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碳”快讯

“碳”快讯

时间:2024-01-02 来源: 浏览:

“碳”快讯

碳交易研究所 碳交易研究所
碳交易研究所

tanjiaoyiyanjiusuo

碳交易研究所是专业研究碳达峰、碳中和、碳排放、碳核查、碳审计、碳交易、碳金融、碳资产管理、CCER开发、林业碳汇、碳捕集CCUS等相关业务的咨询、组织机构。

0 1

特斯拉股价年内翻番,马斯克身价暴涨7700亿

特斯拉的市值曾于2022年1月上旬达到1.24万亿美元的峰值,此后经历了大幅下跌。在2023年,特斯拉的股价迅速回升,累计上涨超过100%。截至12月26日美股收盘,特斯拉报收256.61美元,市值8157亿美元。

分析师纷纷给出了特斯拉2024年业绩预期,不过预测结果明显分化。

有分析师认为,2024年特斯拉部分车型可能将失去欧美国家的政府补贴,正值电动汽车需求放缓之际,这无疑给特斯拉的营收带来了更多压力。但也有分析师预测特斯拉将于明年重返万亿美元市值,且毛利率重回20%以上。

近日,《福布斯》公布了2023年前10位财富增长最多的亿万富豪榜单,其中,埃隆·马斯克2023年增加108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700亿元)排名第一,目前身家254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2万亿元),成为目前全球最能赚钱的男人。

马斯克的火箭公司SpaceX今年也已经成功进行了90多次发射,今年7月的估值飙升至1500亿美元,并且根据知情人士透露称,马斯克旗下太空技术探索公司SpaceX将以每股97美元的价格出售内部股票,按此计算其估值将提高至近1800亿美元。

0 2

全球首个吉瓦级大规格钙钛矿生产基地奠基

协鑫集团旗下昆山协鑫光电材料有限公司12月27日在江苏省苏州市昆山高新区举行全球首个吉瓦级大规格(2.4米×1.2米)钙钛矿生产基地奠基仪式,标志着协鑫钙钛矿正式进入吉瓦级商业运营阶段。

10天前,昆山市人民政府与协鑫集团举行战略合作签约。根据协议,协鑫光电将在昆山建设2吉瓦级钙钛矿生产线,分两期建成。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表示,本次奠基的协鑫吉瓦级钙钛矿项目,完全实现了技术、装备和材料国产化,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完全由中国创造、中国制造,代表了钙钛矿技术和商业化应用的全球最高水平。

0 3

马士基准备恢复红海航运,但保留重新改道的可能

率先宣布避开红海的马士基,正准备恢复航线。马士基在12月25日发给财新的声明中称,其准备恢复通过红海的东西向航线,第一批船舶通行的计划正在制定。马士基说,之所以准备恢复红海航线,是因为多国宣布的“繁荣守护者行动(OPG)”,已在红海/亚丁湾地区建立和部署,对通过该区域、重新使用亚欧门户通道苏伊士运河的商船进行护航。

但马士基也强调,尽管已采取安全措施,目前该地区的整体风险尚未消除,如安全形势出现变化,其将重新评估,并再次启动改道计划。据AIS定位信息,12月24日中午,马士基旗下的集装箱船“Maersk Seletar”轮已经快速通过了曼德海峡,进入红海,驶往西班牙阿尔赫西拉斯港。法国达飞轮船旗下的两艘集装箱船也在同一日通过了红海。

0 4

内蒙古电网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新能源占比44%

内蒙古电网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大关,达1.0036亿千瓦,实现历史性跨越。

其中,火电装机5153万千瓦,风电装机2825万千瓦,水电装机209万千瓦,光伏装机1638万千瓦,新型储能装机209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4.5%。

2013年至今,内蒙古电网新能源装机从1201万千瓦增至4463万千瓦,增幅接近272%,占比从24.5%增至44.5%。

0 5

法航荷航今年使用约8万吨可持续航空燃料,占全球总产量16%

法航荷航集团宣布,作为全球首个可持续航空燃料用户,2023年法航荷航集团使用约8万吨可持续航空燃料,较2022年用量增长近一倍,混合使用率升至1%(2022年为0.6%)。以截至目前的可用数据为准,法航荷航集团连续第二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可持续航空燃料用户,用量约占全球总产量16%。

法航荷航集团表示,2023年通过与全球可持续航空燃料供应商签署承购协议和谅解备忘录,以及直接投资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能力的方式,确保未来可持续航空燃料供应,以满足到2030年至少混合使用10%的用量目标。

IATA预测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可持续航空燃料产量超过50万吨,比2022年的25万吨翻了一番。可持续航空燃料占所有可再生燃料产量的3%,97%的可再生燃料产量用于其他行业。2024年,可持续航空燃料产量预计将达到150万吨。

0 6

当前二氧化碳浓度与1400万年前相当

一项国际研究显示,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一次达到目前水平是在1400万年前。这项研究或有助于构建未来的气候变化模型,协助决策者科学应对气候变化。

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名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耗时7年,研究了过去6600万年间地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与气温变化,得出上述结论。研究报告12月7日由美国《科学》杂志刊载。

研究显示,大约5000万年前,大气中二氧化碳平均浓度约为160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平均气温比现在高12摄氏度左右。到了约3400万年前,二氧化碳浓度下降,南极洲如今的冰盖从那时开始形成。此后,二氧化碳浓度时升时降,但从长期看呈进一步下降趋势。

大约1600万年前,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长期保持在480ppm上下。到1400万年前,下降到420ppm,即与目前相当的水平。之后继续下降,到约250万年前,降至270ppm至280ppm,一系列冰期随之而来。

研究人员预计,到本世纪末,二氧化碳平均浓度可能达到600ppm,甚至更高。

研究还显示,二氧化碳平均浓度每增长一倍,地球平均气温或将上升5至8摄氏度,超过此前一些研究结果估算的1.5至4.5摄氏度增幅。

0 7

获亚洲开发银行资助,“气候投融资加速平台”上线

该加速平台通过建立气候投融资优先项目指引和高质量碳信用指引、搭建气候投融资加速平台等方式,可以为低碳技术提供者、开发者和投资人等建立有效连接,推动更多的资金流向低碳技术创新领域。

据了解,为了推动该项目的落地,多方进行了协作,并进行了系统功能性测试、安全测试、培训测试等工作。项目的资助单位是亚洲开发银行,项目的执行机构是生态环境部气候司,项目的咨询机构是北京绿色交易所和北京绿色金融协会。同时,来自多个部门的专家组成了专家组成员。

0 8

累计成交量达4.23亿吨,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在“2023中国可持续投资发展论坛”上,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表示,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截至今年11月30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4.23亿吨、235.7亿元。总体来看,全国碳市场运行框架基本建立,各关键环节初步打通,已经实现预期目标。

绿色项目的收益可以分为两大类,包括发电售电带来的项目收益,以及政策补贴、碳交易、绿证交易带来的绿色收益。在赖晓明看来,实现绿色收益是解决经济性的关键。如何提升项目的绿色收益?一方面要丰富绿色价值转化方式,强化政策支持、市场化机制、金融支持对绿色价值实现的转化作用;另一方面要增强绿色价值转化力度,深化碳市场发展,有效发挥价格发现功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引导碳价合理稳步抬升。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