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CO₂征稿:碳捕集、利用、转化、封存机理及方法

CO₂征稿:碳捕集、利用、转化、封存机理及方法

时间:2024-01-01 来源: 浏览:

CO₂征稿:碳捕集、利用、转化、封存机理及方法

谭编 编辑之谭
编辑之谭

EditorTan

本公众号为谭编读者交流园地,谭编《Origin科研绘图与学术图表绘制从入门到精通》(北大出版社)是目前唯一一本精彩实例超过150个的、讲述完整Origin编程与高效率绘图的、顶刊插图必备的、全彩色印刷的科研数据处理与绘图科研工具书!

CO₂专题征稿:

碳捕集、利用、转化、封存机理及方法

期刊简介: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称“学报”)特设“ 碳达峰与碳中和 ”专栏,刊发“ 双碳 ”研究领域的优秀研究成果论文。学报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期刊。从投稿到刊出的出版周期<6个月,优秀稿件出版周期<3个月。欢迎投稿,优稿优酬免费。

文末送ChatGPT福利

双碳征稿

征稿期刊: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征稿主题:

碳捕集、利用、转化、封存机理及方法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稳步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经济社会的系统性变革,具体涉及碳捕集、碳利用及转化和碳封存等关键环节。
从源汇分布情况看,东部沿海的能源消费密集,大量CO₂集中排放,但适合封存的盆地少、封存容量小且封存选址困难;西北地区化石能源资源丰富,陆上封存匹配度较高,但从捕集到封存的运输距离远,碳源与碳汇有序匹配性差。
同时,CO₂也是重要的可再生含碳资源,通过CO₂催化转化与光、电等可再生能源耦合,转化为燃料及化学品等进行物质化利用,从而实现CO₂的规模化减排和利用,但在CO₂转化工业应用及绿色催化的经济可行性和扩展性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索。
另外,作为碳封存的重要形式,大量实践生产经验表明,通过向油气藏中注入CO₂的方式具有提高采收率和碳封存双重潜力,但注入油气藏的CO₂与原油混相、扩散等机理复杂,如何耦合微观流动机理与宏观传质模型对于解释CO₂模拟准确性和实际提采效果是一大挑战。
此外,作为地下大规模储存 C O₂ 的理想介质,盐穴由于腔体低渗属性、空腔注排效率高、无高渗窜漏通道等优势,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新兴技术,但在CO₂存储循环利用过程中流体对管道的防腐机理和腔体附近化学反应导致的流体渗吸变化特征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本刊特开展“碳捕集、利用、转化、封存机理及方法”专栏征稿,拟刊登高效碳捕集方法、揭示热-流-力-固多场耦合作用下CO₂-原油-水体系的多相流动机制、实现CO₂的高效利用转化与封存等方面的优秀研究成果。

本刊刊号:

ISSN 1000-5463,CN44-1138/N

征稿刊期: 2024年2、4、6、8、10、12月

截止投稿: 2024年1、3、5、7、9、11月1日

评审录用: 统一在本刊网站投稿,经同行评审后在 本刊录用 刊发。经评审未录用的稿件,或不属于本刊范围的,可推荐给 友情 期刊 (文末介绍)。

相关费用: 收取审稿费、版面费。教授一作的优秀稿件免费。刊发后第一作者将获得稿酬。

.

客座编辑

客座编辑: 赫文豪
位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研究领域: 能源物理科学与技术
个人简介: 赫文豪,博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校青年拔尖人才,兼物理系系主任、油气光学探测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Petroleum Science》、《Green Carbon》与《东北石油大学学报》青年编委,长期从事碳捕集及封存微观机理等能源物理科学与技术领域相关研究,主持国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重点研发子课题1项及多项企事业课题,发表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件,获省部级奖励1项,联合出版学术专著3部。

.

客座编辑

客座编辑: 窦亮彬
单位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
研究领域: CO 2 流体钻完井与增产、水力压裂
个人简介: 窦亮彬,博士,西安石油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主要从事储层改造与增产、CO₂ 压裂、地层CO₂ 预测与井控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出版专著5部,获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获省部级奖项3项,厅局级奖项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陕西省人才推进计划等纵向项目10余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横向项目20余项,并担任《东北石油大学学报》等期刊编委及JPSE、《 中南大 学学报 》等期刊审稿人。

.

客座编辑

客座编辑: 黄经纬 
单位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研究领域: CO₂封存及利用数值模拟
个人简介: 黄经纬,博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特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常规、非常规油气藏注CO₂ 数值模拟,CO₂ 原油相态变化等领域相关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及多项企事业课题,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

.

客座编辑

客座编辑: 秦佳正 
单位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
研究领域: CO₂ 提高采收率与地质封存一体化
个人简介: 秦佳正,博士,西南石油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成都天府海智计划专家,国际石油工程师协会(SPE)地区奖评选委员会委员,《Petroleum Science》、《油气地质与采收率》、《石油钻探技术》、《东北石油大学学报》等期刊青年编委。主要从事CO₂ 地质埋存及注气提高采收率、人工智能方法在能源领域的应用等相关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纵向及企业横向课题。发表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件。

.

客座编辑

客座编辑: 刘广波 
单位机构: 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研究领域: 碳一分子催化转化
个人简介: 刘广波,博士,党员,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热化学转化研究组副组长,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低碳能源催化转化、金属催化剂研发等方面科学及技术研究工作,主导进行百吨/年级二甲醚制高品质汽油、合成气制高品质航油等中试实验,已初步具备示范条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及中科院先导专项课题,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课题,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件。

.

客座编辑

客座编辑: 宋恒宇 
单位机构: 中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研究领域: 储气库/储能库/CCUS工程技术及应用
个人简介: 宋恒宇,博士,中共党员,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东北石油大学学报》青年编委,长期从事储气库/储能库/CCUS工程技术及应用领域相关研究,主持中国石油集团直属院所基金课题1项、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院级研发课题1项,作为专题长参与中国石油集团前瞻性基础性课题1项,共获局级奖4项,处级奖10项,发表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件,参与制定中石油企业标准2项。

.

征稿范围

在本专栏中,我们希望刊发一系列原创研究论文和综述,涵盖碳捕集、利用、转化、封存机理及方法的最新进展。本专栏的征稿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1) 高效碳捕集机理及方法
(2) CO₂ 转化催化剂设计制备及反应新途径
(3) 纳米孔喉中 CO₂ -H₂O- 油多相吸附及运移机理
(4) 非常规油气藏注CO₂ 压裂、驱油、增能多尺度模拟
(5) CO₂ (泡沫)驱、吞吐、交替驱增产机理
(6) CO₂ 提高采收率与封存一体化技术
(7) 盐穴老腔CO₂ 封存与循环利用技术
(8) 地下空间碳封存密封控制机理与井筒完整性技术
(9) CO₂ 封存潜力动态评价方法与封闭有效性监测技术

.

投稿指南

稿件应在本刊投审稿系统http://journal-n.scnu.edu.cn上在线提交, 提交的稿件要求是未发表的成果。 编辑部安排同行评审。录用的论文将在本刊如期出版,优质稿件可优先安排就近刊期出版。欢迎提交研究论文、大综述。

本刊投稿

投稿前可参考本刊模板

https://pan.baidu.com/s/1jmxsqqs17a01zeRzoy81hg?pwd=1212

投稿模板

投稿可单栏,不用精细排版,但要注意各类图表规范、公式符号格式等问题。照片图要以分辨率>500 dpi的Tiff图片插入word稿件中,数据绘图要以“Origin Graph对象”选择性粘贴到word稿件中,公式采用MathType编辑并粘贴到word稿件中,化学反应式采用ChemDraw等专业绘图对象插入到word稿件中。图表中文字采用“宋体”和“Times New Roman”字体,非必要不要加粗字体,同时注意图中各种量的符号斜体、单位符号正体。矩阵、矢量、张量等符号需要粗斜体。

.

友情期刊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

《南方能源建设》

《华南地理学报》

……

福    利

由于资源有限

凡转发本文的读者、本刊作者、审稿人

邀请进入 ChatGPT交流群

群内不定期分享免费的ChatGPT资源。

长按二维码,发消息输入 口令: 789

获邀进GPT群,见群公告!

.

专栏征稿

欢迎中文科技期刊加入由【编辑之谭】组织的“联合征稿公益推广”活动,欢迎中青年科学家、学者以【客座编辑】或【青年编委】身份参与办刊、贡献力量。有意者,请联系谭编(微信号:EditorTan01)。   
听说点“赞”、“赏”的都发顶刊啦!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