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
施一公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
sciencenet-cas
圈内大事,行业洞察,偶尔八卦……来自全球最大的华人科学社区,中国科学报社出品。联系我们:合作事宜market@stimes.cn;投稿事宜tougao@stimes.cn。
文 | 王兆昱
当地时间2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官网公布了2023年(第七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赤道几内亚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的4位获奖者。著名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因在剪接体相关遗传病方面的贡献获奖。
此次获奖的其他3位科学家分别来自埃及、立陶宛与乌兹别克斯坦。据介绍,评审团根据奖项章程评估了4人为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所作的贡献后选出了他们。每人将获得87500美元奖金,颁奖仪式将于3月10日在赤道几内亚的基布罗霍(Djibloho)举行。
4位获奖者概况
施一公,中国第一所研究型私立大学——西湖大学创始校长。因在解码酵母和人类剪接体的原子结构以及阐明前mRNA剪接的分子基础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而受到表彰,其研究可帮助与剪接体相关遗传病的疗法设计。
Mosaad Attia Abdel-Wahhab,埃及国家研究中心食品毒理学和污染物系教授。因开发去除作物中微生物和化学污染物(包括霉菌毒素、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的创新性技术,以减少粮食损失,从而改善粮食安全而受到表彰。
Almira Ramanaviciene,立陶宛维尔纽斯大学化学和地球科学学院纳米技术和材料科学中心负责人。因在设计用于生物分析和生物医学的新型免疫传感器方面的杰出贡献而受到表彰,她的贡献引领了诊断工具的设计和疫苗开发。
Ibrokhim Abdurakhmonov于2012年成立并领导乌兹别克斯坦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中心,因开发可用于识别棉花理想性状(如抗病性、纤维质量和产量)的分子标记而受到表彰。这些分子标记能够使育种者更快、更准确地识别和选择具有这些理想性状的植物。
屠呦呦、李兰娟曾获该奖
据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赤道几内亚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由UNESCO和赤道几内亚于2008年设立,以支持《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现。该奖项的核心目标是鼓励研究、加强研究者之间的合作,以及强化生命科学领域卓越中心(CELS)的网络,以加速世界各地的科学进步。
此前,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李兰娟分别于2019、2022年获得该奖项。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因在寄生虫病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而获奖。她和团队成员发现了一种全新的抗疟疾治疗方法——青蒿素,并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治疗了成千上万的疟疾病人。自本世纪初以来,世界卫生组织一直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综合疗法作为疟疾的一线疗法。
2022年,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断与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因在传染病(包括新冠肺炎、流感和重症病毒性肝炎)方面的创新方法而获奖。她发展了微生态学理论,强调微生物组的意义。此外,还创造出一种独特的人工肝脏,改善了严重肝病和肝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
编辑 | 方圆
排版 | 华园
合作事宜: hezuo@stimes.cn
投稿事宜: tougao@stimes.cn
-
2023年血糖新标准公布,不是3.9-6.1,快来看看你的血糖正常吗? 2023-02-07
-
2023年各省最新电价一览!8省中午执行谷段电价! 2023-01-03
-
GB 55009-2021《燃气工程项目规范》(含条文说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 2021-11-07
-
PPT导出高分辨率图片的四种方法 2022-09-22
-
2023年最新!国家电网27家省级电力公司负责人大盘点 2023-03-14
-
全国消防救援总队主官及简历(2023.2) 2023-02-10
-
盘点 l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现任领导班子 2023-02-28
-
我们的前辈!历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完整名单! 2022-11-18
-
关于某送变电公司“4·22”人身死亡事故的快报 2022-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