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为啥大部分人不愿做肠镜?院士:做一次肠镜,或能保5年不得肠癌

为啥大部分人不愿做肠镜?院士:做一次肠镜,或能保5年不得肠癌

时间:2023-12-30 来源: 浏览:

为啥大部分人不愿做肠镜?院士:做一次肠镜,或能保5年不得肠癌

原创 阿司匹林也有梦想 医学原创故事会
医学原创故事会

miyideshijie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医生,我便血好几天了,咋办?
医生给患者做了一次直肠指检,发现除了痔疮以外并没有其他的问题。
我建议你做一次肠镜检查,因为直肠指检只能发现直肠下段的病变,直肠以上的病变只能通过肠镜检查确诊。
肠镜检查?医生,你不是开玩笑的吧,太吓人了,我不做。患者立刻拒绝。
医生提醒,你有便血,不一定是痔疮引起的,万一是肠癌导致的呢,你不做肠镜检查,就这样不了了之,一旦是肠癌,后果不堪设想。
医生的话让患者陷入了沉默。
犹豫了一会,患者又重复了一句,医生,我害怕做肠镜。
很多人对肠镜的理解就是太过痛苦,做肠镜不仅难受,还得承担风险,肠镜检查过程中容易导致肠穿孔,一旦出现,还得去做外科手术,到时候肚子上留一道疤,难看死了。
问题是,肠镜检查,真有这么恐怖吗?
当然不是。
肠镜检查过程中的确会有一定的不适,比如腹痛腹胀,因为我们的肠道不是笔直的,人的肠道九曲十八弯,随着年龄的增长,肠子变得冗长,肠子的移动度大,给肠镜检查增加了难度,还有一些人,是做了腹部手术,比如阑尾炎手术、剖腹产、肠梗阻手术等等,术后出现了肠粘连,也会导致肠镜检查困难。
肠镜检查困难会增加患者的不适感。
但是这些不适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严重,有些人说做肠镜就像女人生孩子一样特别痛苦,这种说法显然是夸大其词。
不同的人对肠镜检查的感觉不同,有些人检查完之后依然是一脸的轻松,觉得检查过程中没有什么明显的不适,还有的人在检查前就特别紧张,因为心理压力大,检查过程中配合的不好,医生做的吃力,患者本人也很痛苦。
如果实在害怕普通肠镜,可以选择无痛肠镜。
无痛肠镜,首先是麻醉师给患者静脉注入麻醉药物,大家所熟知的就是白色牛奶一样的液体——丙泊酚,注射麻醉药物后患者会很快入睡,这个时候医生再去做肠镜,患者就没什么感觉了。
无痛肠镜检查,患者的感觉就是睡了一觉后,检查做完了。
但是并非每个人都适合无痛肠镜,有严重心肺疾病、对麻醉药过敏、处于冠心病或脑梗急性期的人群,都不适合麻醉。
至于大家担心的肠穿孔风险,发生概率就更低了,文献报道诊断性结肠镜穿孔率为0.03%-0.65%。
如此低的穿孔风险,其实无需过于紧张。
最后,还有人不愿意做肠镜,是觉得肠镜检查太麻烦,检查前要吃泻药,太难受。
肠镜检查之前的确要进行肠道准备,也就是服用泻药,肠道是否清洁,是检查是否成功的重要条件,根据报道,因为肠道准备不充分引发的大肠癌漏诊率达5%,扁平腺瘤漏诊率甚至达27%。
想想看,如果大便覆盖在病变表面,医生又冲洗不掉,试问,医生如何能看清呢?
肠镜检查是诊断一系列大肠疾病的金标准,无论是肠癌还是肠息肉,无论是溃疡性结肠炎还是克罗恩病,最终的确诊都需要依赖肠镜检查。
对于某些良性疾病,比如肠息肉,发现了还可以直接在内镜下切除,可以将肠癌发生的风险扼杀在摇篮之中。
毫不夸张地说,做一次肠镜检查,获益实在是太多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呼吁,如果已经过了45岁,应尽早做一次肠镜,若经肠镜检查未见异常,可以保证5~10年不得结直肠癌。
因为不做肠镜检查,最终罹患晚期肠癌的病例实在是太多了。
发表于《内科学年鉴》的一项大型研究观察了大约25000位患者,他们所在的医疗体系普遍使用结肠镜检查,是50岁及以上的患者的主要筛查方法,因为这个年龄群体的结肠直肠癌患病率处于平均水平。在这群研究对象中,2002年~2008年期间近20000名患者没有患癌症。大约5000名患者被诊断出结肠直肠癌,在2010年死于癌症。研究分析发现,那些死于癌症的患者很大部分都没有进行结肠镜检查。对比过去20年的筛查历史发现,结肠镜检查与死亡率降低61%有关,其中右侧结肠癌风险降低了46%,左侧癌症降低了72%。
看了这样权威的研究,你还犹豫什么呢?
无论你是担心肠镜的痛苦,还是担心肠镜的风险,还是担心服用泻药太麻烦,都抵不过提前发现肠道疾病,如果能够提前发现肠癌,就相当于你获得了第二次新生,孰轻孰重,不言而喻。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