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典型案例丨青海省一些地方退化草原生态修复不严不实 草原生态保护存在突出问题

典型案例丨青海省一些地方退化草原生态修复不严不实 草原生态保护存在突出问题

时间:2023-12-24 来源: 浏览:

典型案例丨青海省一些地方退化草原生态修复不严不实 草原生态保护存在突出问题

环境监测实战
环境监测实战

t-cnemc

关注国家最新环境政策,交流环境监测技术,学习污水和废气处理技术,学习实验室管理技能,提升环境监测、污水和废气处理能力。

<iframe allowfullscreen="" class="video_iframe rich_pages" data-cover="http%3A%2F%2Fmmbiz.qpic.cn%2Fsz_mmbiz_jpg%2FW9DE0wtaxMk69s2MVNmrymqxtxOheKXCP41qpbtDLGGmibXFWQNDAuw3Xc5j1zWcP0pgZ27vgw8aB2PLicexaI1w%2F0%3Fwx_fmt%3Djpeg" data-mpvid="wxv_3246069401691340803" data-ratio="1.7777777777777777" src="http://www.cnmhg.com/e/admin126459646/showimg.php?url=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3246069401691340803" data-vidtype="2" data-w="1920" frameborder="0"></iframe>
2023年12月,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青海省发现,部分退化草原修复项目方案制定不科学,验收评估放松要求,后期管护不到位,生态修复效果大打折扣。

一、基本情况

青海省天然草原面积大,生态系统脆弱。特别是高寒草甸严重退化后形成的黑土滩,治理难度大,对草原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做好退化草原的生态修复,加强黑土滩治理,是改善天然草原质量、构建健康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措施。

二、主要问题

一是一些修复项目方案制定不科学。 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明确要求,科学推进退化草原生态修复工作,实施黑土滩等退化草原综合治理。青海省制定的《关于加强青海省草原保护修复的若干措施》提出,加大草原修复治理力度,加快退化草原植被和土壤恢复。督察发现,青海省部分退化草原修复项目方案在制定之初就存在明显缺陷。果洛州久治县2021年编制的退化草原修复项目,草原改良地块中包含了位于索乎日麻乡的2.6万亩石质山峰。现场检查时看到,这些山峰既没有土壤覆盖也没有植被生长,不应作为退化草原进行修复。果洛州林草局没有严格把关,即同意项目实施。其后,县林草局又违规对项目进行重大调整。海北州门源县2023年编制的退化草原补播项目,与人工饲草基地重叠653亩;祁连县2022年编制的草原改良项目扎沙村地块,也与人工饲草基地重叠237亩。

   图1  2023年12月6日,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久治县2021年退化草原修复项目草原改良地块中包含了位于索乎日麻乡的2.6万亩石质山峰

  

   图2  2023年12月16日,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祁连县2022年编制的草原改良项目扎沙村地块中包含237亩饲草基地

二是一些修复项目验收降低标准。 根据青海省《草原生态修复工程效益监测及评估规范》,退化草原生态修复项目在验收时,应当科学、足量设置监测点位,在实施当年和第二年分别对项目区出苗率、草原盖度、鲜草产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科学评价项目区修复效果。督察组抽查发现,海南州2022年以来实施的12个退化草原生态修复项目,包含347个项目地块,按照要求应该设置1000多个点位,县级自查验收时只设置了144个,无法有效评估修复效果。海南州贵南县2022年实施的3个地块1万亩黑土滩修复项目,当年县级自查验收时,仅在2个地块中设置了4个点位;2023年3月,省州对该项目联合验收时,仅进行简单查看就通过验收。果洛州玛沁县2022年实施的退化草原修复项目中,不论县级自查验收还是省州联合验收,都没有对次年草原盖度、鲜草产量指标等进行核验,项目验收就顺利通过。现场检查时看到,两个项目区内均存在大量裸露地块,未达到设计的修复要求。

  图3  2023年12月10日,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贵南县2022年实施的黑土滩修复项目内存在大量裸露地块

  图4  2023年12月5日,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玛沁县2022年实施的退化草原修复项目内存在大量裸露地块

三是一些修复项目后期管护不到位。 按照退化草原修复的管护要求,修复项目实施两年内,应严格落实封闭管理措施。督察发现,一些地方以管不住、不好管为由,对项目后期管护明显不重视、不作为,草原修复成果维持不到两年又回归旧状。在黄南州河南县2023年刚刚实施的黑土滩修复项目区,有的地块植被已被破坏殆尽,只残留部分草根。在果洛州久治县2023年刚刚实施的州本级黑土坡修复项目地块,种植的早熟禾、披碱草、中华羊茅等牧草已不见踪影,项目区内只有大片裸露的地面。

  图5  2023年12月5日,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久治县2023年刚刚实施的州本级黑土坡修复项目地块内牧草已不见踪影

三、原因分析

青海省有关部门和地方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不到位,落实退化草原生态修复要求不严不实,项目制定、验收和后期管护存在突出问题,对草原生态保护造成不利影响。
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

转自:生态环境部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