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车网融合互动政策解读

车网融合互动政策解读

时间:2024-01-03 来源: 浏览:

车网融合互动政策解读

调研纪要
调研纪要

diaoyanjiyao

机构调研、电话会议

事件:四部委发布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车网互动与虚拟电厂再迎催化

#发展目标

2025年底前力争建成5个以上示范城市及50个以上双向充放电示范项目。参与试点示范的城市2025年全年充电电量60%以上集中在低谷时段、私人充电桩充电电量80%以上集中在低谷时段。

2030年车网互动实现规模化应用,力争为电力系统提供千万千瓦级的双向灵活性调节能力。

1、空间: 根据政策若2030年车网双向互动带来千万千瓦级响应能力,将带来20%需求侧响应能力增量(根据中电联统计2022年全国日最大错避峰负荷超过 5000 万千瓦vs全国最大用电负荷12.9亿千瓦)。考虑到资源并发使用率,为了实现千万千瓦级别的调节能力,需要有更大规模的车和桩具有双向互动能力,参考目前虚拟电厂可调节容量和接入资源容量比例约10%,千万千瓦级调节能力需要亿千瓦级接入量。

2、产业链变化:

1)充电模块:前级PFC电路的二极管换成可控MOS和IGBT,价值量翻倍,即功率器件成本增加15%。电路的控制板、驱动电路、电源带来成本提升5%。BOM成本整体提升20%左右。双向充电模块当前售价0.5元/w以上(vs普通模块0.1元/w以内)

2)通信与控制设备:场站级调度设备,增加投入10万左右

3)站以上调度平台:类似虚拟电厂,和电网、交易中心联通,根据调研了解接入资源200万千瓦的平台投资500万左右

【车网融合互动政策解读及产业链分析】

一、V to G 技术及政策概述
• V to G 技术是指新能源汽车与供电网络构建的双向互动系统,包括智能有序充电和双向充放电两种主要形式。
• 国家已出台相关政策,促进 V to G 技术发展,并涉及多个企业。
• 电动汽车的智能电池管理模式和双向充放电技术在新政策中的地位相对靠后,参与削峰填谷、智能电虚拟电厂等应用场景。
           
二、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
•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运行分为设备运行层、复合聚集层(虚拟电厂)和电网调度交易层。
• 国家标准在今年发布了三项初级标准,主要关注充电桩建设。
• 实现 V to G 功能需要整车硬件升级,增加电池寿命和循环次数,且电池管理系统需增加放电功能。
           
三、充电桩建设与标准
• 全国充电桩约有 400 万个,能实现 V2G 功能的仅 1000 个,占比 0.025%。
• 目前 C 型桩在推广中,未来将发布 20 千瓦充电桩。
• 国网研发的 V2G 桩为 15 千瓦,旨在最小化对电池的影响。
           
四、虚拟电厂与管理体系
• 虚拟电厂通过多目标优化的调度控制技术和高效的边缘计算架构提升台区运营效率。
• 平台面向用户,展示 V2G 功能,可根据电网和用户需求调节充放电,目前已有保定长汽车工业园和山东大学物流站项目实施。
• 2025 年前,主要目标是实现智能充电,通过峰谷电价机制促进用户充电。
           
五、市场和示范项目
• 私人充电桩的安装占比达 80%,而公共充电桩较少。
• 2025 年前计划建成 5 个示范城市和 50 个以上的双向充放电示范项目,目前已有部分项目在运行。
•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鲁川渝等地区将进行试点示范。
• 30 年内,车网互动技术体系基本建成,市场机制更完善,智能有序充电全面推广。
• 预计 40 年后电动汽车的储能能达到 400GW。

           

Q&A

Q:车网融合互动政策提出的目的是什么?这个政策对储能市场的意义又是如何?

A:车网融合互动政策主要目的是为了支持电网,有助于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电力系统,实现清洁能源消费目标。因为中国调节资源较少,依赖于煤电,新能源的大规模消纳成为一项挑战。电动汽车作为便宜的储能方式,可减少建设储能电站的投资。通过V2G(Vehicle-to-Grid,车对网)技术,电动汽车不仅能够提供能量回馈电网,还能参与市场现货之中进行套利。目前新能源电力占比约为14%,预计未来随着比例增加,对储能的需求将持续上升。政策的提出就是为了促进这一转变,让电动汽车、虚拟电厂、需求侧响应等统一起来,实现新能源的有效消纳。

Q:目前电网侧储能的商业模式发展情况如何?电动汽车在电网调节中的地位和作用会如何变化?

A:电网侧储能和虚拟电厂的商业模式还不够成熟,它们还未被纳入电网的常规资源调度。电动汽车将作为电化学储能的一部分,被视为优质的储能资源,用于电网调节。尽管目前新型概念尚未完全理顺,但政策的推出是鼓励和促进新技术应用的起步。在需求侧响应方面,虽然难以涵盖所有行业,但是政策将推动各种资源的利用,包括电动汽车的参与。而且政策可能会推动对包括电动汽车、充电站运营企业和充电桩生产商在内的产业链的影响评估和潜在补贴考虑,尽管这与电网的投资增加有关,成本分摊和补贴的具体细节尚未明确。电动汽车未来在电网调节中将有重要地位,可能实现有序充电,甚至V2G技术,帮助电网调节,提升灵活性资源。

Q:充电站企业为响应V2G(Vehicle toGrid)模式,应如何做准备以实现商业模式转换和流量变现?

A:充电站首先要面临的问题是将现有的桩改造为有序充电,特别是公共场所的充电站,改造将会比较困难。目前,充电站可以从自身车流量情况出发,做相关分析,评估V2G模式的可行性。为未来的V2G市场做准备,充电站可以考虑聚集起来,提供车辆数据等,有助于快速融入市场。大型场站可着手做聚合前期工作,开发或购买像虚拟电厂这样的系统。此外,站在前沿仍需多方考量,包括电网、车主、小区、场站等因素。

Q:储能系统和V2G在对电网影响上是否相似?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A:储能系统提供了更多灵活性,因为它包含了一个固定的储能组件,而V2G的不确定性更大。将充电站比作风电场,它们在响应电网方面的作用是相似的,增加储能系统就如同给充电站增加了额外的电力资源。差异在于,储能系统为电网提供了更精确和更多维度的调节方式。

Q:关于浙江出台的充电桩电价政策,其调整的峰谷时段及出发点是什么?这会对电网公司带来压力吗?

A:这一政策通过调整峰谷时段电价,旨在降低用户充电成本,并引导用户在低谷时段充电。如果电价差异显著,车主会被激励进行改造以适应有序充电。政府制定的电价政策总体上应该保证电网公司的收支平衡,电价的高峰将更高,低谷将更低,确保总有人在高电价时段充电。这样的设计旨在实现价格激励的效果,同时不会导致电网公司亏损。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