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一周科技简讯|研究表明形成长期记忆的确很“烧脑”

一周科技简讯|研究表明形成长期记忆的确很“烧脑”

时间:2024-04-05 来源: 浏览:

一周科技简讯|研究表明形成长期记忆的确很“烧脑”

天府科技云
天府科技云

tianfukejiyun

天府科技云是全省科协系统打造的科技(科普)智能服务交易平台,可帮助科技工作者(团队)智能拓展服务空间、智能转化科研成果、智能承接科研项目;可帮助企事业单位智能共享全省科技人才和技术,广泛便捷获取科技服务;可为您提供权威科普知识。

我国高校研制出

可体内降解的新型压电材料

从东南大学了解到,该校牵头的科研团队设计制备出 一种能够在生物体内自然降解的新型压电材料,为今后研发“微型机器人医生”提供了一条重要技术路径

“压电材料在生活中很常见,比如医院做B超检查的手持探头里,就有压电陶瓷晶片。”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东南大学青年教师张含悦说道,近年来,在生物医学领域,可植入体内的压电材料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利用压电材料的传感特性,我们可以设计一款‘微型机器人医生’,它顺着血管在人体内游走,帮我们监测身体各器官的实时状态,掌握用药后的治疗效果。”

来源:新华社

采用“黑灯试验室”设计

投产成功!

近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六院165所与801所合作建设的电推进试验室, 在短时间内顺利完成建设和调试,并实现一次性投产成功 ,标志着165所进一步拓展了试验领域,具备霍尔电推进试验技术能力。

该试验系统采用“黑灯试验室”设计理念,将数字化手段与试验系统深度融合,在全面可靠的故障诊断系统加持下,试验系统可以实现全周期无人值守不间断试车,大幅提高了试验效率,节约了人工成本。

来源:科技日报

研究表明形成长期记忆的确很“烧脑”

此图显示了学习过程中神经元细胞核DNA受到损伤,释放出DNA(右中大白点)、组蛋白(紫色)和转录因子(红色和绿色)。图片来源: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

最近,美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 如果没有DNA损伤和脑部炎症,就无法形成长期记忆 。这一令人惊讶的发现28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

研究人员表示,大脑神经元发炎通常被认为是一件坏事,因为它可能会导致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问题。但新发现表明,大脑海马体某些神经元炎症对于形成持久记忆是必不可少的。刺激会在特定的海马体神经元中引发DNA损伤和修复循环,从而导致稳定的记忆组合,即代表人们过去经历的脑细胞簇。

来源:科技日报

新方法“近乎完美”控制单原子

提高建造通用量子计算机可能性

泰勒·斯塔克博士将样品装入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用于执行原子级操作。图片来源:伦敦大学学院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工程师和物理学家开发出一种新方法, 首次成功在阵列中可靠地定位单个原子,其接近100%的精度和可扩展性可用于制造量子计算机,使其达到几乎为零的故障率,提高了建造通用量子计算机的可能性

从理论上讲,量子计算有可能解决传统计算机永远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在通用量子计算机中创建量子门的一种方法是将单个原子放置在硅中,冷却到极低温度以保持其量子性质稳定,然后用电信号和磁信号来操纵它们处理信息,就像操纵传统计算机中的二进制晶体管来输出0或1一样。建造量子计算机的各种方法正在研发中,但还没有一种方法能够达到所需的规模和低错误率。

来源:科技日报

下一条:返回列表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