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0万+企业相继成立,储能市场奏响“冰与火之歌”
在“双碳”政策背景下,储能被认为是一个极具确定性的行业。
“现在确实是非常难做。”一位接近
比亚迪(002594)储能
的内部人士王伟(化名)告诉时代财经,或许到明年,很多储能企业将不复存在。
在外界看来,储能市场的火爆程度已经达到极致,但于一线人士而言,市场感受到的热度只有60%—70%。
据天眼查数据,截至10月10日,全国现存储能企业已超10万家;单2023年,全国新注册储能相关企业即高达5.02万家,约占总数的50%。
数以万计的储能企业集中成立,一方面证明了行业的高景气度与高吸引力,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高度竞争。
业内普遍认为“今日之储能即昨日之光伏”,火爆时,各路人马一哄而上,然而能坚持到最后的,不知道还能有多少家?
在“双碳”政策背景下,储能被认为是一个极具确定性的行业。
光大证券预测,到2025年,中国储能市场规模将达到0.45万亿元,到2030年,该规模将增长至1.3万亿元左右。
正因如此,储能企业蜂拥而至。然而,新玩家的不断涌入叠加各行各业的跟风跨界,使得储能赛道显得有些拥挤。
据数据,截至10月10日,储能板块相关上市公司共计292家
。仅2023年上半年,就有包括食品、白酒、房地产、玩具、陶瓷等行业在内的超15家上市公司跨界储能。
“万人过河,但真正上岸的只有几个,市场就是这么残酷。”奇点能源华东区销售经理杨飞告诉时代财经,对于他而言,即便在业内有着多年经验,绝大多数储能企业的名字还是连听都没听说过。
10月9日,
江苏大学储能技术与应用培训中心副主任王洪旗
告诉时代财经,储能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其产业发展速度非常快,当前,整个行业正处在商业化初期。
然而,很多企业还没等享受到储能带来的红利,就已经开始走向危机。
王伟表示,资金和技术是储能企业发展的两大关键要素。头部企业既有资金又有技术;中间梯队企业或有资金或有技术;末端企业既没资金又没技术,势必要被市场淘汰。
如今,愈演愈烈的“价格战”正在考验着每一家储能企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
2023年5月的杭州储能大会上,中创新航(03931.HK)相关人士曾告诉:“储能系统报价约在1.20元/Wh左右。”
几个月后,集采4小时储能系统最低报价跌破0.9元/Wh,更值得一提的是,储能电芯的报价已跌至0.50元/Wh左右。
王伟表示,储能产业链中,PCS(储能变流器)、EMS(能量管理系统)的价格基本不会有太大的浮动,价格浮动最大的还是电芯,至于电芯价格的涨跌,主要取决于上游碳酸锂的价格走势。
这也意味着,碳酸锂价格如果继续走低,电芯的价格将继续向下浮动。
对于像宁德时代(300750)(300750.SZ)、比亚迪(002594.SZ)等头部企业而言,所谓的“价格战”还不足以对其产生影响。受益于上游锂矿资源及全产业链的布局,头部企业对于储能电池成本的把控也要远强于外采企业。
而对于那些不占据成本优势的储能企业来说,生存变得十分艰难,盈利更无从谈起。
2023年5月17日,
远景能源储能事业部总经理郑汉波
在中国(山东)储能高峰论坛上直言:“到明年,80%的储能企业会倒下。”
值得注意的是,
在高度竞争的背景下,储能电池市场也已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而造成此局面的,正是国内电池厂商的盲目扩产。
据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
发布的数据,截至目前,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300014)、海辰储能、楚能新能源、赣锋锂业(002460)、鹏辉能源(300438)、瑞浦兰钧、孚能科技、厦门时代、盛虹集团、天津力神、德赛电池(000049)、昆宇电池等70家以上企业动力及储能电池项目扩产,涉及产能规划超1600GWh,总投资金额超7000亿元。
此外,GGII的数据显示,当前国内储能电池产能已超200GWh,整体产能利用率从2022年的87%下降到2023年上半年的不足50%。
另一方面,“储能集成的市场需求是切实存在的,但是,市场需要慢慢打开。整体的需求并不能直接转化为短期内的销量,这期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杨飞说。
王洪旗表示,储能产业链很长,上中下游各有不同,有些产业链(如储能电池)确实存在供过于求的现象,但大部分产业链并没有达到产能与需求的平衡,供给甚至还远远不够。“目前,储能向各个领域及应用场景的延伸才刚刚开始。”王洪旗补充道。
事实上,对于储能行业的发展变化,一线人士的感受尤其明显。“在去年,多数人完全不知道储能,出去与外界交流时,我们需要用“大型充电宝”这个概念去进行类比、解释。今年的情况则完全不同,很多人已经大概知道了储能的充放电逻辑。”杨飞表示,目前来说,华东市场整体情况较为可观,客户群体以工商业耗电用户为主。
此外,储能行业的“产学研一体化趋势”愈发显著。王洪旗告诉时代财经,目前,全国范围内,经教育部批复的设置储能相关专业的高校已达63所,其中,有一半左右的高校已经开始正式招生。
装机规模方面,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统计,2023年上半年投运的储能项目总装机规模已超过了2022全年的总和。新型储能项目的投运规模达到7.05GW/14.66GWh,其中电化学项目的装机规模达到6.93GW/14.58GWh。
储能企业未来面临的究竟是机遇还是挑战,对于不同的企业,往往有着不同的答案。但无论如何,整个储能行业的发展最终还是需要资本来买单。
一位专注储能投资的经理人告诉时代财经,其个人看来,储能市场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火爆。市场空间确实存在,但在实际操作中,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仍不够。“有多少储能项目能够落地,又有多少项目能够真正体现收益,仍然需要时间去验证。”
来源:新能源洞察(微号:gh_99c620f5c439) 2023-10-16
国内电化学储能的主要技术路径为锂电池,锂电池储能设施建设的主要压力来自于成本。
今年以来,碳酸锂价格有显著回落,尽管5月份碳酸锂价格有所反弹,但当前价格距离过去接近60w/吨的价格高点已经跌去近60%,整体价格中枢回落明显。
传递到储能设施建设上,根据储能与电力市场统计,今年1月储能系统(2h)及EPC(2h)中标平均价格分别为1.47/1.66 元/Wh,相较于 22 年全年平均价格1.57/1.81元/Wh有明显跌幅。
当前市场下,锂电池下游主要客户还是来自于新能源车的放量。
相对于毛利较高的新能源车来说,储能电站对于原材料价格更为敏感,锂价走高的行情是制约锂电池储能电站的最大瓶颈。本轮锂电池价格走低预计有助于新建储能电站的成本控制,对于户用储能出口来说是显著利好。
另一方面户用储能一般跟随光伏产品一同建设,当前光伏组件价格回落明显,带动海外光伏建设加速。
今年以来硅料价格水平较去年有显著下降。目前离去年高点已跌去约 60%。上游原材料价格下行推动了终端产品光伏组件降本。
根据今年招标情况来看,目前光伏组件招投标价格在1.2 元/瓦左右,相比于去年的 2.0-2.1 元/瓦的招投标价格有 40%-50%的下降。
海外市场需求来看,欧洲储能建设大国德国今年一至五月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超过当地机构预期,其中分布式光伏的增量有望提供更多的户储需求。
储能市场整体方面根据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的不完全统计,
截至 2022年底,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59.8GW,占全球市场总规模的25%,年增长率38%。
抽水蓄能累计装机占比同样首次低于 80%,与2021年同期相比下降8.3个百分点;新型储能继续高速发展,累计装机规模首次突破10GW,达到13.1GW/27.1GWh,功率规模年增长率达128%,能量规模年增长率达141%。总体而言,随着近几年国内新能源发电项目的开工建设,国内对于储能的需求也逐年增长。目前在储能领域,中国市场发展迅速,占全球市场总体份额较为可观,预计未来五年将长期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CNESA 分别就未来 5 年保守情境下和理想情境下储能装机建设进行了预测。保守情境下未来五年平均新增装机容量为16.8GW,累计装机预计将达到97GW,CGAR约为49%。
而在理想情境下,未来五年平均新增装机容量为25.1GW,CGAR 约为60%。
户用储能市场方面,
根据 EVTank 预测,
全球家庭储能新增装机容量将以50%的增速持续增长,到2025年将达到52.6GWh
。主要推动力来自于欧洲能源危机下户用储能经济性的提升,以及美国市场ITC抵税和补贴政策带来的业务增量。另一方面储能设备成本的下降也有望推动这一进程。
户用储能产业链主要包括储能逆变器、储能电池、温控系统三个部分。
各企业储能板块业务增速普遍高于企业自身增速。储能逆变器领域户储与大储市场没有显著区别,受益于行业爆发式增长,逆变器需求量大增,且业绩弹性相较于电池厂商普遍较高。逆变器企业是储能板块投资重点关注方向。
储能电池领域则跟大储市场产生了区分,户用储能更偏向于消费向的to c业务,户用储能作为小型储能电池,对内核的集成技术要求并不高,我们认为品牌声誉和渠道、用户定制化能力以及售后服务和支持是户用储能的核心竞争力。不同于大储的公开招标, toc业务对品牌声誉有较高的要求,建立强大的品牌和市场认可度,吸引客户有显著作用。户用储能普遍应用在居民房屋中,房型户型的不同对于企业的定制化能力有一定需求,特别是光储一体机作为成套的解决方案,对于定制能力有更高的挑战。
储能温控也是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储能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同时也会受到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过高的温度会导致能量储存设备的性能下降、寿命缩短甚至损坏,而过低的温度也会对设备的性能和储能效率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储能温控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温度管理,维持储能设备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运行,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户储设备与大储设备的温控系统没有本质区别,但由于户储设备通常安装在民居中,周边往往有人群聚集,因此对于设备安全的要求会更高。储能温控作为储能行业的子版块, 自身市场空间有限,但增长迅速。特别是近年来大型储能设施安全事故频发,使得产业界对安全问题格外重视。过去十年,约发生36起电化学储能电站爆炸事故。
目前储能温控的主要企业有英维克、同飞股份等
,随着储能市场的成长温控企业的业绩增速也十分亮眼。
更多文章,请通过公众号“文章检索”--->”关键词检索“。
相关文章:
1、
【新能源】海辰储能:与国瑞协创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及规模达1GWh的储能电池年度框架采购协议
2、
【新能源】风光储1.2GW!中国能建压缩空气储能(集成)示范项目正式开工
3、
【新能源】警惕“一哄而上 一哄而散”!储能产业应坚持长期主义
4、
【新能源】67起储能事故盘点:2023年美国发生6起,法国1起,中国台湾地区1起!
5、
【新能源】第一财经林春挺:拟投资50亿储能电站备案不到一个月撤回,上半年储能“水深火热”?
6、
【石化】全球八大化工巨头入局储能全产业链,包括万华化学、巴斯夫、盛虹等
7、
【新能源】协鑫:进军储能蓝海再添新版图!年产20GWh储能系统项目在张家港投产
8、
【新能源】中国能建:与SK能源集团共同开展新能源、氢能、储能、CCUS等领域务实合作
9、
【新能源】储能行业爆发式增长||西北地区装机规模大幅跃升
项
目供需:
1、
【项目收购】收购公司汇总:天然气类项目(城燃、分布式能源等)
2、
【供需信息】对俄结算;LNG/LPG/石油焦进口货源;接收站、天然气管道等项目融资
3、
【项目融资】氢能源项目(运氢&加氢环节)
4、
【项目投资】国家电网-平高集团:投资各类光伏项目(附公司简介)
5、
【工程承接】中国天辰:可提供LNG及石化等EPC总承包项目(附业务简介)
6、
【猎头岗位】某集团招聘:LNG中国区总裁(300-500W+)
7、
【猎头岗位】接收站股东/托运商招聘:LNG国际采购业务负责人(50-100W)
8
、
【猎头岗位】某9F燃机项目招聘:电厂总经理(100-150W+)
9、
【猎头岗位】某集团招聘:政府关系总经理(100-150W+,山东、江西等地)
10
、
【猎头岗位】某上市公司:管道气采购负责(50-80W+,山东)
11、
【设备供应】伊顿(EATON):提供低压开关成套设备、液压及气动系统等
12
、
【设备供应】美国博雷国际:进口阀门知名品牌,提供蝶阀、球阀、止回阀等(附PPT)
13、
【检测认证】法国必维(BV):可提供进出口商品&工业产品检验、工程监理、体系&产品认证等业务(附简介)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本公众号内容大多源自网络整理,素材、图片、视频版权属原作者,所发表的文章仅为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提倡互联网精神:开放、平等、协作、分享、进步。
长按二维码“识别图中二维码”加入!
更
多相关文章,请通过公众号“文章检索”---“关键词检索”查阅!
猎头合作/岗位咨询/商务合作/版权问题/读者投稿,请联系:
联系人:许哲民(先生)
移动电话:13906017753
电子邮箱:
QQ/
微信:19000734/energylietou(烦请备注身份)
QQ
群:75335340(猎头/项目信息)
官方网址:http://www.hqhun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