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功能化MOF纳米限域Cl2用于Li-Cl2二次电池

功能化MOF纳米限域Cl2用于Li-Cl2二次电池

时间:2023-04-13 来源: 浏览:

功能化MOF纳米限域Cl2用于Li-Cl2二次电池

CCL助手 康桥电池能源CamCellLab
康桥电池能源CamCellLab

gh_6f92e0be0b72

“康桥电池能源CamCellLab”专注于新型电池技术、算法模型、数据驱动及可视化、电池管理技术方案研究与专家咨询服务。

收录于合集

提示 点击上方 " CamCellLab ", 关注本公众号。

电池
研究

导语

导读: 传统锂-亚硫酰氯电池因高能量密度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但其为一次不可充电池。可充电锂-氯气(Li-Cl 2 )电池是在此基础上2021年首次实现的一种新型高能量密度电池,具有1200 mAh/g的高比容量和3.6 V 的高输出电压。然而,为了实现Li-Cl 2 二次电池的实际应用,需要克服以下问题。
首先,由于多孔碳对Cl 2 分子的物理吸附较弱,Cl 2 反应受到限制。其次,过量的LiCl生成到碳孔中往往会阻塞Li + 传输和Cl 2 扩散的通道,阻碍进一步的电化学反应。此外,未结合的Cl 2 的穿梭效应会导致电池容量衰减,特别是在高输出容量下。因此,设计具有合理多孔结构的正极材料对于实现高性能锂-氯气二次电池至关重要。

01 研究背景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陈维团队联合江海龙和李震宇团队,提出在Li-Cl 2 电池中应用具有路易斯碱性官能团的多孔MOF来改善正极Cl 2 /LiCl的转化反应(图1)。在理论预测的指导下,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筛选出具有-NH 2 官能团的MOF应用在Li-Cl 2 电池中。

冷冻透射电镜和低剂量高分辨透射电镜表征表明,UiO-66-NH 2 在循环过程中保持非常稳定的结构,XPS验证了-NH 2 基团对Cl 2 和LiCl的强亲和力,从而提高了其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

论文中设计的Li-Cl 2 @MOF电池最高放电比容量可达2000 mAh/g,并在1000 mAh/g的比容量下稳定循环超过500次。同时,该Li-Cl 2 @MOF二次电池在低温-40 ℃下依然可以稳定工作 (图2)。该文章发表在国际期刊 Joule 上。胥燕博士(现任职于苏州大学能源学院)为本文第一作者。陈维、江海龙和李震宇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论文的第一单位。

图1.  (a)不同官能团的MOF对Cl 2 的吸附能对比。(b-d)UiO-66-NH 2 和UiO-66吸附Cl 2 。(e)Li-Cl 2 @MOF(UiO-66-NH 2 )二次电池及其正极Cl 2 /LiCl反应机理示意图。

图2. UiO-66-NH 2  MOF材料的基本表征。

图3. Li-Cl 2 @MOF二次电池在室温的电化学性能。

(a) Li-Cl 2 @MOF电池在1000 mA/g电流密度下的循环性能。(b) Li-Cl 2 @MOF电池不同循环圈数的充放电曲线。(c) Li-Cl 2 @MOF电池在500至2000 mAh/g容量下的充放电曲线。Li-Cl 2 @MOF电池在150 mA/g至1100 mA/g电流密度下的(d)充放电曲线和(e)循环性能。(f) 本工作与先前报道的多孔碳在累积比容量、电流密度、循环寿命、工作温度范围、库仑效率和最大比容量方面的对比。

图4. Li-Cl 2 @MOF二次电池在低温下的电化学性能。

(a) Li-Cl 2 @MOF电池在0℃--40℃下的循环性能。(b) Li-Cl 2 @MOF电池不同温度下的充放电曲线。(c) Li-Cl 2 @MOF电池在-25℃下的循环性能。(d) Li-Cl 2 @MOF电池-25℃下的充放电曲线。     

图5. 反应后MOF正极的表征。

(a) UiO-66-NH 2  MOF吸附Cl 2 和LiCl的示意图。初态、放电到2V、充电到500 mAh/g、充电到1000 mAh/g的UiO-66-NH 2  MOF的(b)C 1s XPS和(c)N 1s XPS图。(d)放电到150 mAh/g的UiO-66-NH 2  MOF的低剂量TEM图。(e)CTF修正的(d)图。(f)放电到2V和充电到1000mAh/g的UiO-66-NH 2  MOF的XRD图。

图6. 反应后MOF正极的表征。 (a) 大面容量Li-Cl 2 @MOF电池的电化学性能。软包电池的(b)循环性能和(c)放电电压曲线。

         

声明:欢迎广大学者踊跃投稿 。本栏目信息来源及内容仅作为学术课题研究、技术交流等用途,不作为商业用途;文章观点仅供分享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处理。本公众号转载内容为传播分享知识资讯。转载版权归原作者,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END——
康桥电池能源CamCell Lab 专注于新型电池技术、数字孪生仿真模型、数据驱动、数据可视化、技术方案研究与专家咨询服务,欢迎关注 。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