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事关专利,刚刚多部门发布最新消息!

事关专利,刚刚多部门发布最新消息!

时间:2023-10-30 来源: 浏览:

事关专利,刚刚多部门发布最新消息!

山东应急管理
山东应急管理

SDanjian

发布山东省应急管理厅政务信息,开展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知识宣传。

收录于合集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月26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有关情况。一起来看——

发布会速览——

●把专利转化运用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放在服务实体经济上。

●成立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工作专班,将专项行动绩效考核纳入国务院督查事项。

●知识产权局支持建设了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试点平台。

●推进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全面实施。

●力争在2025年的年底前实现高校和科研机构未转化的有效专利全覆盖。

●依法严格保护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坚持对内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一视同仁、同等保护。

到2025年,推动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

在发展目标方面,《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 2025年)》提出 到2025年,推动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 。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产业化率明显提高,全国涉及专利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8000亿元。一批主攻硬科技、掌握好专利的企业成长壮大,重点产业领域知识产权竞争优势加速形成,备案认定的专利密集型产品产值 超万亿元

《方案》有哪些主要特点?

一是 突出专利产业化导向和服务实体经济 。把专利转化运用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放在服务实体经济上,通过 梳理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培育推广专利密集型产品 等举措,促进专利产业化,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 突出专利制度供给和技术供给的双重作用 。要促进专利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全面启动实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 ,对财政资助科研项目形成的专利五年没有实施且无正当理由的, 可由国家无偿实施 ,促进专利转化,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 突出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要推进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培育高价值专利组合,建设运行重点产业专利池,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和转化动力。同时,有效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为新技术应用和新业态发展提供丰沃土壤 ,面向未来产业等前沿技术领域鼓励探索专利开源,扩大专利产业化的规模和效益。

四是 突出统筹兼顾和分类施策 。统筹协调专利创造和运用、创新投入和产出、产业发展和安全等三个方面重大关系,强化部门协作和央地协同,在盘活存量专利、培育中小企业、激发内生动力、构建服务生态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努力 提升专利综合运用效益

五是 突出目标导向和效益导向 。注重工作成果可检验可评价可感知,建立专利 实施、转让、许可、质押、进出口 等各类数据监测机制,以实际数据来检验专项行动方案的实施成效。

成立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工作专班,将专项行动绩效考核纳入国务院督查事项

《方案》强调要加强组织实施,坚持党对专利转化运用工作的全面领导, 成立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牵头的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工作专班 。强化绩效考核,将专项行动绩效考核 纳入国务院督查事项 ,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

建设了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试点平台

近期,国家知识产权局支持建设了 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试点平台 ,指导制定了《企业专利密集型产品评价方法》团体标准, 组织各地企业开展专利产品备案工作 。截至目前, 试点平台审核通过备案专利产品2.8万余件 ,总产值近3.5万亿,参与企业1.2万余家。

接下来,加快推进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开展产品认定。 分产业领域集中认定一批经济效益高、专利价值贡献突出的专利密集型产品

二是完善工作体系。围绕客观评价专利在提升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中的实际贡献, 研究制定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国家标准 ,加快试点平台建设升级,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手段,提高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的科学性。

三是加大支持力度。推动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国有科技型骨干企业等 全面开展专利产品备案 ,加大配套政策支持力度,有力促进专利技术产品化产业化。

四是强化示范引领。鼓励各地方结合区域产业特色, 积极开展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推广试点探索

《方案》将以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作为重点任务加以部署

一是在技术供给方面,通过 专利开放许可等制度,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专利加速向中小企业转移转化 ,为中小企业技术赋能。

二是在金融支持方面, 加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力度 ,提升信贷规模和融资便利度。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参加“一月一链”等投融资路演活动,帮助企业对接更多优质投资机构。

三是在服务支撑方面, 完善专利权转让服务,拓展专利代理机构服务领域 ,开展专利转化运用服务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精准对接,高标准建设知识产权市场体系,构建专利转化的良好生态。

2023年截至6月末,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累计发放贷款800.5亿元

2022年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首次实现了“千千万”突破 ,即当年累计发放贷款金额、期末贷款余额双双突破“千亿”关口,全年累计发放贷款户数突破“万户”关口。2023年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 截至6月末,当年累计发放贷款800.5亿元 ,同比增长36%;当年累计发放贷款户数9556户,同比增长60%;贷款余额1696.5亿元,同比增长36%。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按照《方案》要求,不断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体系。一是修订出台相关贷款管理办法, 支持银行对专利权等无形资产的研发提供贷款 ,允许根据业务特征、运行模式等灵活安排,满足不同的专利研发和转化需求。二是从省级行政区域和金融机构两个维度, 继续扩大质押登记全过程无纸化办理试点 。三是 扩大内部评估试点 ,开展大型银行对中小银行的技术输出。四是 研究论证在登记、估值、补偿、处置等各环节提出一揽子政策支持配套措施

推进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全面实施

专利开放许可是专利法第四次修改中创设的一项新制度 。去年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多措并举开展推进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试点以来,600多家高校、科研机构以及1500多家企业作为专利权人参与。调查显示, 49.6%的专利权人愿意采用开放许可方式,其中高校的这一比例达到近九成

国家知识产权局将落实专项行动方案相关部署, 推进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全面实施 ,高效运行。一是总结试点经验,完善专利开放许可相关交易服务、信用监管、纠纷调解等配套措施,推动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全面落地。二是在 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 、以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等任务落实中,充分发挥专利开放许可降低交易成本、加速对接转化制度性作用。三是对于达成并备案的专利开放许可, 落实减免专利年费的规定 ,依法依规予以技术合同登记认定并享受相关优惠 ,激励各方积极参与制度实施。

梳理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力争在2025年的年底前实现高校和科研机构未转化的有效专利全覆盖

一是 组织高校、科研机构全面盘点存量专利 。动员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筛选具有潜在市场价值的专利,建立供需对接、推广应用和跟踪反馈机制, 力争在2025年的年底前实现高校和科研机构未转化的有效专利全覆盖

二是由企业对专利产业化前景进行评价反馈。 将筛选出的专利统一线上登记入库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按照产业细分领域向企业匹配推送。由企业对专利产业化前景进行评价,并反馈专利技术改进需求和产学研合作意向。

三是加强推广对接和资源匹配。加强地方政府部门、产业园区、行业协会和全国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体系等各方协同, 根据存量专利分层情况,采取差异化推广措施 。针对高价值专利,匹配政策、服务、资本等优质资源,推动高校精准对接,促进专利高效转化。

如何回应外资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关切与诉求?

《方案》明确提出,鼓励海外专利权人、外商投资企业等按照自愿平等互惠原则,在中国境内转化实施专利技术,体现了中国政府致力于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创新环境的鲜明立场。

一是完善与外资企业的沟通交流机制。 建立与外资企业的常态化机制化沟通渠道 ,广泛听取外资企业意见建议,及时回应外资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关切和诉求。

二是依法严格保护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 坚持对内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一视同仁、同等保护 ,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加大专利执法指导和侵权纠纷办案力度,严厉打击网络侵权行为,加强技术秘密保护,助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三是推动各国在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基础上 开展专利技术交流合作

来源:中国政府网

编辑:山东省应急管理厅新媒体中心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