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天然气销路缘何受“堵”?——广东天然气市场调查系列报道之一
◆广东天然气市场销路受堵,一因市场供过于求,二因用户主体单一,三因气电价格难以有效联动。
冬季悄然来临,天然气销售业务在广东随之“降温”。在冬季需求本应旺盛的节点,天然气销路缘何受“堵”?如何最大程度打开天然气销售局面?10月底,记者辗转于广东省深圳、珠海、中山等地,走访近十家企业,试图还原广东天然气市场真实状况,挖掘海油气销售困难的内在成因。
一“堵”资源:供过于求时用哪种气源
轮渡一小时,从一个经济特区到达另一经济特区。无论深圳还是珠海,同样湛蓝的天空,让人联想到清洁能源的驻足。仅在珠海高栏港经济区,记者初步统计,海油气的竞争气源就有三:一是来自北方液化厂的“北气”。二是当地的蒸汽热网。三是汽柴油、LPG等天然气的替代能源。
当市场开拓遭遇瓶颈,想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难道供过于求?
从气源来看,确有多股“气”流汇集广东。就中国海油而言,目前,番禺30-1、流花19-5气田开采的天然气登陆珠海横琴终端进入广东管道。荔湾3-1气田开采的天然气在珠海高栏终端登陆,经广东管网高栏连接线进入广东管道。海气之外,广东大鹏LNG、珠海LNG把进口天然气引入广东市场。
据统计,上述已投产项目天然气供应能力超180亿立方米/年。另一组数据则显示,2013年广东省的天然气消费量为128亿立方米,今年该数据预计达140亿立方米,但少于预期。中国海油手握的资源量,足以满足广东之需。
此外,中国石油西气东输二线今年供应广东省气量将达29亿立方米,“十三五”期间有望达到100亿立方米/年,中缅线和途径福建的西三线也分别将有40亿立方米/年和100亿立方米/年的天然气输送到广东。中国石化规划广西LNG供应广东省20亿立方米/年,新粤线供应煤制气85亿立方米/年。去年,6亿立方米“北气”借助槽车注入广东市场。加上东莞九丰等当地企业卷入,一场正面交锋不可避免。
受此影响,作为广东最大的天然气供应方,2013年,中国海油在广东的天然气市场份额为80%,而3年前这一数据是95%。
“如果下游市场足够大,气源之间互不干扰;若市场用气需求量少于资源供应量,用户就有选择的余地了。”在中海广东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炳看来,用哪种气,是一道很现实的选择题。
二“堵”市场:天然气发电的盘子到底有多大
放眼市场端,广东省天然气用户主要分三类:一是燃气电厂,其总用气量约占广东天然气总供应量的65%。二是工业用户,目前消费比例相对较小,且呈现明显季节性。其中,制衣、纤维加工等企业用户“赚钱开机,赔钱关机”,随着生产淡季来临,其对天然气的需求势必大幅降低。三是民用气,因城市人口相对固定,增长潜力有限。显然,燃气电厂是天然气市场的“最大蛋糕”。
当市场主体过于单一,风险随即而来。从发电产业大环境来看,电网购电的优先顺序是先核电、再水电,然后是调峰电厂。今年南方雨水充沛,水电成本低,更是把燃气电厂挤向市场一角。
气电难以有序联动,也是市场不断收窄的一条“隐线”。“上下游供用气规律不同,气田开井后马上能达产,而下游新投产的电力配套设施要有调试过程。比如,电厂经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才能投产,发电量指标也需服从电网的安排。”李炳分析道。
“到了冬季,北方迎来天然气用气高峰,而南方的天然气需求量却陷入‘低谷’。”嘉明电厂的工作人员介绍,用电量与气候因素密切相关。在南方,随着冬季来临,当气温降至26摄氏度以下,空调使用量将减少,用电量明显下滑,进而影响天然气需求量。
反观上游供应,因不易储存的特性,海气素来被称作“直肠子气”,即上游开采的天然气,下游需要尽快使用。因此,上游气田开发,往往要以下游市场的落实为前提。
在广东,既有位于全国经济最发达区域序列的珠三角,又有位于全国贫困县序列的东西两翼及山区县。“用户过于集中,并非扇形结构,落后地区天然气用户少,在市场未完成培育前,完全从经济效益而言,不足以支撑一条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在此建设管道成本太高。”广东珠海金湾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周云海说,区域发展不平衡,造成广东天然气市场发育不平衡。
三“堵”价格:气价与电价之间的平衡点在哪儿
10月24日,走进中山市某电厂,一片静悄悄。事实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激战”已经打响。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目前的管道气价格,该电厂“发一度电要亏将近一毛钱”。显然,气价超过电厂可承受范围,政府补贴成为其存活下去的“救命稻草”。
“广东多数9E燃机电厂按照全年4.8亿千瓦时的发电指标运行发电,如超过该指标,补贴难以落实。”该电厂负责人称,目前该电厂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发电量指标低。
采访中发现,中山南朗电厂原计划扩建两台9F级46万千瓦机组,目前处于暂缓状态。同一地区的国电中山电厂,也因受电价与气价的双重困扰,项目核准多年却一直未开始建设。整个广东,目前有20多台9E机组主要靠政府补贴生存。
价格困扰不止于此。在高栏港经济区,“一地两价”现象屡见不鲜:珠海BP化工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购买了低价的番禺气,而当地其他企业之后购买的天然气价格相对较高。甚至还存在“一企两价”的现象,如华峰石化,一期项目与二期项目使用的天然气就存在价差。
客观来讲,目前燃气发电存在亏损问题,有气价较高的原因,也有国内电力价格尚未市场化的原因。广东省石油学会发布的《2013年天然气市场回顾及2014年展望》称,天然气行业的产业链上游还需国家宏观层面调节,推进天然气价格调整,管网运营等重大问题的改革将对下游市场开发和竞争模式产生深刻影响。
气价、电价与政府补贴三者到底该是怎样的关系?采访临近尾声,该电厂负责人说,“理想状态是,没有政府补贴电厂能活得下去。”(记者杨彬 孙国徽 牟银滔)
(广东天然气市场调查系列报道之二预告:去哪儿寻找新的市场增长点?)
-
2023年血糖新标准公布,不是3.9-6.1,快来看看你的血糖正常吗? 2023-02-07
-
2023年各省最新电价一览!8省中午执行谷段电价! 2023-01-03
-
GB 55009-2021《燃气工程项目规范》(含条文说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 2021-11-07
-
PPT导出高分辨率图片的四种方法 2022-09-22
-
2023年最新!国家电网27家省级电力公司负责人大盘点 2023-03-14
-
全国消防救援总队主官及简历(2023.2) 2023-02-10
-
盘点 l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现任领导班子 2023-02-28
-
我们的前辈!历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完整名单! 2022-11-18
-
关于某送变电公司“4·22”人身死亡事故的快报 2022-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