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催化学生分会场获奖名单!| ACS 2023春季年会Highlights!
亚太催化学生分会场获奖名单!| ACS 2023春季年会Highlights!
gh_0320d0d498b4
ACS作为权威科学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全球化学企业、化学家、化学工程师和相关人员的职业家园。
ACS2023春季年会设立亚太催化学生分会场。该分会场邀请报告均来自中国催化领域一流课题组的优秀学生。受邀报告人将获得正式的口头报告证书以及ACS特制纪念品!
分会场名称 :Virtual Graduate Students Symposium in Asia-Pacific Region on Catalysis Science & Technology
分会场主席:
组织主席:傅强研究员,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ACS中国战略与科学发展总监,郑春晓博士
现场主席:傅强研究员,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朱俊发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优秀报告奖
为全面培养青年学者的学术素养,让大家意识到报告交流和文章发表同等重要,ACS 国际分会特设优秀报告奖。一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应不仅会撰写文章,还能够通过逻辑清晰、深入浅出的报告,让同行甚至是其它专业学者听懂自己的研究成果。评委根据报告具体内容(Merit),报告有效呈现(Organization)、 口语和问答表现 (Oral Presentation Skill),评出六位优秀报告奖。
注:
仅提供录音不现场参会的同学不参与评奖
为避嫌,本会场主席的学生不参与评奖
获奖名单
获奖排名不分先后,按获奖人姓氏排序。
-
关桥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导师:路军岭教授
-
洪嘉妮 ,北京大学;导师:江颖教授
-
潘金亮 ,北京大学;导师:吴凯教授
-
王翔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导师:万立骏院士;王栋研究员
-
王子芫 ,厦门大学;导师:李灿院士;范峰滔研究员
-
胥佳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导师:王兵教授;谭世倞教授
获奖人简介
获奖人
关桥桥
导师:路军岭教授
2012-2016年本科就读于郑州大学化学学院,2016年推免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获得物理化学博士学位。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金属纳米催化中催化剂的原子级精细设计与应用研究。以第一/共一作者身份在 Nat. Catal.、J. Am. Chem. Soc.、J. Mater. Chem. C、Chinese J. Chem. Phys. 等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曾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优秀博士论文等,并入选2022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获奖人
洪嘉妮
导师:江颖教授
洪嘉妮,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在读博士生,师从江颖教授,致力于基于q-Plus型扫描探针显微术地自主研发和应用。通过自研的高分辨显微技术,首次在实空间识别氢键网络中水分子、水合质子,以及区分不同构型的水合质子,并观测到了由核量子效应稳定的Zundel 构型水合质子,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上发表共同一作文章。曾获博士生国家奖学金、北京大学校长奖学金、北京大学三好学生标兵、北京大学优秀科研奖等荣誉、奖励。广泛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曾作为优秀博士生代表前往日本参加第十四届“HOPE MEETING”,与多位诺奖得主近距离交流,并获得了“Best poster presentation”的奖项。
获奖人
潘金亮
导师:吴凯教授
潘金亮,博士,2015年毕业于青岛科技大学,获得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士学位;2021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博士学位,师从裘晓辉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轻元素纳米材料元素识别与物性的扫描探针显微学研究;目前为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博士后,导师为吴凯教授,研究方向为模型催化体系的微观机理研究,目前在 J.Am.Chem.Soc. 等期刊上发表SCI文章11篇。
获奖人
王翔
导师:万立骏院士、王栋研究员
2016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并留组开展博士后研究。在合作导师万立骏院士与王栋研究员团队中长期从事单原子模型体系界面电催化机制的原位研究工作。近年来,围绕“单位点体系的界面电催化基础”这一重要方向开展了系统性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学术成果。相关论文发表于 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CCS Chem.、Chem. Soc. Rev. 等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资助等项目。曾获得博士生国家奖学金、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工作者委员会菁青化学奖、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唐敖庆奖学金等多项奖励。
获奖人
王子芫
导师:李灿院士、范峰滔研究员
厦门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联合培养在读博士生,2016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获得应用化学学士学位,并直博保送至厦门大学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iChEM),博士期间主要在大连化物所开展研究,师从李灿院士和范峰滔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纳尺度下(光)电催化反应的原位成像表征,解耦(光)电催化反应中电荷转移和化学反应步骤。搭建原位表面电势显微镜,测量固液界面电势分布,推导催化剂能带结构的动态演变过程。目前以共一身份在 J. Am. Chem. Soc. 和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等期刊上发表SCI文章。
获奖人
胥佳玉
导师:王兵教授、谭世倞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后;201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获得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士学位;202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量子精密测量,发展了多域探针显微集成技术,在单化学键精度上实现了单分子多重特异性的综合表征,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研究工作入选2021年度中科院科技创新亮点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成果选编(七)。
附:邀请报告人名单(排序不分先后)
姓名 |
学校 |
王翔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朱靓 |
上海科技大学 |
裘哲豪 |
上海科技大学 |
王子芫 |
厦门大学 |
周丹丹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韩业创 |
厦门大学 |
韩钰 |
上海科技大学 |
周泽宇 |
上海科技大学 |
王志强 |
华东理工大学 |
洪嘉妮 |
北京大学 |
徐美佳 |
北京大学 |
丁洁琼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关桥桥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曾维旺 |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王天骏 |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马欢 |
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泽花姐 |
厦门大学 |
赖悦苗 |
南方科技大学 |
刘金家 |
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罗序达 |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潘金亮 |
北京大学 |
李红 |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罗杰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朱楚薇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古健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程兴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徐榛 |
北京大学 |
杜鹏飞 |
大连化物所 |
李浩 |
苏州纳米所 |
王建洋 |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杨级 |
厦门大学 |
张冬玲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张杰夫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王宇琪 |
中科院化学所 |
Copyright © 2023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你“赏”我吗?
-
2023年血糖新标准公布,不是3.9-6.1,快来看看你的血糖正常吗? 2023-02-07
-
2023年各省最新电价一览!8省中午执行谷段电价! 2023-01-03
-
GB 55009-2021《燃气工程项目规范》(含条文说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 2021-11-07
-
PPT导出高分辨率图片的四种方法 2022-09-22
-
2023年最新!国家电网27家省级电力公司负责人大盘点 2023-03-14
-
全国消防救援总队主官及简历(2023.2) 2023-02-10
-
盘点 l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现任领导班子 2023-02-28
-
我们的前辈!历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完整名单! 2022-11-18
-
关于某送变电公司“4·22”人身死亡事故的快报 2022-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