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2024年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十大趋势“预测”

2024年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十大趋势“预测”

时间:2023-12-05 来源: 浏览:

2024年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十大趋势“预测”

3060
3060

gh_d21885a3f461

传播国家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政策、知识、技术与优良做法

收录于合集 #电池 101个

内容来源:   氢能碳中和 NE时代新能源

3060 ”欢迎 广告 合作
3060

3060

趋势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将继续提升 ,美国将成新能车最大增量市场,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全年整体增速预计在20%-30%区间 2023年1-10月,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约为15.9%,预计2023全年达到16.9%。其中中国2023年1-10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728万辆,同比增长37.8%,渗透率达30.4%。1-10月欧洲七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173.7万辆,同比增长18.2%,10月欧洲主要七国渗透率达到23.2%。1-10月美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122.1万辆,同比增长53.8%,10月渗透率达到9.8%。美国政府去年通过的《通胀削减法案》刺激了北美的电动汽车和电池制造业,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仍处在快速提升阶段。

趋势二:预计 2024年碳酸锂以15万元为中枢上下区间震荡,震荡区间为10-25万元/吨,主要预测基于全球锂矿供求关系、碳酸锂综合成本、下游市场需求等。

趋势三: 动力 电池行业迎来新一轮大洗牌,市场集中度继续提升 ,2024将是动力电池产能出清关键年 当前动力电池面临历史上第三次大洗牌,很多二三线企业没有足够的资本实力去实现技术创新和产能的迭代升级,更没有能力实现一体化与全球化布局,其未来大概率只能困在国内市场低价竞争中艰难生存。

中国动力电池配套装机企业已经从2017年的大约81家降到了2023年10月的35家左右,超过1/2的企业已经被淘汰出局。 另一方面,过去几年动力电池企业追逐产能,远超实际需求。以CATL为例,2022年产能利用率为83.4%,2023年H1产能利用率仅60.5%。预计2024年供需矛盾突出,将是动力电池产能出清关键年。

趋势四: 车企和电池企业合作加深 ,精简电池包(CTC、CTB)趋势明显。 车企和电池企业通过高度集成化的系统方案,进一步提高续航、降低成本。CTB/CTC预计将在24、25年快速普及。

趋势五:国内半固态电池 逐步量产装车 与海外企业直接专注于全固态动力电池不同,国内企业以市场驱动为主,主要布局目前可量产的半固态电池路线。例如,2023年4月,宁德时代推出凝聚态电池,兼具高比能+高安全,能量密度高达500Wh/kg,预计24年初量产装车。2023年下半年清陶携手上汽发布一款高密度(368Wh/kg)、高倍率(4C)、低成本的半固态电池,该电池将于24年搭载智己车型上市,纯电续航超1000km。

趋势六: 钠离子电池 步入 量产 阶段, 逐步应用在A0级别及以下车型 例如,2023年4月16日,宁德时代宣布其钠离子电池首发落地奇瑞车型。6月28日,江苏省首款车规级大圆柱钠离子电池量产。

趋势七:高压快充产业链逐步成熟,快充电池 将快速 上量。 随着高压快充产业链逐步成熟,下游车企加速推出高压快充车型,导致快充电池需求增加。当前快充电池已在部分中高端车型装车,受限于价格较高,普及度不高。明年交付的搭载5C电池、10分钟400km续航的理想MEGA将在年底上市,搭载4C麒麟电池的多款车型也将在明年批次上市。随着快充电池普及率提升,成本将被产量摊薄,价格趋于下降,快充电池的装车量将快速上升。

趋势八:磷酸锰铁锂有望先在动力电池领域加速放量。 磷酸锰铁锂作为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之一,能量密度、低温性能优于磷酸铁锂,安全性与磷酸铁锂近似,远期生产成本不高于磷酸铁锂,较三元材料成本优势显著。当前磷酸铁锂能量密度接近上限,磷酸锰铁锂作为更高能量密度的铁锂路线,产业化将迎来契机。例如,5月19日,国轩高科发布了L600启晨电芯及电池包,采用了磷酸锰铁锂技术路线。此外,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中创新航等多家电池厂都在布局磷酸锰铁锂。工信部发布第374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显示,有4款车型装配了三元锂离子+磷酸锰铁锂电池,供应商为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趋势九:2024中国动力电池出海将提速 但“走出去”将不太顺利。 2023年1-10月,我国新能源 汽车 出口99.5万辆,同比增长99.1%。1-10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出口101.2GWh,同比增长105.4%不过,动力电池企业“出海”也并非一帆风顺,欧盟、美国等对中国实施双反和贸易保护,影响出口。

趋势十:动力电池行业正处于调整期, 估值历史低位, 对一二级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是机会。 截至2023年11月21日新能源指数PE(TTM)是12倍,过往十年分位1.23%,历史低位。

3060

动力电池市场现状及十大趋势解读

NE时代新能源
“2023xEV电池技术论坛暨2023新能源光储充融合产业大会”上,NE时代创始人曾丽平以《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和未来趋势 》做了主题报告,报告 为两个部分,第一部 分主要 介绍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现状,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动力电池未来市场趋势及应对策略。
关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现状。
中国作为最大的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截至2023年8月,渗透率已经达到33%,远超西欧和北美市场。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中,中国电池企业占据近70%市场份额,日韩企业30%,其中CATL和 BYD 占比近53%,在中国市场份额近75%。
应用层面,中国乘用车市场LFP电池的出货量显著增加。目前在300km以下87.7%的车型已搭载LFP,300-600KM的车型搭载比例接近60%;600KM以上车型,比亚迪大规模切换LFP电池。未来,随着蜂巢龙鳞甲等电池推出,LFP搭载比例可能会上升。
电芯产品上,头部车企中, 特斯拉 和比亚迪搭载的电芯完全定制,与其他车企产品都不一样,具备自行定义产品的能力。L148、L200产品基本是泛用化的尺寸,欧盟最早开发出来,宁德时代生产,推给整车厂应用。很长时间里,整车厂不具备开发能力,产品定义的主动权在电池企业手中。
电量分布上,EV车型带电量以40-70kWh为主,50-60kWh应用最普遍,PHEV中10-20kWh搭载量最多,增程则是在40-50kWh左右。
PACK层面,目前64%为OEM自制或关联企业自制,这一部分未来的份额会越来越多。
关于电池未来市场趋势及应对策略。
趋势一 ,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的增长更多在混动,可能导致动力电池的增长需求不如预期。动力电池企业疯狂扩产,远超实际需求。NE时代保守估计,2030年BEV车型电量需求在1TWh左右,激进一点增加50%,也就1.5TWh,这与电池企业动不动就几百个GWh产能扩张的规划,出入很大。
趋势二 ,纯电动汽车的盈利性挑战主要是因为成本过高,而动力电池是成本的最大头。在当前车企降价保市场的形势下,动力电池降本是未来的主旋律。今年很多车企在市场和利润上,选择了前者,车企亏本卖车,电池企业进一步承压。从新技术、平台化和标准化、产品开发周期优化、市场扩张等等角度配合供应商降本,是车企目前的一些降本方向。
趋势三 ,为了摆脱对电池厂的高度依赖,增强自身在电池成本的话语权,车厂开始逐步自建动力电池供应链,从Pack到电芯甚至到上游的锂矿。
趋势四 ,整车布置层面,车企将逐步加大对电池系统的资源倾斜,CTC、CTB趋势明显。
趋势五 ,车企和电池企业在通过高度集成化的系统方案,进一步提升空间的利用率,一些新的电芯尺寸也会随之出现,逐步替代一些现有泛用化的尺寸电芯。从最早的模组,小模组,到大模组,到CTP、CTP1.0、2.0、3.0方案,都是为了提升系统化集成效率,降低成本。以往欧美企业主导,如今中国本土企业主导。
趋势六 ,随着系统成组效率的提升,低成本的LFP材料仍是xEV市场的主流。NE时代研究院内部做过一个假设,以一辆A级车(SUV车型情况有差异)为例,使用CTC方案,电池包可利用空间为320L,电池效率从40%到70%,体积利用率75%(理想状态)的情况下,LFP电池包可做到90kWh,长续航车型基本不需要三元电池,LFP完全够用。
趋势七 ,800V车型的布局导致快充电池需求增加,但4C快充电池容量较低。未来对快充和续航都有要求的高端车型可能会使得高能量密度的材料得到应用。
趋势八 ,超快充和新的安全标准对电池热管理、热安全等相关技术应用提出了新的挑战。电芯内部短路之后五分钟内无明火的标准,后续可能会有更严格的要求。如果超快充及安全标准趋严,电池热管理、热安全上会有新的诉求、新的技术、工艺、新的材料应用。
趋势九 ,电池企业积极布局海外以配合全球海外新能源市场。车企目前都在积极出海,不管是在海外建车厂,还是产品直接出口到海外,大家都希望能够卷向全球。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确实有非常大的优势,在技术快速应用领先、成本方面有优势,所以这几年大家开始出海。这样的情况下,我认为动力电池企业需要配合整车厂一起走出去,走向海外。
趋势十 ,日韩持续加注全固态电池的研发,2030年前可能会技术突破商业应用。

CCTC®

想深入了解 碳排放 碳达峰碳中和
关注更多 CO 2 )资讯
请长按 识别下方二维码
关注  3060

广告 / 投稿 etc 请   联系电话: 0755-21002565                              微信 / 邮箱: 995201502 @qq.com
关注更多 气候 狭义/泛义 )精彩资讯
请长按 识别下方二维码
关注  华夏气候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