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15所医学院排队改名,今年已批3所,最遗憾和最成功院校出炉

15所医学院排队改名,今年已批3所,最遗憾和最成功院校出炉

时间:2023-12-24 来源: 浏览:

15所医学院排队改名,今年已批3所,最遗憾和最成功院校出炉

原创 1822老学长 1822老学长
1822老学长

laoxuezhang1822

这里是一群热情的老学长,聊大学、深造、就业的自留地

时隔三年,大学更名工作于2023年重启。在这一年里,教育部批准更名的大学中,医学院校大放异彩,共有4所获得更名批准或改名成功,另外还有12所正在排队更名中。

一切说明,医学院校在教育部的规划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也说明了社会对医学资源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尤其是三甲以下医院或县乡一级医院。

为什么高校热衷于更名“大学”?一方面,提升知名度,利于录取优质生源,吸引高水平师资;另一方面,争取更名大学的过程也是院校提升的过程,因为需要很多指标符合标准才行例如教师学历、科研水平、学科布局及硕士点等等。

01

2023年更名成功院校

今年共有 潍坊医学院、蚌埠医学院、赣南医学院 三所西医院校在11月获得教育部更名批准,拟升级为医科大学。河北中医学院2023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河北中医药大学。

在此之前的几年,已经陆续有一些医学院系更名。例如泰山医学院2019年更名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遵义医学院2018年更名遵义医科大学等等。

在近几年获批的医学院校中,大部分医学院处于教育资源相对不发达的省份或者处于二三线城市,正是医疗资源需求旺盛的区域。

02

12所院校继续排队中

目前根据公开的网上资料,大体统计了一下有12所正在排队等待更名,有的申请手续已经到了教育部层面因种种原因可能没有获批,有的还在省层面等待上报,有的呼喊了很多年更名,但进展十分缓慢,把网友都快绕晕了。

03

最遗憾的学校

今年掀起了医学院校更名狂潮,几个人口大省和高考大省均有斩获,比如山东、河北、安徽、江西等等。

然而呼喊时间最久的省份和院校今年落榜了!

河南作为人口大省,一所专门的“医科大学”都没有,可谓与人口基数和考生基数不匹配。新乡医学院申请更名良久,都说它是最稳的,没想到就它落榜了。网上流传的原因很多,但都不是官方信息。

安徽都已经有2所医科大学了,而且第三所“皖南医学院”也在申请更名中。

新乡医学院 在计划更名的医学院校中实力算强的,第四轮学科评估3个C类,其中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均为C,药学C-,超过了更名成功的蚌埠医学院(第四轮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均为C-),在软科医学类排行榜上居34名,排名在它后面的一大堆院校已经改名成功了。

04

更名最霸气的院校

过去更名最霸气的医学院校当属西南医科大学(泸州医学院)。

西南医科大学 :听名字就高大上,一不小心会被当成211级别的高校。西南地区的医学强校昆明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都没有它的名字霸气。

西南医科大学是由泸州医学院改名而来,而且改名过程相当戏剧化。2015年4月,教育部批准泸州医学院更名为了四川医科大学,但仅过了半年就被叫停,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据说四川医科大学很容易让人误会是原四川医学院。

改名霸气的还有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

听名字是不是很容易感觉这两所分别是山东、广东最牛的医科大学。其实不是!山东有山东大学这个医学扛把子,还有青岛大学老牌医学强校。广东就更别说了,有中山大学这个王炸,还有南方医科大学这所中国医学界的牛校,还有钟南山院士坐镇的广州医科大学等等。

这些改名成功的院校,知名度和录取生源都有了长足进展。

05

回顾与建议

对于学院升格为大学,这无疑是实力提升的一种体现。取一个好听的学校名字确实有利于招生分数,但归根结底还是要靠自身的学科实力。否则时间久了,还是会打回原形。

国内读书来说, 更多地 应该关注学科评估、一流学科建设入选情况,想走科研道路的,多关注下各校相关学科的学术排名,保研率和深造质量等等,就业路线的多关注本行业就业声誉。

医学最好要读研,而且起初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远多于其他学科。

高考生选专业及在读本科生保研/留学 ,可参考下述资料。

------------------------END-----------------------

实用资料汇总:

1、高三学生(专业选择)

一些报考选专业和就业数据的文章,高三学生及家长可以参考一下,例如: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类选校规则,后续学习规划,3名校就业数据参考

电气类: 电气工程类选校原则,入校后规划,各校就业数据参考,你报对了吗

金融类: 金融专业适合哪些人报考?入校后规划,3校就业数据参考

计算机类: 计算机类报考的几个原则,读了就能进大厂吗?如何做好学习规划

2、在读大学生(大学规划)

有需要了解 如何做好大学规划 、读研深造的准大学生或在读大学生,大学规划时间宜早不宜迟,也可以参考大学规划专栏合集(含11篇文章): 专栏介绍:以亲身经验,整理一份大学学习规划、保研留学就业指南 ,或点击主页大学规划菜单查看。

最后提醒,老学长们只发干货文章,一定记得点击 关注+赏 ,免得找不到了。

备注:文中如有引用非自制的图或表均来自公开网络资料,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文仅为编者观点,带有局限性,不作任何决策依据。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