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Lancet Oncology | 复旦大学樊嘉等合作发现HER2扩增、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道癌的潜在治疗方法

Lancet Oncology | 复旦大学樊嘉等合作发现HER2扩增、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道癌的潜在治疗方法

时间:2023-06-10 来源: 浏览:

Lancet Oncology | 复旦大学樊嘉等合作发现HER2扩增、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道癌的潜在治疗方法

iNature
iNature

Plant_ihuman

专注前沿科学动态,传递科普信息。

收录于合集

iNature

HER2在胆道癌亚群中过度表达或扩增。 泽尼达妥单抗是一种针对两种不同HER2表位的双特异性抗体,在 HER2 表达或 HER2 扩增治疗难治性胆道癌中表现出耐受性和初步抗肿瘤活性。

2023年6月2日,复旦大学樊嘉及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James J Harding等在团队合作在 Lancet Oncology (IF=54)在线发表题为“ Zanidatamab for HER2-amplified, unresectable,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biliary tract cancer (HERIZONBTC-01): a multicentre, single-arm, phase 2b study ”的研究论文,HERIZON-BTC-01是一项全球性、多中心、单组、2b期临床试验,用于治疗HER2扩增、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道癌患者,这些患者先前接受过基于吉西他滨的治疗,疾病进展,在北美、南美、亚洲和欧洲9个国家的32个临床试验地点招募。 主要终点是通过独立的中心评价确定的队列1的客观缓解率。对所有接受任何剂量扎尼达他单抗的受试者进行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评估。

该研究发现Zanidatamab在治疗难治性HER2阳性胆道癌患者中显示出有意义的临床益处和可管理的安全性。 这些结果支持Zanidatamab作为 HER2 阳性胆道癌的未来治疗选择的潜力。

胆道癌,包括胆囊癌、肝内胆管癌和肝外胆管癌,占成人癌症的不到1%。 大多数患者表现为无法治愈、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疾病,局部疾病的5年总生存率为19.1%,远处疾病为3.0%。在一线环境中,患者可采用顺铂-吉西他滨或顺铂-吉西他滨联合度伐单抗(中位总生存期为12.8个月),与单用顺铂-吉西他滨(中位总生存期为11.7个月)相比,总生存期提高。额外的细胞毒疗法的中位总生存期仅为6.2 - 8.6个月,治疗反应不到15%。 因此,对胆道肿瘤的额外治疗方案的需求仍未得到满足。
针对胆道癌特定分子亚型的精准药物对特定患者是有益的。 分子分析已确定 HER2(也称为ERBB2)或其基因在19.1-31.3%的胆囊癌、17.4-18.5%的肝外胆管癌和3.7-4.8%的肝内胆管癌中发生突变、扩增或过表达。 早期小样本量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在胆道癌症中使用各种药物靶向 HER2 改变可带来临床益处。
队列1中每个亚组独立中心评价的客观缓解率(图源自 Lancet Oncology 
该研究评估了泽尼达妥单抗治疗 HER2 扩增胆道癌患者的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晚期胆道癌是历史上预后不良的患者群体。 目前还没有批准的 HER2 靶向治疗胆道癌的分子亚群,因此存在显著的未满足的医疗需求。在2020年9月15日至2022年3月16日期间,87名患者入组了 HERIZON-BTC-01 :队列1中有80名患者(45名[56%]女性,35名[44%]男性;52人(65%)为亚洲人;中位年龄为64岁[IQR 58-70]),队列2中有7人(5人[71%]为男性,2人[29%]为女性;5人(71%)为亚洲人;中位年龄为62岁[IQR 58-77])。
在数据截止时(2022年10月10日),18例(21%)患者(队列1中17例,队列2中1例)继续接受Zanidatamab;69例(79%)停止治疗(64例(74%)患者放射学进展)。中位随访时间为12.4个月(IQR为9.4 ~ 17.2)。 通过独立中心评价,在队列1中有33例患者(41.3% [95% CI 30.4 - 52.8])被证实有客观反应 。16例(18%)患者出现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最常见的是腹泻(4例[5%])和射血分数降低(3例[3%])。无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无治疗相关死亡。
总之,该研究结果显示, 在预先治疗的晚期 HER2 扩增胆道癌患者中,Zanidatamab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并且在反应率和反应持续时间方面具有令人鼓舞的单药活性。研究结果支持Zanidatamab作为 HER2  阳性晚期胆道癌患者的潜在治疗方法。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S1470-2045(23)00242-5

END

内容为 【iNature】 公众号原创,

转载请写明来源于 【iNature】

微信加群

iNature汇集了4万名生命科学的研究人员及医生。我们组建了80个综合群(16个PI群及64个博士群),同时更具专业专门组建了相关专业群(植物,免疫,细胞,微生物,基因编辑,神经,化学,物理,心血管,肿瘤等群)。 温馨提示:进群请备注一下(格式如学校+专业+姓名,如果是PI/教授,请 注明是 PI/教授 ,否则就直接 默认为在读博士 ,谢谢 )。 可以先加小编微信号( iNature5 ),或者是长按二维码,添加小编,之后再进相关的群,非诚勿扰。

投稿、合作、转载授权事宜

请联系微信ID: 13701829856  或邮箱:

觉得本文好看,请点这里!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