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石宝友团队庄媛ES&T:铁颗粒物界面转化NO3-生成N-DBPs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石宝友团队庄媛ES&T:铁颗粒物界面转化NO3-生成N-DBPs新机制
Environmentor2017
分享环境领域内学术进展、热点资讯、招聘信息
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是饮用水中的高毒性污染物。虽然NO 3 - 不能直接与氯反应产生N-DBPs,但本研究发现NO 3 - 可以促进腐蚀铁管中N-DBPs的形成,同时大多数新产生的N-DBPs具有芳香类结构。Fe(II)与天然有机物之间形成的Fe−O−C键促进了以吡咯N为中间体N物种的N转化电子转移过程。密度泛函计算证实,Fe(II)和铁氧化物共存有效地降低了NO 3 - 还原的吉布斯自由能。在无内衬铸铁管中,水样的细胞存活率从74.3%(空白)大幅下降到45.4%(高NO 3 - 时),进一步证实了高毒性N-DBPs的生成。因此,在发生铁腐蚀的饮用水输配系统中,低毒的NO 3 - 可能通过转化生成N-DBPs,增加水质风险 。
研究背景
近年来,各国饮用水水质标准对常规含碳DBPs进行了日益严格的控制。然而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虽然浓度远低于含碳DBPs,但其毒性效应远高于后者。大量研究证实,N-DBPs具有致突变性、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卤代乙腈(HANs)是最常见的一类N-DBPs 。
饮用水在到达用户龙头之前需要经过管网的输配过程,且铁质管道和管件在管网系统中大量使用。饮用水在输配过程中容易因为铁腐蚀、铁释放而产生Fe(II)和铁颗粒物,特别是在腐蚀管垢与水接触的界面区域,Fe(II)和铁氧化物可以大量共存。以往研究发现,饮用水中的铁氧化物在一些情形下会促进消毒副产物生成,然而,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金属氧化物对含碳DBPs的影响,N-DBPs在铁氧化物界面的生成与转化机制尚不明确,给水管网输配过程中氮的迁移转化对N-DBPs生成有何影响尚不清楚。
图文导读
在腐蚀的无内衬铸铁管中,“NO 3 - -Rich”条件下(20 mg/L,以N计。参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规定,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因水源与净水技术受限时硝酸盐含量限值为20 mg/L)管道中HANs比空白样品“Blank”中显著增加( p <0.05)(图1a)。为了区分不同铁物种在饮用水条件下对N-DBPs生成的贡献,在烧杯中研究了含有不同铁物种HANs的生成(图1b)。在单一铁物种存在下,包括FeOOH(F1)、Fe 3 O 4 (F2)和Fe(II)(F3),NO 3 - 对HANs的生成没有明显影响。而Fe(II)和铁氧化物(M1和M2)的共存显著促进了“NO 3 - -Rich”条件下HANs的生成( p <0.05),“NO 3 - -Rich”条件下M1和M2的HANs分别比“Ctrl”提高了21.15%和27.05% 。
在三个铁管道中,P3的N-DBPs种类最多。在“Blank”条件下,P3中共鉴定出39个N-DBP,包括4个DBP-1N(含一个氮的N-DBPs)、32个DBP-2N(含两个氮的N-DBPs)和3个DBP-3N(含三个氮的N-DBPs)。在P3中,“NO 3 - -Rich”条件下的N-DBPs高于“Blank”。在三种管道中,P3具有最高的总铁浓度,由此推测,包括Fe(II)和铁氧化物在内的铁腐蚀产物在N-DBPs的形成中发挥关键作用。“Blank”样品中产生的N-DBPs主要由高含氧化合物类组成,具有富含羧酸的脂环族分子结构,但值得注意的是,“NO 3 - -Rich”样品中生成的N-DBPs大多分布在0.1≤O/C<0.67的范围内,其具有芳香结构,而芳香族DBPs表现出比脂肪族DBPs具有高数十至数百倍的毒性。因此,“NO 3 - -Rich”样品中的毒性风险由于产生的N-DBPs而大大增加,尤其是具有芳香结构的N-DBPs 。
同位素实验表明,烧杯中0.25 mM Fe(II)+ 0.25 mM FeOOH共存时,
15
N NO
3
-
可转化为
15
N氨氮,转化率为28%。
“ NO 3 - -Rich - ”情形下,管道颗粒物形成了更强的 Fe−O−C 键,有助于提升铁颗粒物对 DBPs 生成的催化效果。“ NO 3 - -Rich ”情形下,体系中可以检测到吡咯态 N ,而在“空白”体系中检测不到 N 物种,表明氮转化后形成的具有吡咯态的 DON 与铁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
MTT 细胞毒性实验表明,“高 NO 3 - ”情形下,细胞存活率由 74.3 % 降至 45.4 % ,推测上述芳香性 N-DBPs 的生成对于毒性提升具有重要贡献。
环境意义
研究结果对给水管网中铁颗粒物的风险提供了重要启示,除了铁颗粒引起的变色外,它还可以通过诱导NO 3 - 转化生成高毒性N-DBPs进一步增加水质风险。此外,低毒性NO 3 - 导致高毒性N-DBPs的增加,也揭示了饮用水中NO 3 - 的新风险。因此,当给水管网中NO 3 - 浓度较高伴随管道铁腐蚀发生时,NO 3 - 可能通过转化为N-DBPs提升输配过程水质风险 。
本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1978652, “给水管网中金属元素形态及其微生物/有机物共存沉积物对消毒副产物生成与转化影响机制”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2022044,“给水管网中铁颗粒物形成机制及其健康风险”)、中科院饮用水重点实验室自由课题(“饮用水中铁介导消毒副产物产生机制及其水质风险”)资助完成 。
作者简介
投稿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石宝友课题组组庄媛副研究员 。 投稿、合作 、转载、进群,请添加小编微信Environmentor2020!环境人Environmentor是环境领 域 最大的学术公号 ,拥有 15W+活跃读者 。由于微 信修改了推送规则,请大家将环境人Environmentor加为 星标 ,或每次看完后点击页面下端的 “赏” ,这样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每日的推文! 环境人Environmentor现有综合群、 期刊投稿群、基金申请群、留学申请群、各研究领域群等共20余个,欢迎大家加小编微信Environmentor2020,我们会尽快拉您进入对应的群。
往期推荐
ES&T主编/副主编:我的论文为啥未送审就被拒稿?
扫描二维码,快速入群~
-
2023年血糖新标准公布,不是3.9-6.1,快来看看你的血糖正常吗? 2023-02-07
-
2023年各省最新电价一览!8省中午执行谷段电价! 2023-01-03
-
GB 55009-2021《燃气工程项目规范》(含条文说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 2021-11-07
-
PPT导出高分辨率图片的四种方法 2022-09-22
-
2023年最新!国家电网27家省级电力公司负责人大盘点 2023-03-14
-
全国消防救援总队主官及简历(2023.2) 2023-02-10
-
盘点 l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现任领导班子 2023-02-28
-
我们的前辈!历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完整名单! 2022-11-18
-
关于某送变电公司“4·22”人身死亡事故的快报 2022-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