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年仅51岁!又一国家杰青因病逝世

年仅51岁!又一国家杰青因病逝世

时间:2023-06-22 来源: 浏览:

年仅51岁!又一国家杰青因病逝世

科研大匠
科研大匠

keyandajiang

最新研究热点,免费干货神器,硕博交流社群;网罗古今中外,集聚科研大牛和小白;有料、有用、有趣;科研路上,助你一臂之力!后台回复‘神器4.0’有惊喜哦~~

收录于合集

6月19日,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官网发布讣告, 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著名环境科学家景传勇, 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6月13日逝世,享年 51岁 。学院官网全部变成灰色以示对院长的悼念。

讣 告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 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著名环境科学家景传勇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6月13日逝世,享年51岁。
景传勇同志 1972年1月出生于山东济南 ,1994年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1998年硕士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2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史蒂文斯理工学院,后留校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年在史蒂文斯理工学院担任助理研究教授,2007年回国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2008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201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014年担任973首席科学家,2017年入选科技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9年聘任为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2021年聘任为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2022年担任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
景传勇同志 在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环境微观界面行为与污染削减领域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绩 ,研究成果带动并推进了相关环境纳米科技领域的发展与创新,为科学解决我国地下水污染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曾获得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环保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
景传勇同志积极投身科教融合、协同育人事业, 在学术咨询和学术传播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任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环境化学》、《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编委。
景传勇同志一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科学事业。他教书育人、言传身教;谦虚谨慎、关爱学生;认真严谨、学识精深。他的逝世,是我国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界的重大损失,是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重大损失。
景传勇同志的杰出贡献和高尚风范,将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后人奋勇前行!
我们对景传勇同志的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
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3年6月19日

近五年发表的1 0 篇代表性论文:

Ye, L.; Zhong, W.; Zhang, M.;  Jing, C. * New mobilization pathway of antimonite: thiolation and oxidation by dissimilatory metal-reducing bacteria via elemental sulfur respiration.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22, 56, 652-659.

Yan, L.; Chan, T.;  Jing, C.* , Mechanistic Study for antimony adsorption and precipitation on hematite facet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22, 56, 3138-3146.

Wang, L.; Ye, L.; Yin, Z.; Zhang, L.;  Jing, C.*  Antimonite oxidation by microbial extracellular superoxide in Pseudomonas sp. SbB1.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2022, 316, 122-134.

Wang, L.; Ye, L.;  Jing, C.*  Genetic identification of antimonate respiratory reductase in Shewanella sp. ANA-3.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20, 54, 14107-14113.

Ye, L.; Meng, X.;  Jing, C.*  Influence of sulfur on the mobility of arsenic and antimony during oxic-anoxic cycles: Differences and competition.  Geochimica et Cosmoschimica Acta  2020, 288, 51-67.

Lu, S.; Du, J.; Sun, Z.;  Jing, C.*  Hairpin-structured magnetic SERS sensor for tetracycling resistance gen tetA detection.  Analytical Chemistry  2020, 319, 128322.

Yan, L.; Chen, H.;  Jing, C.*  TiO 2  facets shaped by concentration-dependent surface diffusion of dopamin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  2019, 10, 898-903.

Li, X.; Reich, T.; Kersten, M.*;  Jing, C.*  Low molecular weight organic acid complexation affects antimony(III) adsorption by granular ferric hydroxide.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9, 53, 5221-5229.

Wang, L.; Ye, L.; Yu, Y.;  Jing, C.*  Antimony redox transformation in the subsurface: Effect of indigenous Sb(V) respiring microbiota.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8, 52, 1200-1207.

Yan, W.;  Jing, C.*  Molecular Insights into glyphosate adsorption to goethite gained from ATR-FTIR, two-dimensional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and DFT study.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8, 52, 1946-1953.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 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版 权属于原作者,仅用于学术分享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