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应用实例|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弥胜利教授课题组《Small》:基于像素化组装的可重编程可集成微流控功能模块的磁控柔性驱动器

应用实例|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弥胜利教授课题组《Small》:基于像素化组装的可重编程可集成微流控功能模块的磁控柔性驱动器

时间:2024-03-14 来源: 浏览:

应用实例|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弥胜利教授课题组《Small》:基于像素化组装的可重编程可集成微流控功能模块的磁控柔性驱动器

高分子科学前沿
高分子科学前沿

Polymer-science

「高分子科学前沿」关注高分子、材料、化学领域全球最新科研进展!坚持“有趣、有料、前沿”,入选“2018年度十大明星学术公众号”。关注我,为高分子行业点赞助力!投稿、荐稿、合作请联系邮箱:editor@polysci.cn

以下文章来源于PuSL高精密3D打印 ,作者赵笑宇

PuSL高精密3D打印 .

摩方精密全球独创的面投影微立体光刻(PμSL)技术,可提供目前全球唯一的最高精度达到2μm的高打印精度,且兼具工业水准的加工公差控制能力。该技术具备成型效率高、打印精度高等突出优势,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前景的微纳加工技术之一。

磁控柔性驱动器通常由具备磁响应变形能力的柔性复合材料制备获得,在外加磁场的驱动、控制、引导下,可实现非接触式的连续形变、灵活运动、输运货物等功能。磁场驱动凭借其中低频磁场安全性高、可穿透人体组织而不发生明显衰减、通过电信号可实现精准控制等优势,近年来在生物医疗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也逐渐成为了学科交叉和前沿探索的研究热点。然而,传统的磁控柔性驱动器在制备后其磁分布也随之确定,所以目前缺乏一种具备可重编程能力、能够高效集成其他功能模块的磁控柔性驱动器。
近日,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弥胜利教授团队报道了一种像素组装式的磁控柔性驱动器的制备工艺 ,可应用于低成本、可回收、可重编程的磁控驱动器的构建,实现定制化结构变形与仿生运动(抓取、游泳、蠕动等),并集成微流控功能模块可用于开关阀控制、曲率调节、动态芯片结构与液体药物输送机器人等。
相关研究成果以 Reprogrammable Magnetic Soft Actuators with Microfluidic  Functional Modules via Pixel-Assembly” 为题发表在 《Small》 上。本文通讯作者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弥胜利教授。第一作者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2023级博士生赵笑宇。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深圳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计划的支持。
在该项工作中,团队利用PDMS-NdFeB混合物所制备的像素点与硅胶薄膜之间基于伦敦色散力可逆粘附作用,通过运用旋涂、打孔、充磁的方法建立了磁性像素点的基本单元库。根据预期变形设计结构的磁分布,进而基于粘贴组装的简易方式构建了 具备重编程能力的磁驱动柔性驱动器 ,如图1所示。
图1 像素化组装磁控柔性驱动器
团队构建了 多样化功能的磁驱动柔性驱动器 ,实现了折纸、剪纸、图案化变形(图2),以及六爪抓取、树叶飘动、章鱼游泳、蠕虫蠕动等仿生运动(图3)。
图2 具备不同磁分布的磁控柔性驱动器在磁场响应下的变形
图3 多种运动模式的仿生磁控驱动器
随后团队将微流控功能模块集成到硅胶基底层,应用于微流控芯片的开关阀控制、芯片曲率调节、流体混合、动态微流控芯片结构的构建,并开发了一款液态药物递送的磁驱动爬行机器人。该机器人结合毒牙式微针,具备体内定点药物释放的应用潜力,如图4所示。该微针阵列由 摩方精密microArch® S230(精度:2μm) 制备完成,12根微针均匀分布在圆环基底上,单个针体呈圆锥形毒牙状,底部直径为250μm,高度为450 μm,SEM图像显示了微针的毒牙状形貌(图4g)。
图4 磁驱动液态药物递送机器人
结论: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像素化组装的磁控柔性驱动器的制备工艺,建立了磁性像素点所构成的基本单元库,通过粘贴组装的方式构建具备各类可重编程磁分布的结构 。这些结构展现了多样化、可拓展的变形与仿生运动,同时为微流控功能模块的集成提供了接口,从而在磁场驱动下实现了开关阀、曲率控制、流体混合、动态三维微流控结构和液体输送机器人等应用。然而,为实现更广泛的应用,还需要解决一些限制因素:利用自动化设备来取代繁琐的手工装配;提高像素的精度,并实现批量生产;通过更精密的磁驱动平台实现复杂任务中的高精度磁场操纵等。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smll.202310009

欢迎各位专家学者提供稿件(微纳3D打印相关研究成果、前沿技术、学术交流)。投稿邮箱:bmf@bmftec.cn。  

该文章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与我司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最受关注文章  TOP 5

  • Science:仿南洋杉3D毛细锯齿结构表面流体自主择向

  • 清华大学李晓雁教授课题组《Small》:混合多层级点阵材料的构筑设计与力学性能

  • 北航文力课题组《Nature Communications》:基于超精密3D打印柔性传感的软体机器人“非接触式”交互示教

  • 哈工大(深圳)马星团队和中科院刘志远研究员《Nature Electronics》: 基于可调塑性的凝固态液态金属的3D柔性电子

  • 香港中文大学张立团队《Nature Communications》:基于屈曲不稳定性编码的非均质磁化实现软材料结构动态形貌的调控

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官网

下一条:返回列表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