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度数据超预期!
周度数据超预期!
diaoyanjiyao
机构调研、电话会议
4)7月1-16日:电车 27.7w,乘用车 78.6w,渗透率 35.3% (6月33.4%)。
当前行业需求持续改善,去年高基数下再次增长,也打消7月首周数据是6月延续的疑虑。市场普遍关心,汽车需求为什么这么好?
2016-2017年销量冲高,弱势品牌销量占比近三成,单年销量规模约650万辆。从车型结构来看,弱势品牌所销车型集中分布于5-8万、8-12万价格带(16-17年均合计占比64%左右),紧凑型为主(16/17年分别合计占比46% / 41%),满足家用需求,且超五成的车型销往三四线及以下城市。
从二手车及销售流向来看,当前16-17年车型已经进入集中换车周期。2023年1-6月,二手车交易量、交易金额分别同比+15.6%、+4.8%,且使用年限3-6年&6-10年车型占比有所提升。从销售结构来看,2023年1-5月燃油车市场8-12万价格带销量同比+3.5%,A级SUV明显提升(较2022年+2.0pct),三四线及以下城市上牌量持续恢复,降幅明显收窄,占比合计较2022年+1pct。
展望未来,低端需求恢复(换车平替)+中间价格带混动渗透率快速提升(换车升级&新能源化)+高端车型消费升级三大流向支撑需求,对2023年下半年总量与新能源需求改善有信心。预计2023年批发销量达2425万辆,同比+3.0%。
第二周数据超预期,可以直接理解为景气指标超预期了(终端、电车、库存、折扣、中报),7-8月景气指标温和支撑可能转为强支撑,市场情绪会因此而动,但8月下旬依然是新的重要观察窗口(观察折扣变化)。
事件2:根据华尔街日报消息,特斯拉拟未来将柏林超级工厂汽车产能扩大一倍至100万台/年,员工人数或将增加至2.25万人。
当前柏林工厂一阶段规划产能为50万台/年,23Q1周产量已达0.5万台(年化25万台),目前正在增加班次向1万台(年化50万台)努力。
截至7月中旬,特斯拉欧洲预计在手订单约1.44万台(全球订单6万台),自五月来逐渐趋于稳定,考虑到柏林工厂周产量逐步提升,我们认为未来欧洲需求有望持续改善。
弹性测算:
拓普集团:供欧洲特斯拉ASP约6k,包含减震、内饰、底盘、热管理,按年化产能从25万台提升至100万台,带来增量营收45亿元,占23年营收比重约20%。
常熟汽饰:供欧洲特斯拉ASP约500,为内饰产品,按年化产能从25万台提升至100万台,带来增量营收3.8亿元,占23年营收比重约8%。
银轮股份:供欧洲特斯拉ASP约800,为空调箱模块,按年化产能从25万台提升至100万台,带来增量营收6亿元,占23年营收比重约6%。
双环传动:供欧洲特斯拉ASP约600,为主减齿轮,按年化产能从25万台提升至100万台,带来增量营收4.5亿元,占23年营收比重约5%。
事件3:特斯拉将于北京时间2023年7月20日5:30AM召开二季度业绩说明会。
结合近期Cybertruck首台量产车下线,Model 3改款临近,我们预计特斯拉Q2财报有望释放较多增量信息,重点关注:1)新车参数及后续量价规划;2)FSD用户数及订阅情况。当前特斯拉Q2汽车毛利率一致预期在18%左右,FSD用户数预计超50万人,我们认为,特斯拉Q2销量环比提升+原材料&海运费下降,降价下毛利率仍有较大概率超预期。
交付数据回顾:
1)7月3日披露的二季度交付数据超市场预期,2Q23合计交付46.61万辆,比市场预期(44.5万辆)高4.7%;我们认为超预期的交付源于有利的销售价格,包括Model 3/Y全系获7500美元补贴、灵活提供保险补贴、现车降价等促销政策;这反映了特斯拉较好的需求价格弹性。
2)1H23合计交付88.9万辆,占全年指引下限180万辆的49.4%,上限200万辆的44.5%(参考1H22交付量占全年的43%),预计全年交付量在190-200万辆,但需考虑潜在的Model 3改款爬产的扰动。交付目标压力缓解,毛利率目标(指引20%)压力持续,暂时预计公司进一步牺牲毛利率以激进降价的动机减弱。
财务数据前瞻:
1)根据目前的市场一致预期:二季度收入245.4亿美元,同/环比+44.9%/+5.2%,创历史新高;毛利率18.7%,环比-0.6pcts以反映更低的终端售价;GAAP净利润24.3亿美元,同/环比+7.6%/-3.3%;对应单车净利润5200美元,环比减少700美元,同/环比-41.2%/-12.2%。
2)重申毛利率是关注焦点,一季度毛利率19.3%触发市场负面情绪,若二季度毛利率环比走弱也可能引发市场担忧;目前市场预期二季度是全年低点,三/四季度毛利率分别为19.3%/20.7%。
3)随着近期股价上涨,分析师评级分布渐趋保守,目前买入评级占比40.8%,持有评级占比40.8%,卖出评级占比18.4%。
其他关注点:
1)FSD:关注是否会披露最新FSD用户规模、版本更新等信息;截至2022年Q3/Q4,FSD用户规模达16万/40万,斜率提升明显,渗透率迎来拐点。
2)Model 3改款(Highland):有望年内上市,目前估计BOM成本降低约10%,因此可能会降低售价。同时,新车型量产爬坡可能会对特斯拉月产销量造成扰动。但业绩会上披露改款信息的可能性较低,以避免消费者持币待购。
3)下半年潜在催化剂众多,包括更多车企接入NACS;Dojo超算进展;FSD V12上线、用户规模拓展、潜在入华机遇;AI Day及机器人业务进展、供应链送样;Model 3改款及Model Q发包;Cybertruck爬产交付等。
【特斯拉及产业链电话会议纪要】
整体:特斯拉Q1触底后,在销量增长和降本驱动下,Q2季度盈利有望环比向上。随着后续cybertruck等新车型和新产能释放、FSD V12装配率提速,单位盈利有望走出中期向上趋势。
一、车业务
1、全球销售情况
Q2美国销量17.2万(YOY+30%),其中6月增长50%。增长主要靠MY,Q2销售10.39万,占比60%。
Q2欧洲销量9.3万(YOY+260%),增量主要靠MY,+4.75万,Q2MY销售6.6万,占比71%。
Q2中国销售15.7万,环比+14%。
全球Q2销售46.6万,去年同期25.8万,环比Q1+10.4%。
边际上关注cybertruck:之前预期最晚圣诞节前交付,中国团队介入后,预期Q3能开始交付。
2、在手/新增订单
根据teslike,截止到7月1日,特斯拉全球在手订单6万台,其中 美国/加拿大/欧洲/中国/其他分别为1.8w/0.15w/1.5w/1.39w/1.15w,订单深度0.4个月。今年4月开始,特斯拉在手订单从10万下滑至6-7万区间。
根据国金汽车独家跟踪数据,从国内新增订单看,特斯拉周度新增订单维持在1.2-1.7万之间,3月价格战时低谷到1.2万,目前维持在1.4万附近。Q2新增订单合计25.5万,订单兑现率62%,略低于过去3年67%平均水平。我们预计跟今年价格战相关度比较大。
3、fsd装配率
美国大约20%附近,国内2%。观测fsd V12出来后,装配率包括存量装配率是否会迎来爆发。从产品结构看,X/S的fsd装配率超过50%,3/Y较低。
4、盈利能力: Q2环比增长,我们根据供应链成本测算,非电池BOM降本3pct,降本约2000+,电池降本根据产业链推算,1万+。但是考虑特斯拉和电池厂签订的半年度金属议价机制,我们预计Q2非金属计价这块降本8pct,Q2能够完全受益,约4000元,金属部分预计在Q3开始体现。Q2单车盈利有望企稳。展望Q3,因为金属计价的调整,预计车业务环比盈利将继续上行。
5、产业链跟踪
(1)V12的硬件配套:4D毫米波和清洗系统,清洗系统内部代号叫做2.0平台,预计用的是气动方案。
(2)产能建设:全球现在四大工厂,德国、美国、中国、墨西哥。预计中国三期在Q1有明确说法,墨西哥预计今年底施工建设,新全球工厂预计落地在泰国,预计24年底或者25年开始建设。
(3)新车型发包:研发发包正在进行,量产发包跟产能建设基本同步。我们预计,特斯拉新车型、新产能和新发包基本会同步。从时间节奏上看,要关注中国、泰国、墨西哥等工厂的进展。
二、机器人业务
目前处于B样阶段,关注9月底AI DAY和C样的进展。后续市场时围绕C样的技术路线和供应链的确定性去演绎。
三、储能业务
1、23年预计迎储能净利拐点,大储打开远期盈利空间。
(1)2H22为公司储能业务毛利率拐点。
毛利率由-10%提升至10%,1Q23延续保持11%毛利率,主要系公司储能规模化效应体现,以及内华达州大储项目开始放量;大储项目毛利率在50%+,户储毛利率为正负个位数。
(2)23年预计迎来储能净利拐点。
3Q22,T公司储能单位净利跨过盈亏平衡点,4Q22-1Q23维持在1-2美分/Wh的净利水平;2Q23,由于储能需求存在季节波动性,Q2大储装机为Q1 1/3左右,影响Q2储能毛利。预计23年整体单Wh盈利由22年的-0.5美分,提升至0.1美分,24、25年随着大储放量(同时启动中国供应链),预计提升至3-4美分水平。(对应储能业务毛利率稳态20%,参考1Q23官方投资者问答指引)。
(3)量上看,储能装机复合增速预计达93%。
22年储能出货6.5GWh。根据我们的测算,23/24/25年,T公司储能业务出货预计达15/27/47GWh,CAGR=93%。其中2Q23预计出货3GWh,1Q23为3.9GWh,环比-20%主要系二季度南半球温度降低对储能需求下降。预计3、4季度逐步恢复。
2、上海临港工厂3Q23启动,LFP4680预计导入临港大储 。
(1)储能规划5个工厂,上海临港40GWh大储于3Q23启动建设。
T公司目前储能全球规划5个工厂:Buffalo&Texas为户储,规划产能30GWh,已全部达产。Nevada&Texas&上海为大储,目前规划产能120GWh,截止2Q23,仅内华达州投产5-7GWh,预计23年底达14GWh;上海临港储能工厂3Q23启动生产,预计23年底达3GWh。23年特斯拉户储、大储产能分别为30、17GWh,对应装机量预计为11、4GWh。目前大储规划量已超70%,预计25年装机规模超过户储。
(2)LFP4680预计导入T临港大储,C为供应商,3Q24有望量产。
目前T公司与C战略开发第2代LFP版本4680有望在3Q24启动生产,将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应用于临港大储。T公司户储均为小圆柱(21、18)&三元版本,大储切换至LFP&大圆柱能提升电池循环寿命及稳定性,同时降低成本。在2代LFP4680推出前将采用C公司方形LFP电池。
- 
			2023年血糖新标准公布,不是3.9-6.1,快来看看你的血糖正常吗? 2023-02-07
- 
			2023年各省最新电价一览!8省中午执行谷段电价! 2023-01-03
- 
			GB 55009-2021《燃气工程项目规范》(含条文说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 2021-11-07
- 
			PPT导出高分辨率图片的四种方法 2022-09-22
- 
			2023年最新!国家电网27家省级电力公司负责人大盘点 2023-03-14
- 
			全国消防救援总队主官及简历(2023.2) 2023-02-10
- 
			盘点 l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现任领导班子 2023-02-28
- 
			我们的前辈!历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完整名单! 2022-11-18
- 
			关于某送变电公司“4·22”人身死亡事故的快报 2022-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