参与社会团体组织标准化活动,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等。

企业在参与各类标准化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提升企业标准化水平,申报标准化相关奖项、证书等,包括企业标准“领跑者”、国家和省部级奖项等。

5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需要成立自我评价小组,小组成员包括企业标准化工作最高管理者、专职标准化人员、各业务部门技术骨干等,主要内容包括:

(1)企业标准化工作是否满足与本企业有关的国家、行业、地方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是否满足本企业发展战略和方针目标的要求;
(2)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标准是否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能有效实施,是否解决了企业存在的问题,是否取得了效果;
(3)通过对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尤其是标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和潜在的问题是否采取了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是否推动了企业标准体系的持续改进;
(4)自我评价的结果,对于取得的标准化成效,企业应加强推广应用;对于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不符合项目,企业应通过管理评审,明确规定拟采用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充分应用PDCA(策划-实施-检查-处置)管理模式,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生产、经营、管理的实际的或潜在的需求。

结语

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是对企业标准化工作的系统梳理、优化整合和改进提升,可以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企业完成创建工作后可申请标准化良好行为第三方评价,由第三方评价机构对企业标准化工作是否全面、持续、有效进行评价。

END

作者 | 李巧平

编辑 | 赵晨宁

  年度盘点 | 2022年度船舶海洋领域国际标准发布和立项情况

  年度盘点 | 2022年度船海领域国家标准及外文版发布和立项情况

  年度盘点 | 2022年度船舶行业标准发布和立项情况

  年度盘点 | 2022年度船舶海洋领域团体标准发布和立项情况

声明:“中国船舶标准化”原创文章,转载注明出处“中国船舶标准化”,违者必究!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