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高福院士团队最新:动态清零结束后,长新冠的发生率近50%,疫苗或改变现状

高福院士团队最新:动态清零结束后,长新冠的发生率近50%,疫苗或改变现状

时间:2023-10-14 来源: 浏览:

高福院士团队最新:动态清零结束后,长新冠的发生率近50%,疫苗或改变现状

原创 Swagpp 梅斯医学
梅斯医学

MedSci_cn

梅斯医学(MedSci)是国内领先的医学科研与学术服务平台,致力于医疗质量的改进,为临床实践提供智慧、精准的决策支持,让医生与患者受益。

收录于合集

淡出人们视线许久后,新冠又一次冲上热搜—— 9月新增本土新冠死亡病例45例 。该消息一出,再一次将新冠重新拉回了人们的视野。
据10月10日中国疾控中心最新通报的数据,我国3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新增重症病例398例死亡病例45例 ,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病例1例、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44例。
在人们几乎“忽略新冠”的过去5个月 (2023年5-9月) 内,新冠死亡已达556人,重症患者人数更是突破了6130例。

图源:中疾控
新冠从未消失,流行仍在继续。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秋冬将至或许会带来新一轮新冠和流感的高峰,提前预防迫在眉睫。
近日, 高福 院士团队在 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 上最新发表的研究总结了我国动态清零政策调整之后的真实世界情况,重点对比了不同的疫苗接种状态和新冠感染率、改善率、急性症状和感染后症状之间的关系,再一次强调了新冠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研究发现: 随着接种疫苗的剂量增加,保护作用也会有所增强;其中,接种4-5针新冠疫苗,表现出最强的保护作用,高烧、寒战、腹泻以及一些中长期症状会显著减少。 此外, 与7-12个月前接种疫苗的相比,在感染前3个月接种疫苗的参与者的阳性率更低,即使感染后的严重程度和症状持续时间均会改善。

https://doi.org/10.1080/22221751.2023.2258232
自2022年12月中国调整“动态清零”政策以来,我国感染人数急剧增加。从去年年底12月9日至2023年2月25日,我国新冠阳性率约在3%-60%之间,并于12月25日左右达到峰值。
本研究的数据收集于新冠大流行之后,最终纳入来自中国7个地区的11,897名参与者。其中,6728名 (55.55%) 报告了新冠抗原/核酸检测呈阳性,另有1788名 (15.03%) 自我怀疑“阳过”。这也与当时国内疫情形势一致。
在6728名确诊感染新冠的参与者中,98.9%的感染症状较轻,剩下的73人需要住院治疗。在感染之后,约83%的参与者的症状在1周内明显改善,6%左右的持续了2周。

基础信息情况

疲劳为最常见阳后症状

长新冠的比例将近一半
与先前开展的研究结果类似, 新冠感染者最常见的感染症状为疲劳,发生率高达73.31% ;咳嗽、发烧、浑身酸痛、头痛/头晕、喉咙痛分别以70.02%、65.25%、58.64%、57.61%、52.53%的比例,位列第二至第六位;咳痰 (44.68%) 、鼻塞 (42.91%) 、发冷 (38.87%) 、流鼻涕 (38.83%) 、味觉/嗅觉消失 (34.77%) 和高烧超过39.1°C (34.48%) 也是较为常见的症状。
来到大众最为关心的“长新冠”环节。长新冠的流行率还真不低,不少人需要1-2个月才能“缓过来”,另有一小部分人需要更长时间去康复。
具体来说, 在感染了1个月后,有48.7%的人仍报告了疲劳的症状 ;嗜睡 (34.3%) 、咳嗽 (30.1%) 、运动能力下降 (23.1%) 、咽部不适 (19.4%) 、睡眠障碍 (14%) 、头痛/头晕 (11.8%) 、心律失常/心悸 (10.4%) 等均为常见症状。
大多数长新冠症状在感染了2个月后显著减少了200%以上,但仍有17.7%的疲劳和12.6%的嗜睡仍存在。到了感染后的第3个月,疲劳和嗜睡症状的发生比例进一步下降,但维持在7%和5%,所以依然有小部分人受到长新冠的困扰且没有完全恢复。

新冠感染后症状情况

接种4-5针疫苗保护力最强

但或会增加部分症状发生率
在纳入研究的人群中,绝大多数通过接种疫苗获得了新冠免疫力。具体来说,有8479人接种了3针新冠肺炎疫苗,2111人接种了2针疫苗,749人接种了1针,另有350人未接种。
从突破性感染的情况来看,仅接种了1针新冠疫苗的参与者的阳性率与未接种疫苗的相当;接种2-3针后,参与者的阳性率显著降低;值得注意的是, 接种4-5针疫苗的参与者受到新冠感染的概率最低
同时,疫苗的接种还能从不同程度上改善感染者的严重程度。 与未接种疫苗的相比,接种1-5针疫苗的参与者更能在1周内,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反,在未接种疫苗的人群中,更多的人在2周及以上的时间才得以恢复,且住院的比例更高。

不同疫苗接种下的感染情况和症状区别
不过有意思的是,疫苗接种确实减少了部分症状的发生率,但与大众的认知有悖,可能会使某些症状出现的概率增加。
具体来说,与未接种疫苗的相比,接种2剂的参与者发生寒战的风险降低了39.5%,接种2-3针的发生心悸的风险降低了52.9%-54%,接种4针的腹泻风险降低45.7%,接种4-5剂疫苗还能降低发高烧的风险,约下降36.5%-92.2%。
相反, 有些症状的出现概率反而升高了。 比如:喉咙痛的概率明显升高,接种1-5针后喉咙痛的发生风险增加了2.0-4.3倍;此外,鼻塞的出现概率增加1.6-2.6倍,咳嗽增加1.6-2.0倍;在接种了3-4针疫苗后,流鼻涕和咳痰的发生率均显著增加。

3个月内接种疫苗的阳性率更低

或为预防新一轮大流行提供办法
除了接种的剂量差异会产生影响外,最近一次接种疫苗的时间也是个重要影响因素。
总结来说,离上次接种疫苗的时间越长,感染率就会越高——其中, 3个月内接种疫苗的参与者,被感染的概率最低;而在6个月前接种疫苗的人群中,被新冠感染的比例更高,约2周左右的时间症状才能得以缓解。
多变量逻辑回归模型显示,与3个月内接种疫苗的相比,12个月前接种疫苗的参与者在感染后出现心悸、味觉/嗅觉丧失、寒战和全身疼痛的发生率分别升高了83%、38%、40.7%和35.3%。

接种疫苗的时间与突破性感染之间的关联
与此同时,长新冠症状的出现也与最近一次接种疫苗的时间过长有关。
具体来说, 与3个月内接种相比,最后一次接种疫苗在7-12个月前的参与者,在感染的1个月后出现头痛/头晕、咳嗽、焦虑和睡眠障碍的风险增加了1.7、1.4、2.6和1.7倍。
而上针疫苗在12个月及更早前接种的参与者,在感染后的2个月左右出现疲劳和嗜睡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甚至可能会持续到3个月及更久之后。

7疫苗接种时间与长新冠之间的影响
因此,这项研究给广大新冠感染高危人群提了个醒:在新冠大流行季之前,及时补充接种疫苗,或可更好地预防被感染以及重症的发生。
最后,着重提醒一点,不同的疫苗接种策略,会对感染及症状产生不同影响。本研究中的调查发现, 接种4针蛋白质亚基疫苗,或3针灭活+1针蛋白质亚基疫苗,或3针灭活+1针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后,阳性率最低。
综上所述,这项研究针对现行的BA.5和BF.7,再次为我们展示了真实世界中我国新冠感染后情况以及不同疫苗接种策略后的差异。大人群数据来看,接种4-5针疫苗后显示出最佳的保护作用,在更短时间内(比如3个月)接种疫苗的保护力会更好。

秋冬将至,新冠病毒很可能卷土重来,造成新一轮感染高峰。正如先前文章提及的那样,在“狡猾”新冠病毒的反复攻击下,免疫系统也会扛不住,甚至出现持续的改变。因此,提前做好防护,除了平时佩戴好口罩之外,及时接种疫苗也可以给你提供很好的防护。

参考资料:

Shijie Qin, Yanhua Li, Likui Wang, Xin Zhao, Xiaopeng Ma & George F. Gao (2023) Assessment of vaccinations and breakthrough infections after adjustment of the dynamic zero-COVID-19 strategy in China: an online survey,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 12:2, DOI:  10.1080/22221751.2023.2258232

撰文 | Swagpp

编辑 | Swagpp

●  美国重启免费新冠检测!张文宏团队最新:反复接种原始疫苗,恐无法抵抗奥密克戎新毒株
  “阳过”之后免疫力低?Cell重磅:新冠肺炎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导致先天免疫系统发生长期改变!

●  晋升是唯一的路?那些35岁没升主治,40岁没升副高的医生怎么活!科主任竞争失败,该咋办?48岁老主治,路又在何方?

版权说明:梅斯医学(MedSci)是国内领先的医学科研与学术服务平台,致力于医疗质量的改进,为临床实践提供智慧、精准的决策支持,让医生与患者受益。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立刻下载梅斯医学APP!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